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蓮 蔡強/新疆新源縣農業農村局 835800
牛只蹄部病變發生后剛開始表現紅、腫、熱、痛,隨著病情的發展發生跛行、負重困難,甚至全身疾病,不能正常運動,采食量減少、逐漸消瘦,最后淘汰處理或者衰竭死亡。
1.1 長寬蹄長蹄一般指牛蹄的兩側支角質向前延伸超出正常蹄支的長度,從表面看蹄部呈長形。寬蹄指牛蹄的兩側支角質化的長度和寬度都超出正常蹄支很多,從表面看蹄部寬大,也就是俗稱的“大腳板”。上面兩種情況蹄角質化較薄、蹄底較低,在運動或者站立過程中,蹄部前緣向上翹翻、不能完全負重。
1.2 翻卷蹄一般指牛蹄內側或外側的蹄支翻卷。外觀蹄支由于翻卷而變得窄小,蹄尖細長且翻卷。蹄底外側磨損嚴重,背部翻卷成為蹄底,因此蹄底不能均衡負重,往往后肢跗關節下端向外傾斜、甚至后肢向延伸,致使牛只行走困難、弓背拖拽式。
1.3 蹄趾間腐爛這種情況往往由蹄趾間表皮發生增生性或化膿性炎癥引起的。蹄趾間皮膚發生腫脹、充血、甚至糜爛。有的蹄趾間皮肉增生、從溝內凸出、質地堅硬、容易受損而出血。病牛蹄尖著地、出現跛行、以成年牛多見。
1.4 腐蹄當牛蹄的真皮發生腐爛化膿時成為腐蹄,四肢都可發病,尤其成年牛的后蹄發病最多,并且每年7~9月雨水較多時牛群發病最多。患蹄關節往往開始變形,不敢著地,病牛站立時表現踢腹或換蹄。蹄部化膿后出現破潰,會流出乳白色膿汁,病情嚴重時體溫會升高,采食量和泌乳量下降,逐漸消瘦和臥地不起。
2.1 觸摸或鉗壓首先用手背觸摸牛蹄的各個部位:蹄冠、前壁、蹄側、和蹄踵,如果感覺溫度較高時,就有發生炎癥的可能。同時檢查趾間動脈,如果感覺動脈搏動強盛,也說明蹄部發生了炎癥。還可以檢測蹄內痛覺,先用檢蹄鉗短暫、持續敲打牛的蹄壁,再用蹄鉗壓破蹄甲,然后認真觀察鉗壓后各個部位的疼痛反應。如果發現蹄支回縮、股部或臀部肌肉有反射性回縮,也可以證明蹄部有炎性病變。
2.2 站立檢查讓牛站在地面,圍繞牛仔細觀察前后左右的負重姿勢,如果發現肢向前伸說明病變發生在蹄前部、蹄尖或蹄上部等關節;如果肢向后踏,證明病癥發生在蹄的后部;肢向外展說明外側壁發炎;患肢內收說明內壁發炎。
2.3 運動檢查在日常生產中可以通過檢查牛的運動情況來判斷蹄部病變。如果發現一側前肢瞬間負重,說明該側肢體為正常的,而相反方向的為患肢;同理如果一側后肢瞬間負重、說明該側肢為正常的。這樣先判斷各個肢是否正常,再進一步確診該側肢的蹄部病變。
針對蹄部病變應做到早發現和早治療,防患于未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消除腐爛皮層、消炎止痛、促進蹄部血液循環等措施,促使蹄部盡快恢復健康。嚴禁人為操作不當引起的癱瘓現象。
對于病情輕微的牛只,應先進行修蹄,根據蹄形發病程度采取不同的辦法給予修復。結合浴蹄方法進行敷蹄,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生產中一般每天浴蹄2次,堅持l周時間,對輕度蹄病的治療效果顯著。針對蹄趾間腐爛癥狀,可以用10%~30%的硫酸銅溶液洗涮蹄部,然后再用10%碘酊涂抹,如果嚴重的可以安裝蹄繃帶,保護蹄部不再受到感染。如果蹄趾間出現增生物,應先用消毒刀具進行清理,然后撒上高錳酸鉀粉,再安裝蹄繃帶。每隔2天更換1次藥粉,經過一周時間就可痊愈。在生產中有的使用燒烙法將增生的腐爛皮層烙去,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針對腐蹄病變,需要先將腐蹄修理平整,然后用消毒過的刀具將角質部腐爛的黑斑深挖清除,一直深挖到腐臭膿汁流出,再用10%硫酸銅沖泡蹄部,在深挖患處涂抹10%碘酊并填入松餾油棉球,為了防止病菌感染,需要用石蠟將患處封口,最后用安裝蹄繃帶。如果病牛開始發燒、食欲減退,這說明炎癥比較嚴重了,在將局部處理后,再靜脈注射磺胺類抗生素和葡萄糖,促使機體消除炎癥,一般經過一周時間的治療,癥狀將明顯好轉。
總之,在養牛生產中在要加強飼養管理,提供營養全價的飼料,做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同時,每天應觀察牛群行走和精神狀態,一旦發生行走異常情況,進一步追查蹄部是否發生病變,根據病情程度,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確保牛群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