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所有著名博物館,幾家能報出館藏文物的準確數字?今天的故宮,能。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鄭欣淼率隊花了整整7 年,終把百萬件家底,精確到了個位數。
“1807558 件(套)”,2015 年,當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出該院收藏文物的這個準確數據,幾乎無人不為之驚嘆。
“這個數字有零有整,是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鄭欣淼先生領導工作人員,用了7 年時間把文物藏品理清楚的,而且每一件實物都建立了它的信息卡片。因此我能說出準確數字。”單霽翔說。2017 年3 月,北京故宮博物院發布,故宮擁有藏品總數已由2010年底的1807558 件上升至2016年底的1862690 件。新增的5 萬5000 多件文物主要是新整理的乾隆御稿、明清尺牘以及甲骨、陶瓷類文物等。
這個在世界著名博物館中唯一以珍貴文物占大多數的博物館,正越來越多地展示出它的本來面貌和文化價值,說來真是如數家珍:
——世界最大的紙質文物藏品博物館。有53000 幅繪畫,包括著名的《千里江山圖》《五牛圖》《富春山居圖》《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等。有75000 件書法作品,包括《蘭亭序》《中秋帖》《伯遠帖》等重要藏品。還有28000 件碑帖,加起來就是156000 件,全世界無與倫比。
——世界最大的銅器收藏博物館,共有16 萬件,其中最珍貴的是1670 件帶有先秦銘文的青銅器,極富研究價值。
——世界最大的陶瓷收藏博物館,共有367000 件,基本都是產于景德鎮的官窯瓷器,精美絕倫。
——世界最大的歐洲鐘表收藏博物館,共有22000 件,品質極好。
——世界最大的藏傳佛教文物收藏博物館,有23000 件佛造像、7000 件祭法器、1970 塊18 世紀的唐卡,占到故宮收藏的42000件宗教文物的76%。
——世界最大的書板收藏博物館,共有240000 塊書板。
除了這些“世界之最”,故宮博物院還有11000 件金銀器、19000 件漆器、6600 件琺瑯器,11000 件雕刻工藝、13000 件其他工藝品、18 萬件織繡服飾、68000件文房四寶、39000 件帝后生活用具、5060 枚帝后璽印、6200 件名木家具、33000 件慶典用的武備儀仗裝備與中和韶樂。而23000 件甲骨文片和600000 件古籍文獻,又為后人研究悠久的中華文明提供了一定條件。玉石器收藏也是故宮博物院的驕傲,從遼寧紅山文化到浙江良渚文化再到安徽凌家灘文化,串聯起中華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史。
今天,全國有4160 多座博物館,收藏國家一級、二級、三級珍貴文物共401 萬件,其中在故宮博物院的占全國40%多。
自稱“故宮看門人”的單霽翔認為,故宮擁有3 項世界級文化資源。第一項是由9000 多間房屋組成的世界規模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群,也是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筑群和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二項是擁有180 多萬件館藏文物。全世界博物館的藏品結構幾乎都是金字塔型,塔尖是鎮館之寶和珍貴文物,腰身是一般文物,底層是普通文物。故宮博物院卻是典型的倒金字塔型,180 多萬件文物中,國家認定的珍貴文物就有168 萬件,約占93.3%。第三項資源是可愛的觀眾。故宮是世界上唯一的參觀人次超過千萬的博物館。“中外觀眾熱愛故宮、參觀故宮,是我們把故宮辦得更好的動力。”
盤清家底之后,是更為艱難且漫長的守護、修復及完善。
2013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故宮設立面向全球博物館界的培訓中心,這是博協自20 世紀40年代成立以來設立的首個海外培訓中心。
故宮文物修復水準在很多方面屬于世界一流。博物院查閱非遺傳承人名錄,請來多位師傅,大多是原清宮造辦處里身懷絕技的老師傅的技藝傳承后人。2014年,故宮引進了47 位非物質遺產傳承人。
如今,故宮還建起了世界一流的智能化藏品庫房。而長期以來,故宮庫房里各類文物混在一起,但溫濕設備只能設定一個刻度,如果對應一類文物,其他類就有點“不適應”。2012 年的一天,一位中央領導到故宮視察,看到工作人員抬著一件文物出來,詢問得知,抬的是乾隆八旬時用和田玉做的皇帝大印,由于倉庫溫度不適合,印的外殼膠開裂了,需要修復。這位領導由此十分牽掛故宮博物院的溫濕設備改造,在申請報告上作了長批示,最終,項目立項,資金到位。
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故宮博物院進行了徹底改造,建成世界博物館里最強大的安全防范系統,保證了每一件藏品、每一個部位都能在改變狀況時自動報警。
如今,故宮博物院買進收藏的重要領域——書畫作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頗具規模。以3件極為珍貴的古代書畫作品為例。
第一件是北宋著名詞人張先的《十詠圖》,其文獻價值一直受到前人重視,畫和所有題跋更彌足珍貴。無論歷史流傳還是文獻記載,張先的繪畫作品僅此一幅。1995 年,在北京的拍賣會上,此畫面世。故宮博物院根據徐邦達、啟功、劉九庵等專家的建議,得到國家文物局批準,以1800 萬元競價將畫購回。
第二件是北宋書法大家米芾的《研山銘》,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見珍品。2002 年,拍賣公司到日本征集拍品,將其請回北京,啟功看過后感慨“飽了眼福”。原本敲定起拍價3000 萬元,故宮博物院與持有者反復協商,終以2990 萬元買回。啟功去世后,人們整理他的東西,發現他在日記中寫道:《研山銘》回歸祖國大快人心。
第三件是西晉書法名家索靖的《出師頌》,距今1500 多年,被鑒定認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書法作品之一。故宮博物院依照文物保護法行使“優先購買權”,以2200 萬元購得。鄭欣淼認為,故宮收購《出師頌》后,從兩晉到隋唐,保存至今的最早書畫都有了,中國書畫收藏就成系列了。
而面對那些想把自己作品捐贈給故宮博物院的當代藝術家,故宮博物院嚴苛慎重,定了3 條原則。第一,一定要選這個領域的藝術大家;第二,一定要請藝術家捐贈代表作;第三,無論名氣多大,所捐作品不得超過10 件。
單霽翔說:“故宮希望,幾百年后的館藏文物仍然是各個時期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