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聯網保險作為一個新興的保險模式,具有投保方便、理賠快捷、產品選擇便捷性以及價格的實惠性等優點,但其具有的非當面性、即時性以及網絡操作難取證等特征催生出了相較傳統保險行業而言更容易帶的一些風險,其中一點就是對于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程度以及證明標準在在法律上并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制,取證上更為艱難。因此應當在立法層面對保險人設立一個兩層次三階段的說明義務,通過簽訂合同時在線答疑,簽訂后的電話回訪,以及設立冷靜期等方式對保險人說明義務進行一個立法上的完善,以期平衡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的利益均衡。
【關鍵詞】 互聯網保險 保險人 說明義務
一、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
隨著金融市場的現代化發展,我國傳統的保險行業也擠進了互聯網的浪潮,形成了與傳統保險具有明顯差異性的互聯網保險。在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該意見闡明了互聯網保險發展的積極意義,但由于互聯網本身具有的虛擬化以及網絡化等特征,使得投保人利用電腦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訂立互聯網保險合同時將會具有更大的風險性以及信息不對稱性,投保人是否注意到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以及保險人是否對保險條款盡到說明義務都因為網絡的虛擬化和即時化更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在互聯網保險蓬勃發展的現在,關于互聯網保險的糾紛也在增長,這將對保險業的發展將產生不利的影響。但是對于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說明義務的規制,僅在《保險法司法解釋二》中規定了對于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以網頁、音頻、視頻等形式對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予以提示和明確說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因此,加快完善對互聯網保險的規制,將有利于我國保險行業的創新與變革。
二、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說明義務標準界定
(一)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的提示說明標準
根據《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看出,法律上對于保險人提示說明義務的要求是“保險人以網頁、音頻等形式對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予以提示和明確說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睂W術界對此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保險人的明確說明義務只要達到一般人能夠注意的程度即可,不考慮個別特殊的相對人;另一種觀點認為,明確說明義務要因人而異,對于特殊的相對人,也應當要盡到提示以及明確說明的義務,正如梁慧星教授所言“主張免責條款之人若明知相對人有官能障礙,必須以更大的勤勉提請相對人注意。”
(二)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的證明標準
在《合同法解釋二》中規定了對于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明確說明義務的舉證責任應當歸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且在《保險法司法解釋二》中也規定了對于是否履行明確說明義務,應當由保險人承擔舉證責任。但是在實務中,保險人要想證明自己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程度的難度較大。如今保險行業已經拓展到了互聯網領域,互聯網保險的形式具有多樣化并且保單或者保險合同都采用電子形式直接展現在用戶的電腦上,對于保險人是否盡到明確說明義務則更難加以證明,這無疑使得保險人的舉證難度加大。
三、從立法角度看互聯網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完善
(一)將保險人說明義務劃分為為兩個層次
《保險法》中規定保險合同時,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由此可以看出,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保險人說明格式條款的一般義務,第二個層次是對免責條款應當盡到的特別說明義務。因此對于保險人特別說明法律義務上也應當構建兩層次的說明義務,第一層次是互聯網保險人有在交易平臺提醒投保人注意的義務。包括提供電子合同的全部條款、提醒投保人注意去閱讀、提醒投保人注意他們有權利監督保險人對格式條款的說明義務等等?!霸阡N售或宣傳保險產品時,互聯網保險人一般要求在投保單的電子版‘客戶保障聲明中規定這些內容?!钡诙€層次是互聯網保險人有在線主動說明與回答詢問的義務。對于免責條款,應當主動適用視頻、語音等方式進行解答;對于其他條款,有回答詢問的義務。通過對互聯網保險人兩階層的義務規定,能夠有效的彌補對于新型互聯網保險出現而帶來的保險人說明義務在履行上的認定以及對說明義務證明上的不足,更能有效的平衡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均衡。
(二)將保險人說明義務劃分為三個階段
傳統保險行業在立法上并沒有對保險人說明義務的階段和層次作出明確的規定,我認為對于新興的互聯網保險而言,應當在不同的階段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作出明確的規制,這樣對于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以及維護投保人的合法權利有著積極意義。總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的說明義務,第一階段是在訂立互聯網保險合同時,在這個階段保險人應當對免責條款予以說明,具體運用方式可以是語音或者是視頻,或者是設置專門的網頁進行提示;第二階段是在簽訂保險合同后,保險人應當對投保人進行電話回訪,對投保人是否閱讀過免責條款以及對條款是否有不清楚之處進行詳細的詢問,然后再由投保人進行再次確認以及簽訂合同;第三階段是可以設立一個冷靜期,在該期間內給予投保人一個可以反悔的期限,投保人可以無責任的解除合同。設置冷靜期是由于保險合同自身具有的保障性特征以及保險人與投保人的專業性相差較大,為了提高投保人簽訂合同的謹慎性,也為了矯正實務中保險人說明義務越來越趨向于形式化,以及維護保險中的交易安全而設置的。
【參考文獻】
[1] 辛宇.論“過勞死”的法律治理[J].經濟師,2019(02):68-69+71.
[2] 徐玲玲. 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說明義務研究[D].蘇州大學,2018.
[3] 武長海,郭文姝.互聯網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標準司法判例實證研究[J].法律適用(司法案例),2018(08):69-74.
[4] 王家駿.互聯網保險明確說明義務問題研究——基于司法判例爭議的分析[J].保險研究,2017(08):105-118.
作者簡介:陳郁子(1996—),女,漢族,福建福州,碩士,昆明理工大學, 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