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偉/遼寧省建平縣深井動物衛生監督所 122400
一些養殖戶只注重進雛前雞舍消毒,而忽視了飼養過程中帶雞消毒。隨著日齡的增加污染程度不斷加深,環境狀況也不斷惡化,如果不注意消毒,改善環境,病菌可能大量繁殖,導致傳染病暴發。
應選擇刺激性小、高效、廣譜的消毒藥。同時要選擇對飼養用具腐蝕性小,且在畜產品中殘留較低的消毒藥。為了避免病菌對某一長期應用消毒劑而產生耐藥性,最好定期更換消毒藥品或幾種消毒藥輪換使用。
配制消毒液時可按消毒藥說明書配制。環境污染較重的場所要適當提高消毒藥的濃度。冬季消毒時最好用溫熱水稀釋藥液,夏季最好用涼水進行稀釋藥液。消毒液要現用現配,一次全部用完,因部分藥液穩定性較差,不宜久存。
消毒前要對雞舍內糞便等污染物進行機械性清除,糞便等污染物影響消毒效果,對地面進行沖洗后再消毒,效果會更好。噴霧消毒時應關閉門窗,噴霧要均勻一致,噴頭方向向上,讓藥液均勻下落,達到地面微濕即可,噴完藥液后要及時開窗通風,降低舍內濕度。
3.1 避免驚群造成應激反應。消毒時聲音要小,動作輕柔。消毒前用0.1%維生素C或水溶性維生素溶液配制飲用水進行飲用。
3.2 保持舍內溫度。防止雞舍內溫度變化較大。氣溫較低季節,在噴霧前可提高雞舍內溫度2~3℃,消毒后通風不能溫度降得太低,防止雞只感冒。
3.3 帶雞消毒,霧粒大小應在80~120微米,霧粒太小易引起雞肺水腫,甚至誘發呼吸道病,霧粒太大易造成噴霧不均勻和雞舍太潮濕。
3.4 合理配制藥液濃度。消毒液的濃度一定要合理掌握,如果配制濃度太低,有可能達不到滅菌效果;如果濃度太高,太浪費藥液還有可能對雞只造成損傷,腐蝕飼養設備。地面和重污染區可可適當提高藥液濃度,當有疫情發生時不但要增加消毒頻次,還要適當提高藥液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