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積清/安徽省合肥市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 230001
章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247000
豬喘氣病在我國的各地都是很常見的一種豬慢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本文就結合了馬力鎮百益北順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的中獸醫治療經驗,對其現存欄的312頭相關病豬進行調查,有母豬30頭、公豬2頭、仔豬66頭和育肥豬214頭。進而論述了該病的各種流行特點以及臨床癥狀,簡述了使用中藥治療該病的方法和經驗,以保證豬的健康生長。
1.1 流行特點該病冬春多發。各個年齡段的豬都可被感染,仔豬、幼豬呈較高發病率。被感染豬都可成為傳染源,該病在老疫區可呈多次暴發。通常情況下,仔豬感染期很長,但是該病的致死率較低。
1.2 臨床癥狀該病的臨床癥狀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隱形型,該型仔豬發病最多,病癥相對較輕,僅是出現幾聲輕微咳嗽,養殖戶改善飼料后就可痊愈;第二種是慢性型,患病豬會表現出濕咳、干咳癥狀,隨著病情的加重還會有痙攣性咆喘;第三種是急性型,該型可以使病豬室息死亡,病豬的體溫會驟升,達到40℃以上。
1.3 病理變化患喘氣病的病豬主要病理變化在肺部、心葉,兩肺尖葉多會產生炎癥病變,肺部病理變化明顯。病豬的肺部多會呈紅色半透明狀,內部多水腫、氣脹。同時病灶區的組織會局限性氣腫,按壓無變化,解剖時會發現肉壁十分松弛,有灰白色液體滲出,并伴隨粘液。
豬喘氣病多是因為感染肺炎支原體而導致,所以西藥常使用獸用抗生素治療效果顯著。但是因為藥物殘留問題,所以該治療方式逐漸被中獸醫治療所取代。
中獸醫治療豬的喘氣病歷史悠久,但通過大量文獻總結發現,中獸醫治療該病最常用的處方是蜂蜜作為藥引,貝母、瓜萎、地龍、杏仁肉各40g,拳茵子、遠志、忍冬藤、大青葉、金銀花各30g,紫蘇、甘草、馬兜鈴各24g。將這些藥草和適量的蜂蜜混合均勻后研制成粉之后在病豬的飼料中添加治療即可。同時百合、貝母、大黃、白岌、百部各9g,再加花粉、桔梗、苦參、雙花、連翹、生地各15g,輔加甘草9g,灌服也可達到治愈的效果。
當然這些處方在使用時也需要根據體重調整。10kg以內的病豬,20g左右藥粉即可滿足治療。而10~30kg的病豬30g藥粉即可。超過50kg的病豬這就需要適當的增加藥量了一般以75g藥粉為宜。通常情況下連續用藥一周即可痊愈。馬力鎮百益北順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也是在發現病豬后及時使用中藥治療該病,所以該病并未造成任何損失。
在中獸醫看來,豬喘氣病也是治療為輔,防治為主。養殖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預防該病,以降低其負面影響。養殖戶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確保豬健康,從而保證自身的經濟效益。
3.1 優化豬舍環境從切斷該病的傳播途徑著手,減少仔豬患病幾率,養殖戶要逐步優化豬舍環境,定期通風,減小病菌含量。在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或換季時,確保豬舍溫度適宜,減少豬受到應激的可能性。豬舍的幼仔豬、孕豬對于該病的抵抗力較低,應注意保暖,及時清潔豬舍,確保干燥。
3.2 做好免疫接種養殖戶可以通過相應的疫苗來有效的防治該病。這一過程中,對于仔豬、弱豬,可以使用喘氣病兔化凍干苗,種豬需分類注射,成年豬1年接種1次即可。
3.3 加大飼料管理力度防治該病還要保證豬飲水質量,盡可能的使用相對優質的伺料,適當的添加一些中藥來提升豬的抗病和免疫力。當然仔豬還需適當投喂預防藥物。像剛斷奶的仔豬,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生物活性肽和維生素,為其健康生長奠定堅實基礎。
3.4 增強豬場管理養殖場盡可能的做到“自繁自養”,減少外來人員的進出,預防豬喘氣病擴散。并且嚴格控制豬欄中的數量,保證豬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保證養殖場的綠化以及遠離人員密集的地區。
當前,我國豬養殖業迅猛發展,但是養殖戶在面對像豬喘氣病這樣的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時仍有些力不從心且治療難度也較大,根治較為麻煩。隨著當今社會對于綠色食品的追求,低藥物殘留也是一個養殖的重點目標,所以養殖戶在治療豬喘氣病時,使用中藥治療豬喘氣病不僅治療效果好,而且低殘留,標本兼治,實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