
足球這項運動似乎離格陵蘭島很遠。
作為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隸屬于丹麥,領土的2/3位于北極圈以北,4/5被冰雪覆蓋,冰層平均厚度達千米,即使在無冰地區,腳下也多是裸巖和永久凍土層,遠不如它的名字“Greenland”所暗示的那樣春意盎然。
格陵蘭島的常住居民多為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和丹麥人,總人口只有大約5.6萬,人口密度極低。冰原之上,草色罕見,僅夏季的峽灣海岸附近,才有野花野草的蹤跡。加上極地天氣嚴寒,氣候多變,交通落后,這一切都使戶外足球運動開展困難。
1971年,格陵蘭足協成立,但數十年來,格陵蘭島連一塊符合國際足聯標準的草皮球場都沒有,島上球隊訓練條件不足,球員都是業余水平,無法參加世界杯,國際足聯也一直拒絕格陵蘭加入。盡管如此,足球在格陵蘭島還是一項極受歡迎的運動,當地注冊球員約有5500名,約占總人口的10%,每年一度的格陵蘭足球聯賽就是當地盛事。在格陵蘭足協的15支球隊中,最成功的是B-67,這支球隊于1954年成立,在首都的國家體育場踢球,至今已經獲得11次冠軍。
由于條件限制,格陵蘭島的足球聯賽時長被壓縮為短短一周,通常是周一到周日,場地固定。造成賽事時長縮短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挑戰是交通,各地區之間距離遙遠,多數球隊需要坐船抵達目的地,這些船會在不同的沿海城市間航行,在途中接載旅客和球隊。對所有格陵蘭島的業余球員來說,參加這場比賽通常需要他們離開家人和曠工兩周,此外,他們還必須自掏腰包,支付旅費、住宿費和足球俱樂部的會員費。比賽每年會在不同地方輪流舉行,在一些地方,住宿條件簡陋,長途跋涉過來的球隊有時只能住在幼兒園或市政體育館里。
六支參賽球隊集結在東道主賽場后,真正的工作就開始了。不像世界其他地方的足球聯賽的長賽季,格陵蘭島的足球運動員們會在一周內經歷所有體力消耗、精神壓力和情感戲劇。盡管比賽時間根據天氣安排,但格陵蘭島沿海地區極易受到突發天氣事件影響,比如大霧和暴風雨。主辦城市還會面臨賽事期間人口激增的挑戰,需要考慮擴充醫院、飯店、救護車和警察等基本服務。
在一年的其他時間里,為了這場備受期待的賽事,格陵蘭島的球隊通常在堅硬的沙地上訓練,遇上寒冷的月份就轉移到室內。今年的聯賽在西西繆特小鎮舉行,它位于北極圈以北75公里的格陵蘭島西海岸。
場上的球員們知道,這不是足球世界的中心,但是島上的家人朋友都會觀看這場比賽。即使嚴寒就在明天,即使海霧可能要升上來,他們還是想踢會兒足球,能站在那塊人工草皮上,比賽就可以開始了。
(李萬山薦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