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好友路路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穿著蕾絲連衣裙、嘟著嘴唇賣萌的自拍照,一股濃濃的“好嫁風”。每年年底,微信朋友圈總會出現幾個畫風突變的“好嫁風”女孩,我雖然能理解大家春節時候承受的催婚壓力,但沒想到一向酷感十足的路路也頂不住了。
隨手給路路的微信朋友圈點完贊,她很快就給我發來私信。閑聊了一會,我才知道路路這次的相親對象帥氣多金、年輕有為,尤其外貌簡直是長在了路路的審美上。末了,路路跟我說:“我真的很滿意這個相親對象,但他一直對我不冷不熱的。我想這次能不能成功‘套路’住他,就靠你了。”我還沒想明白“靠我”是什么意思,她繼續說:“周末我來你家,找你和寶寶玩哈。”我不明所以,路路一向不喜歡孩子吵鬧,對我女兒雖然有點愛屋及烏的包容,但絕對沒到特地從上海坐高鐵來南京看望的地步。
周末,路路進了客廳,還沒跟我女兒玩一會兒,就神秘地說:“我男友喜歡孩子,趕緊帶我和寶寶出去玩,我來買單。”我哭笑不得,但想著有人出錢出力帶孩子,也不錯,便開車帶她們倆到海洋館看海豚,到沿河公園玩沙子,到商場吃比薩。最后,路路雖然被我女兒玩沙子的小手蹭了一身灰而不大愉快,但還是開心地拍了幾張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成功營造了一個“鄰家大姐姐”的形象。
那之后,我經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路路發烹飪、讀書、出游的圖片,還有一些若隱若現的雙人游,就知道事情十有八九成了。只是沒想到,不到兩個月,路路又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三觀不一致,裝得太累了,愛咋咋的。”
我趕緊發信息過去問候,這才了解到,路路憑借著微信朋友圈的“鄰家女孩”人設,的確成功引起了相親對象的好感。兩人在一起后,那男生特別喜歡看書,路路就每個周末放棄睡懶覺陪他去書吧。男生說一群人燒烤還不如兩個人約會,她便立刻忍痛放棄和朋友出去嗨到天亮的機會。
路路一開始還覺得兩個人在一起總會有一方來遷就,但久而久之問題就暴露出來了。一次,兩人在電影院里碰到不停吵鬧的小朋友,路路忍無可忍發了幾句脾氣。結果男生一臉震驚地看著她說:“你不是很喜歡小朋友嗎,她這么小懂什么,你干嗎這么兇?”路路委屈地說:“帶這么小的孩子進電影院根本就沒有公德心。”但男生抓著她嗓門大不放,說她毫無愛心,完全不懂包容。這樣一來,路路徹底裝不下去了,兩人不歡而散。
趁著假期,我約路路旅行散心,發現她比起以前安靜淑女了很多。我笑她:“都分手了,不用裝啦。”她笑笑:“這真不是裝,是有點習慣了。看來人設凹久了,也會成真啊!”我倆相視大笑,打造的人設也許能短暫吸引到那個人的眼球,但長久的相處還是要看兩個人的本心。通過人設發現更好的自己,也就更容易吸引到那個與自己心靈相契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