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航
(河南省新安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新安 417800)
包蟲病由犬細粒棘球絳蟲的幼蟲寄生在羊肝、肺上引起,是人畜共患病。
導致本病的是絳蟲中最小的品種,體長僅5 mm,成蟲寄生在犬的小腸內,成熟節片隨糞便排出。剛落地的孕節片呈乳白色,表面光滑,如大米樣,有蠕動性,羊采食帶蟲卵的草后即被感染。
羊包蟲蚴呈圓球形,為無色透明囊泡,在羊肝、肺表面小如豆狀,大如核桃,使患羊肝表面凹凸不平。囊包內有微黃的透明液體,囊包內壁有砂樣顆料——鉤蚴。摘除包囊后,病羊肝實質留有空洞。
患羊消化紊亂,食欲時好時壞,肚脹,間歇性腹瀉,消瘦、貧血,陣發性咳嗽,被毛逆立,驅趕時呼吸困難,張口伸舌,腹圍逐漸增大。
患羊胸腹水增多,肝、肺表面有散在的白色結節。蟲體寄生肝實質呈黑紅色,其包囊中央呈白色薄膜狀,稍凸出于肝表面,摘除蟲體后凹坑周圍留暗紅色創緣。
病初用檳榔50 g、鮮南瓜籽300 g研末給患牛服用,也可用仙鶴草根25 g內服。
犬定期驅蟲。防止人感染,肉類應煮熟煮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