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聯合舉辦的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河南省新縣舉行,這標志著2020年全國“三下鄉”活動全面啟動。
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是服務基層、服務“三農”的重要惠民活動,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了解,2020年“三下鄉”活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動員和激勵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開創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局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文藝演出、農業技術咨詢、醫療專家義診、送春聯年畫……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前廣場上,來自宣傳、文化、科技、衛生、教育、農業、司法等數十個部門的專家和志愿者現場為鄉親們提供了各類服務。
(馮大鵬)
臨近歲末,農民工工資支付迎來高峰,一場“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正在全面展開。此次行動不僅為農民工“討薪”,更要用制度化、法治化手段根治欠薪頑疾。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明確了用人單位主體責任、政府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要求按約定及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規定建設單位未滿足施工所需資金安排的,不得開工建設或頒發施工許可證;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對拒不支付拖欠工資的可依法申請強制執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9年11月15日到2020年春節前,攻堅行動的執法范圍包括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工程建筑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并將政府投資項目和國企項目作為執法檢查重點。
(齊中熙 樊 曦)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近日表示,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要確保谷物面積穩定在14.2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韓長賦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上說,2019年糧食生產創歷史新高,產量達13277億斤,連續5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糧食生產實現歷史性的“十六連豐”。
他提醒說,這些年糧食連年豐收,但糧食生產能力還不穩固。部分地方放松糧食生產的傾向有所抬頭,一些地方甚至減少糧食生產,種糧效益下降等問題依然存在。
韓長賦表示,2020年糧食生產要穩政策穩面積,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主產省要努力提高產能,非主產省也要提高自給率,各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都要保持基本穩定。落實好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稻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等政策,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
(于文靜)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近日表示,元旦春節消費旺季豬肉市場供應偏緊,但由于進口增加、前期壓欄大豬逐步上市等多重因素,供應將有所增加。今年禽肉生產增加較多,牛羊肉生產形勢好,肉食品供應有保障。
他介紹說,隨著生豬生產加快恢復,出欄逐步增加,漲價預期回調。據監測,2019年11月第4周全國集貿市場活豬價格每公斤32.26元,豬肉價格每公斤51.22元,連續4周回落,比價格高峰分別回落16.7%和12.6%。
王俊勛表示,雖然當前全國生豬存欄和母豬存欄探底回升,但由于2019年6月至8月生豬存欄下降較快,對應元旦春節期間出欄將處于低位。不過,由于豬肉進口增加且基本在庫待售、前期壓欄大豬逐步上市、政府儲備和商業庫存的凍肉適時投放等因素,加上價格高位運行對消費有所抑制,供需形勢可能好于預期。
(許肖茜)
自然資源部日前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到2020年,全國試點不少于300個,各省(區、市)試點原則上不超過20個。
通知提出,確保整治區域內耕地質量有提升、新增耕地面積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積的5%,并做到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生態保護紅線不突破。通知還明確,整治區域內涉及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的,確保新增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少于調整面積的5%。整治后騰退的建設用地,在保障試點鄉鎮農民安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益事業等用地的前提下,重點用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劉如楠)
2019年12月16日10點58分,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2019年第600億件快件誕生。這意味著,今年全國人均使用快遞包裹的數量超過42件。
據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市場監管司司長馮力虎介紹,郵政、快遞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力量,農村寄遞實現從“寄包裹”到“產包裹”的轉變,真正搞活農產品流通。截至目前,快遞網點已覆蓋鄉鎮超過3萬個,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6%。2019年上半年,郵政快遞支撐國家級貧困縣實現網絡銷售額1109.9億元、同比增長29.5%。
國家郵政局統計,“十三五”以來,我國快遞包裹量每年以新增100億件的速度邁進。目前,郵政快遞業年均吸納就業人數占全國新增就業總人數2%。
(趙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