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玲,張增輝
(山東青島平度市第五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社會的進步,醫療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在就醫時將護理質量納入對就醫的質量要求。因此,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護理服務理念需要護理人員與時俱進,摒棄舊有的不合時宜的傳統護理服務理念與方法,為就醫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個體化的護理服務,從而促進護理服務整體性、有效性、科學性、安全性的提高[1]。本文分析婦產科護理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探討所采取應對防范措施臨床效果及應用意義。
抽取的臨床資料74 例為本院婦產科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接收的患者,所選患者年齡為22-43 歲,平均年齡為(26.71±3.53)歲。經過檢查,所選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臨床癥狀均無任何異常情況。對于參與本次調查問卷,所選74 例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與。
通過本院婦產科自行設計調查問卷方式,調查和分析對所選74 例患者實施的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需要采取的相應防范措施。具體方法為:一是本院婦產科根據護理要求及日常護理情況,自行設計并制定護理安全隱患調查問卷,并隨著情況的變化,不斷對調查問卷內容進行調整更新。二是待患者住院后,向其及其家屬進行發放調查問卷,并要求其實事求是填寫。三是定期將收集上來的調查問卷由專人進行匯總、分析,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召開科室專題會進行研究,并制定整改方案,并有效落實[2]。重點調查內容有:①調查及分析患者及其家屬對臨床護理服務滿意程度;②調查及分析患者及其家屬對于婦產科護理服務的意見及建議;③匯總、分析婦產科護理服務過程中存在的護理服務安全隱患;④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探討應對護理安全隱患措施。
本次共下發調查問卷133 份,回收129 份,其中有9 份為無效調查問卷,有效調查問卷為120 份,占所下發調查問卷的90.2%,本次調查探究有意義。經匯總、分析120 份調查問卷,結果表明,本院婦產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來自于三個方面,即本科護理人員素質、科室護理管理模式及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識等。
重點表現在四個方面,即:一是安全意識與法律意識缺乏[3]。主要表現:①部分護理人員對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缺乏足夠的認識,安全意識薄弱;②部分護理人員在實際護理操作中,對于患者的選擇權、同意權等缺乏必要的維護意識,從而導致發生護患糾紛。二是部分護理人員護理操作中,缺乏嚴謹的工作態度,導致護理操作規程執行不到位。三是部分護理人員缺乏專業操作技術,操作不熟練,導致很難為患者提供科學而安全的護理服務,由此增強護理的安全風險。四是部分護理人員護理責任意識缺乏,實際操作中,對于患者的不良反應未能及時發現;更換藥物亦不及時等問題頻發,導致患者出現不應有的相關并發癥,對患者造成危害,同時也嚴重影響醫患關系。
重點表現在四個方面,即:一是婦產科護理管理相關制度未能建立與完善,導致護理工作標準不一,甚至個別工作無章可循[4]。二是科室護理人員配置不合理,主要是人數與實際工作不匹配,再加之人員素質滿足不了工作需要,工作超負荷等因素,使得護理安全風險加大,護患糾紛增多。三是婦產科內部管理存在缺陷,尤其是護士長的護理管理職責發揮不足,表現在對護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安全隱患缺乏必要的預見性,這也是護理安全風險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對于護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培訓及崗位教育,表現為相關考核機制尚未完全形成,已有的亦形同虛設,這也是護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點表現在三個方面,即:一是病痛和經濟壓力導致患者情緒波動較大,當負面情緒不能很好地被疏解時,極易與護理人員發生沖突,導致糾紛發生[5]。二是部分患者對于治療效果期望過高,一旦未能達到,即將不良情緒渲泄于護理人員,若這時護理人員再處理不當,護患矛盾即會加劇。三是患者自身素質較低,亦是一重要因素,表現為對于醫生和及護理人員的叮囑理解不到位,存在著誤用藥的風險,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導致糾紛發生。
針對目述婦產科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就防范措施做如下三方面探討:
婦產科護理工作內容復雜,工作難度較大,工作時間較長。提高護理安全防范[6],一是需建立建全護理管理相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依。二是護理工作部署合理。高度關注護理人員工作狀態,合理調配工作時間,確保護理人員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以此促進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
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與責任意識直接影響著護理安全隱患者的高低。因此,一是要加強對護理人員業務能力的培訓,以確保各項護理操作準確、高效。二是強化崗位教育,通過法律知識的培訓,強化其對法律相關維權條款的認知,從而提高法律意識;通過定期的安全教育講座等形式,提高護理人員對安全防范重要性的認識,降低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通過崗位教育,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7]。
護理糾紛是雙方引發的結果,因此,對于患者的積極引導勢在必行,通過向患者宣傳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通過疏導患者心理不良情緒,化解其心理的壓力;通過給予患者生活指導,促其快速康復等,這些積極的護理干預,利于患者理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利于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利于降低護患糾紛,大大減少因護患矛盾導致的護理風險[8]。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婦產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利于促進臨床護理質量提高,利于制定的防范措施針對性更強,更具有科學性與有效性[9],同時,對于促進臨床護理人員專業技能提升,責任意識及安全意識增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由此,確保產婦在院生產安全,確保本院整體安全防范管理措施到位,確保本院對外樹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