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科學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最有力武器,是最終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強大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中國全面有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并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實踐,有力證明了科學的力量,證明了科學精神的重要性。首先,尊重科學,精準施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運籌,準確把握了處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基本規律,統一指揮,廣泛動員,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抗擊疫情,聯防聯控,立法先行,應急管理,疫情監測,排查預警,控制傳染源,與疫情賽跑,贏得了這場人民戰爭的主動權。其次,依靠科學,重視研究。科學戰“疫”,表現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診療救治方案制定、中西醫和中西藥結合、疫苗和抗體研制、藥物篩選和創新藥物研發、病毒致病機理研究、快速新型檢測試劑和檢測設備研究與應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查找病源、加強對相關人群的心理疏導,等等。再次,普及科學,形成共識。采取抓實抓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措施,各地通力合作,上下凝心聚力,實現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
我國強大的制度優勢給科學戰“疫”創造了堅實條件。真實數據讓民眾了解疫情,形成應對共識;良好的制度安排,讓個體自覺變成集體行動,促進了科學效力的發揮,彰顯了科學精神。我國科學戰“疫”為人類有效應對公共衛生事件提供了典型的成功經驗,堅定了世界各國最終戰勝疫情的信心。
開學在即,各級各類學校“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增大,教育工作者要把科學戰“疫”經驗傳授給學生,鼓勵學生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一是要注重科學知識的全面學習。深刻理解全領域全方位的科技知識,養成科學習慣、能力、素養和意識。目前要更加注重利用課業學習、研究性學習、任務型學習等方式,認識新冠肺炎及其致病原因、傳播渠道、診療方法和防控措施,了解生命科學倫理和制度、生物安全、公共衛生、人類傳染病及其預防的相關知識,弘揚疫病防控、科學救治、科學施策的中國經驗。二是用科學方法對待事物發展和人生命運。要教育學生講科學,用科學,崇尚科學,為人民為國家為人類服務,遵守科學規范,尊重科學規律,告別愚昧無知。要引導學生客觀、科學地看待疫情,樹立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合理飲食,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盡早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科技,為攻克新冠病毒拿出更多硬核產品。三是倡導科學價值和科學精神。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直面矛盾,不怕困難,堅持原則,正視問題,擁抱科學,熱愛科學。向在奮力攻克新冠病毒肺炎的一線醫務人員和科技人員學習,嚴謹求實,踏實奉獻,研救結合,防治統籌,民生導向。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國家生物安全交出最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