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明 劉永翔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因此普遍延長,社會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隨著新技術的出現,智能化的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逐漸融入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產品中。智能化產品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依托現有的產品,將家庭、戶外、醫療進行了一體化結合,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智能化在給老年人產品帶來新的技術功能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市場上智能化老年產品進行整理與分析,根據老年人出行需求,結合現有技術如何讓老年人出行變得更為智能化做出了深刻地研究,總結了基于智能化的老年人出行產品設計原則,為老年人出行提出一些新的建議。
關鍵詞:老年人;智能化;出行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11-0123-02
老年人群體是具有特殊性需求的,產品需要多元化,并覆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基于老年人的這些需求,需要對老年人產品的種類進行具體化分類梳理。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基于智能化的前提下,老年人出行產品設計中如何與智能化相結合,達到既能滿足老年人需求,以此還能給老年人最舒適的情感體驗。
1智能化概述
智能一詞是指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結合支持下,具有了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的屬性,能夠更好地幫助人們工作和生活。智能化是現代人類文明發展的趨勢,與產品的結合也是必要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發展迅速,而依托于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信息技術,使得越來越多的具有智能化的各種應用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生活和工作變得越來越簡便快捷。不僅僅對于年輕人來說,同樣對于老年人而言,更是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也讓監護人省了許多的時間。所以老年人智能化產品的發展更需要取得大的關注。
2老年人出行產品設計現狀
目前,老年人市場供給機制存在不平衡,針對老年人的服務也過于單一,缺乏服務特色,沒有老年人產品專柜等不足。因此市場上,老年人產品總是很少人去購買。老年人產品類型不夠全面,對于老年人需求的定位存在誤差,也導致了供給和需求的不對稱。而且主要針對老年用戶群體的設計只是考慮到老年群體中的特殊人群,未對普遍的老年人群體加以考慮。在針對目標人群上有待于進行細致地劃分。目前,現有的老年人出行產品有輔助步行的推車、扶手輪椅、拐杖等。前兩個雖然很常用,但設備由于體積過大顯得很是笨重,遇到有坡度、臺階、人群擁擠就會顯得十分地不便,活動范圍受到制約。
3基于智能化的老年人出行產品設計原則
3.1隱形化原則
隱形化是指老年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行為能力,從而會出現能力與自己行為不匹配。對于老年人而言智能化產品結合了新的技術,不易理解就會產生抗拒心理,如果操作繁瑣、形體復雜則會給老年人心理產生更多的壓力。老年人在使用這些輔助產品時并不愿意讓別人覺察其正在使用。如果智能化產品在使用時可以被遮掩起來,不會引來別人過多的關注,不僅僅體現出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更是讓老年人心理不會產生抗拒心理并能欣然接受。
3.2漸進化原則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空間和心理空間會逐漸縮小,從而導致了老人對于生活上的變化更為敏感,接受新生事物變得更加遲鈍,需要一定的磨合時期來讓其適應并熟練使用這些新產品。智能化產品的設計就要在技術上進行漸進化的提升,在產品形態的語義表達上要注意與以往使用習慣上的銜接,盡量符合老年人以往對于這些產品的頭腦模型。不需要老年人去花費過多的時間熟悉產品,讓其能夠有效、高效地使用智能化的產品。
3.3通用化原則
結合新技術的智能化產品要考慮通用化原則,考慮到老年人經常生活的場景,產品不僅僅要適應某一特定環境,更需要設計出可以在不同場合、不同環境皆可使用的產品,可以達到方便利于折疊,存儲等功能。
3.4簡易及安全性原則
老年人智能化產品不僅僅體現在功能上的智能化,更應該考慮在產品的使用狀態時不存在安全隱患,充分考慮人機尺寸,杜絕安全問題的出現。此外,相對于復雜的產品,老年人產品一定要簡化,防止老年人使用不懂的情況產生。簡單的使用方式也符合老年人的心理,不會產生過于焦慮的情緒。
3.5人性化原則
人性化設計理念是指產品為人設計,要使產品去適應人,而不是人去適應產品。智能化產品更應該結合新的技術,讓產品去適應人和環境,不僅要考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讓智能化產品和人性化達到一定的平衡,從而可以讓產品更為貼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4基于智能化的老年人出行產品設計實踐
根據目前老年人出行產品相關技術的發展現狀,借鑒現有的老年出行產品的設計方案提出了一種新的優化改良設計。擬設計一款能適應不同場景的智能化手杖設計。
4.1市場及人群定位
市場上的產品多是功能上的整合,手電筒、實時定位、一鍵呼救、手電筒、收音機、超聲波探測等等很多功能,但這些也讓手杖的使用變得十分的復雜。根據上述隱性化原則,把功能加以簡化,摒除其他不必要的功能,設計一款針對性明確,功能簡單實用的出行產品。目標人群可定位到處于疾病預防,健康恢復的老年人身上,并針對老年人群體進行深入劃分和分析,從而針對不同的老年人群設計具有針對性強的產品。
4.2人機要素分析
老年人的拐杖長度需要使老年人在使用時更為舒適、安全,也可以讓其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鍛煉。老年人立正時胳膊肘需要有20°左右的彎曲,這個尺寸為其正確的尺寸長度,從而可以讓老年人更好地保持自己的平衡,讓其更為舒適。把手長度需要貼合老年人手部握持的狀態,考慮在行走和站立的不同用力情況,進行細微調節。手杖本身長度需上結22mm、下結19mm,可以伸縮變化,可使身高從140cm到180cm之間不同的老年人,調整到最為舒適的角度。人機要素的合理性設計有利于老年人出行的安全性,產品的簡易化不僅有利于老年人出行,在心理和生理上讓老年人更容易接受,行走起來更舒服、更安全,也讓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鍛煉。
4.3材質要素分析
現有拐杖產品的材質一般為木制、藤制、竹、鋁合金等等。再高級一點的有碳纖維等材料。材料需要考慮到使用者的需求,首先是足夠的承重量和穩固性,可采用上乘的6061鋁合金材料,厚度達到1.2mm。在手持部位加入天然橡膠的材質,給使用者最舒適的觸感體驗。
4.4 技術要素分析
4.4.1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PPG
這項技術是指當光照射透過皮膚組織后再反射到光敏傳感器上時,光照是有一定的衰減,而人體中像肌肉、靜脈、骨骼以及一些其他組織等等對光的吸收程度基本上是不變的。人體的血液則有所不同,因為血液是流動的,則導致對光的吸收程度則有所變化。而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則是把光轉換為電信號時,正是由于動脈對光的吸收有所變化而其他組織則對光的吸收不變導致得到的信號并分為交流AC信號和直流DC信號。而現有的技術就是提取其中的AC信號,可以明確反映出血液流動時的特性。
4.4.2 GPS技術
GPS是一種特別常用的定位系統,是通過空間衛星進行無線電導航,從而為人們提供全天候實時定位,高精度的三維定位使人們便出行。
4.5 設計成果展示
如圖1,這款手杖是結合了本文上述原則設計的一款主要針對老年人病后恢復和身體監測的出行產品,針對性明顯,功能明確。在不斷推敲整個產品的形態和功能時,結合簡易化、隱形化原則,摒棄了不必要的功能和結構形態,在考慮結構是否合理時,還需要考慮其安全性,把結構隱藏在產品內部,防止裸露在外的結構造成傷害等。在此過程中,基于工業設計角度研究了智能化的老年人產品,從而對于智能化拐杖結構進行具體化了解。
主要具有三項功能:一鍵定位的功能,老年人心率變化達到一定的范圍后,會引起警示燈的閃爍,從而提醒使用者進行一鍵呼救,可以把老人所處的位置發送給自己的監護人,從而可以及時定位并實施急救;心率數據測量和存儲,監測老年人心率變化并記錄的功能,可以通過USB數據線和電腦進行連接,傳輸到電腦里進行數據對比,得出老年人一天心率變化歷程;有單腳模式和三腳模式,可以適應不同的場景。三腳模式是通過雨傘收縮時的結構來設計的,通過彈簧的伸縮來帶動三只腳的關閉和展開,使老人在行走時更加平穩。
5結論
本論文分析研究了在智能化的前提下老年人出行產品設計的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一眾技術都指向了智能化,智能化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新動力。而如何能讓產品智能化的同時結合老年人原有的頭腦模型,給老年人最為舒適的體驗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設計是以人為本的,產品要為人而設計,要符合使用人群的需求和生活習慣。設計要從人機工程學、心理學、材料學以及形態語言學等多學科綜合考慮,對產品進行不斷地優化和改良,讓老年群體更好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