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 周密 張充呂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閑情偶寄》造物思想,通過分析齊齊哈爾藝術衍生品的現狀,然后闡述了基于《閑情偶寄》造物思想的齊齊哈爾藝術衍生品研發的意義及思路。以期齊齊哈爾藝術衍生品在汲取明代李漁《閑情偶寄》的造物思想基礎之上,延續傳統手工藝的前提下,研發出富有區域特色的藝術衍生品,使其更好地展示齊齊哈爾市的城市形象、文化特色,對于推動齊齊哈爾市的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閑情偶寄》造物思想;齊齊哈爾;藝術衍生品;研發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11-0079-02
現今,文化產業已被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層面。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脈與靈魂,而藝術衍生品則是城市文化的傳播媒介。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研發對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城市形象的建立、區域文化的傳播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1《閑情偶寄》造物思想
探索藝術衍生品的研發,我們需要依托優秀的造物思想的引領。明代李漁創作的《閑情偶寄》這部著作被稱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閑情偶寄》一共包括《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飲饌部》《種植部》《頤養部》八個部分。書中清新獨特的生態造物觀突破了之前計成、宋應星、文震亨等為代表的正統文人思想的影響。李漁創作的《閑情偶寄》這部著作體現了因地制宜、和諧共生的造物自然觀,提倡實用、適用的造物功能觀,強調“宜簡不宜繁”“貴精不貴麗”虛實相生的造物審美觀,提出造物思想的娛樂旨趣,突出造物思想“生活藝術化”與“藝術生活化”的特征,這些造物思想對于當下我們的現實生活,對于當今的設計風潮,對于我們現今的藝術創作都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2齊齊哈爾藝術衍生品現狀
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等四部門《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2018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關于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意見要求積極研發生產具有龍江文化底蘊與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博衍生品等文化創意產品。
在積極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時代背景下,齊齊哈爾市地方政府加大了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力度,一些相關的企業與機構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比如,齊齊哈爾市陸續成立了鹿角湖滿族文化創意基地、輕怡坊文化藝術品產業園、嫩江瑪瑙加工及工藝品研發項目,建立神鶴丹丹生態娛樂園,推動麥飯石工藝品開發,成立了齊齊哈爾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制作培訓基地。齊齊哈爾市的“嫩江紅”瑪瑙俏雕和蘆葦畫工藝制品在2018年應邀參加了文化大集“中國民族民間工藝品展”,作品受到了好評。近幾年,齊齊哈爾市的藝術衍生品行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圖1),不過,總體來說藝術衍生品的創新力度不夠,設計理念還是較為落后,真正能夠體現地方特色的藝術衍生品并不多見,與其他省市相比,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業鏈,缺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部署。
3基于《閑情偶寄》 造物思想的齊齊哈爾藝術衍生品研發意義
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研發如何能夠體現區域文化特色,藝術衍生品的研發如何突出北疆鶴城的風土人情,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研發,需要依托優秀的造物思想的引領。目前學界對《閑情偶寄》的研究偏重于戲曲理論、美學思想、休閑思想等方面,從《閑情偶寄》的造物思想對藝術衍生品的研發影響與提升層面進行研究的幾乎沒有。
繼承不泥于古,創新不離于源。探索《閑情偶寄》“崇尚簡樸”的造物自然觀、“物以為用”“物以為樂”的造物功能觀、“以人為本”的造物審美觀對于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研發的影響與提升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我們要在充分挖掘齊齊哈爾市特有的扎龍濕地文化、振奮人心的江橋抗戰紅色文化、工業文化等基礎上,借鑒李漁《閑情偶寄》著作中提倡的“生活藝術化”的造物思想主旨,積極推動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發展呈現出萬般風情。因此,基于《閑情偶寄》造物思想的齊齊哈爾衍生品研發有助于推動地方旅游業的發展,還有助于齊齊哈爾經濟的發展及區域文化的傳播。
4基于 《閑情偶寄》 造物思想的齊齊哈爾藝術衍生品研發思路
齊齊哈爾市具有豐富且獨特的旅游文化資源,我們要在充分挖掘獨特的濕地文化、鶴文化、紅色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冰雪文化等基礎之上,努力汲取李漁《閑情偶寄》造物思想的精華,研發富有區域特色的藝術衍生品。如何將齊齊哈爾市的藝術衍生品進行差異性設計,打造獨特的“城市名片”,提出以下思路:
4.1汲取“崇尚簡樸”的造物自然觀
汲取“崇尚簡樸”的造物自然觀,將其應用于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研發之中。“去繁就簡、去蕪存真、崇尚簡樸”是李漁《閑情偶寄》提倡的自然觀的重要層面。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直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美麗的冰雪風光著稱。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風貌、自然風光,哺育著黑土地的萬物生靈,構成了厚重、古樸的地域特色。被稱為北方草原漁獵文化考古學標桿與基石的昂昂溪文化、清朝的黑龍江將軍府、國家4A級旅游景區――扎龍自然保護區、被冠以母親河的嫩江、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明月島、被譽為“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被稱為“國寶”的中國一重,清末藏書樓、東北講武堂、卜奎清真寺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創作藝術衍生品的重要素材。這些天然、質樸的創作素材,是我們創作藝術衍生品的珍貴寶藏,我們要深度挖掘特色鮮明的元素、符號,研發既可以提升產品種類、產品品質,又可以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內涵的藝術衍生品,突出“崇尚簡樸”“因地制宜”“和諧共生”的造物自然觀。
4.2汲取“以人為本”的造物審美觀
汲取“以人為本”的造物審美觀,將其應用于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研發。藝術衍生品如果想要成功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其創意設計必須要符合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審美情趣、價值取向。消費者購買的是“藝術”,這就要求我們研發的藝術衍生品一定要有設計美感,讓曾經“束之高閣”的藝術服務于日用之間,讓日常的瑣碎生活因我們設計的藝術衍生品變得充滿情趣。我們在研發齊齊哈爾市的藝術衍生品之時,應基于“以人為本”的造物審美觀,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職業,進行藝術衍生品的設計,產品研發時盡量形成系列,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博物館系列、景觀系列、紅色文化系列、少數民族風情系列、鶴文化系列、冰雪系列等。除此以外,還要注意產品的“差異性”特質,產品的研發應注重材質的安全與環保。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設計要盡量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突出“以人為本”的造物審美觀。
4.3汲取“物以為用”“物以為樂”的造物功能觀
汲取“物以為用”“物以為樂”的造物功能觀,將其應用于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研發。藝術對于普通民眾而言,一直屬于高高在上、令人望而卻步的精神奢侈品,藝術會給人距離感,但是通過藝術衍生品巧妙的、有趣的設計,就可以縮短觀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藝術衍生品以輕松時尚、極具文化韻味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的時候,人們就會發現厚重的傳統文化、神秘的傳統手工藝,可以變得輕盈、生動(如圖2)。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研發需要告別單調與僵化,走向豐富與靈動,令厚重、古樸的黑土地文化真正實現活化傳承。藝術衍生品的研發要提取具有地域特征的龍江符號,做到精細化、品牌化、產業化,完成由“工匠”到“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突出“物以為用”“物以為樂”的造物功能觀。在進行藝術衍生品的設計時,積極開發“越野滑雪”“雪地足球”“冬季鐵人”等特色冰雪系列藝術衍生品,開發表現紅色文化的“抗日英雄馬占山”藝術衍生品系列,開發表現徐秀娟一家三代養鶴護鶴故事的藝術衍生品系列等。設計藝術衍生品時應充分挖掘兼具地域性、實用性、審美性的藝術樣式,使得遙不可及的藝術與觸手可及的日常生活緊密連接起來,突出“物以為用”“物以為樂”的造物功能觀。
5結語
目前,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發展雖然處于起步階段,藝術衍生品的營銷模式較為單一,文化創意和設計水平參差不齊,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尚不完善。但是齊齊哈爾市擁有獨具特色的地理風貌、文化資源,藝術衍生品的研發在承繼古人的造物文化思想基礎之上,要盡快建構面向國際化與具有民族特色資源的產業格局,相信齊齊哈爾市藝術衍生品的發展會越來越光明,越來越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