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徐春志 景書灝 陳紅 袁翠霞 楊峰 張海 楊源/貴州省貴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50000
本病的病原體為雞毒支原體(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又稱霉形體,屬于軟皮體綱支原體目支原體科支原體屬,直徑為250~500nm,無細胞壁,因而有柔軟的形態,是目前發現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由于MG沒有細胞壁,MG感染機體是通過表面的黏附蛋白吸附于宿主上呼吸道上皮細胞,通過細胞因子和TLRs(Toll-like receptors)介導,使宿主細胞受損和凋亡,纖毛脫落,繼而引發宿主的炎癥反應,由此感染宿主呼吸道,建立慢性感染;然后通過血液循環,累及全身的組織、器官。
2.1 MG分離鑒定MG的分離培養較困難,其培養基所需營養成分復雜,目前己研制出了如Frey氏培養基等多種用于MG分離的培養基,其中還需加入20%的馬血清、10%的酵母浸出液以及抑制雜菌的生長的醋酸鉈和青霉素。當接種的固體培養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典型的“煎蛋狀”菌落時則可初步確定分離到了MG,此時可利用血清學或分子學檢測來進一步確診。但該方法所需時間長,難度大,有較大局限性,很難廣泛應用。
2.2 血清學方法MG的血清學診斷方法較多,有常見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平板凝集試驗(SPA)、血凝抑制(HI)試驗等,SPA試驗具有快速、敏感等優點,缺點是易出現假陽性。HI試驗在用于診斷雞群MG感染時特異性好,但MG的最低檢出限較高,因此檢測結果可能出現假陰性,通常只作為預判或輔助診斷。ELISA相較于其他血清學診斷方法,其特異性、敏感性都更有優勢,應用較廣。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制備支原體單克隆抗體的成本較高,因此該類檢測試劑的價格通常較高。
2.3 分子生物學技術分子生物學方法有著高效、敏感、特異等眾多優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各類畜禽疾病的診斷。如今,PCR檢測MG技術較成熟,結果可靠性高,已有多種用于雞群MG診斷的PCR方法被報道,如Gharibi等人設計了185bp特異性引物用于檢測MG,經臨床驗證方法真實可行。Raviv Z等設計了針對MGc2基因的檢測引物,特異性高,與其他類型的支原體不存在交叉反應。趙杰等開發了MG的套式PCR檢測方法,結果發現檢測MG靈敏度高,且與MS無交叉性。在臨床檢測MG時熒光PCR的敏感性比普通PCR更有優越性,羅思思等人開發了MG的二重熒光PCR,可鑒別診斷MG強毒株和弱毒株,檢測靈敏度可達10拷貝/μL,檢出率高。大多數禽支原體還可根據其獨特的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來區分,但該方法僅限于鑒定禽支原體的純培養物。
3.1 疫苗預防
3.1.1 滅活疫苗滅活疫苗一般無需特殊保存,在使用時安全方便。目前MG滅活疫苗有F株、R株、S6株等不同毒株類型,就保護力而言,F株滅活疫苗效果最好,在使用時,一般需要多次皮下注射來加強免疫。TanL等的研究發現一種MG源的GroEL抗血清對MG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因此后續對MG滅活疫苗的開發可將該蛋白作為切入點。
3.1.2 弱毒疫苗目前國內養殖戶在對雞群進行CRD預防是多采用弱毒疫苗,針對MG的預防現采用的活疫苗多為F株疫苗,F株疫苗使用廣泛,經長期臨床使用驗證其致病力較低,對雞群有很好的保護力,有研究證明該疫苗使用還能提高產蛋量。因此,F株疫苗是預防MG的優良候選。但近年有研究發現F株疫苗有散毒的風險,有的還可經蛋垂直傳播給下一代。除F株外,現在還有TS-11、6/85、K株,就安全性而言,這些疫苗株優于F株,但在保護力方面略遜之,其中又以TS-11使用最多,該疫苗株對產蛋雞的產蛋性能影響有限,因此,可作為產蛋雞預防MG的首選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