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圖雅
(內蒙古興安盟蒙醫院,內蒙古 烏蘭浩特)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又稱為泌尿系統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在人體尿路中進行生長繁殖,并對其尿路黏膜或組織進行侵犯,從而所導致的炎癥性疾病。患病之后,患者還通常會伴有菌尿、膿尿等典型癥狀[1,2]。研究顯示,尿路感染的發生95%以上是由單一細菌感染所引起,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主要有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灼燒感等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較大影響。該疾病的發病率在性別方面有較大差別,以女性發病居多,藥物治療為主要的治療方式。但是如果治療方法不當,可導致病情反復發作,遷延難愈,從而發展為復發性尿路感染,增加治療難度[3,4]。常規西醫抗生素治療容易產生不良反應,且長期使用,會導致耐藥性問題增加,不但影響療效,還可造成患者體內正常菌群失調,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復發率更高。隨著對傳統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在復發性尿路感染的治療中取得了一定進展。蒙醫學中,復發性尿路感染被歸為“淋病”范疇,其表現為尿頻,尿急,尿道刺痛,小便后常有淋漓不盡之感等[5]。蒙醫學認為該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三根失衡所致,其中赫依偏盛,寒邪增生,寒性折火,致下清赫依功能紊亂或因血、希拉熱與黏毒搏結,故令局部焮腫疼痛,下清赫依收戕,從而導致發病。蒙醫學治病講求辨證分型,可將復發性尿路感染分為熱淋、血淋、寒淋、赫依淋、粘淋等幾種證型,且根據不同辨證分型,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案,治療更具有個性化、針對性[6]。現對蒙醫對復發性尿路感染的不同證型的癥狀表現、治療方法進行分析總結,并探討了蒙醫治療復發性尿路感染的作用。
蒙醫治療“淋病”的主要原則是調理體素,疏通尿道,止淋等,對于不同證型的蒙醫藥治療如下:
此類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膀胱區域疼痛不適,小便頻急,尿道刺痛或有灼燒感,尿黃味大,體征表現有發熱,大汗,口苦干澀,舌苔黃而厚,脈細數等[7]。對于此類患者,主要治療原則為清熱止淋,可給患者三子散或清腎熱十味散與主劑交替服用,另外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可以實施蒙醫放血療法,對肘外脈微量放血。
患者臨床癥狀表現主要有尿道刺痛,血尿,手掌足心灼熱,喜歡寒涼,舌苔黃而薄,脈大而數。主要治療原則為涼血止淋,給患者使用的治療藥物為永瓦4 湯、三子散。
此類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小便時有輕微痛感,尿失禁,納差,小腹發涼,尿顏色灰白或是渾濁,舌苔薄而發白,脈細數。對此類患者以祛寒止淋為主要治療原則。給患者使用的蒙藥治療方案為益智溫腎十味丸與主劑交替服,服用方法為紅糖水送服。另外,結合實際情況也可以取膀胱三點穴配合艾灸或火針、熱敷等其他蒙醫治療方法。
此類患者主要癥狀有頭暈耳鳴,失眠,心悸,尿道灼燒疼痛,淋下癥狀時重時輕,舌質紅而糙,脈虛孔[8]。治療原則主要是益氣止淋,祛赫依。使用的蒙藥治療方案為三紅湯與升陽十一味丸,另外也可以配合使用沉香三十五味散。
此類病癥表現為病程長,病情頑固,尿道有較強烈的刺痛感,發熱,寒戰,肌肉痛,舌苔薄而白,脈緊而數。蒙醫的治療原則為殺粘、解毒、止淋,使用的蒙藥為益腎十七味丸與主劑交替服;或主劑加棘豆、細辛、麝香研面服。
復發性尿路感染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目前常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是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如果單用抗生素治療,會產生不良反應增多、耐藥性問題增加等情況,從而使治療效果降低[9]。且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類型藥物的臨床使用廣泛,導致尿路感染病原菌菌譜發生改變,因而細菌耐藥性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另外,不規范、不充分的治療等因素,都導致尿路感染容易反復發作,病情遷延難愈,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較大影響。
蒙醫藥治病的歷史悠久,其治病講求辨證辨病施治,治療的針對性更強,更具有個性化,因此可以收獲更好的療效。以復發性尿路感染為例,蒙醫可以根據患者的不同病癥分為多種證型,并分別給予不同的蒙醫藥治療方法。在給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配合蒙醫藥治療,可以提升治療效果,減少抗生素用量以及使用時間,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并減少耐藥性情況的發生,可以更加有效的預防疾病復發,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10]。
復發性尿路感染在蒙醫學中屬于“淋病”范疇,蒙醫治療此類疾病會根據病癥表現給患者實施辨證分型,對癥施治,針對性更強。研究顯示,復發性尿路感染患者在治療中采取蒙醫藥治療方法,可以使西醫藥物的用量減少,使藥物的副作用減少,更加有效的控制病情進展,同時明顯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可以實現更加徹底的疾病治療效果。蒙醫藥治療此類疾病具有明顯的優勢,蒙西醫結合治療能夠更好的提升復發性尿路感染的療效,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狀況以及生活質量,且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且隨著對蒙醫藥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今后蒙醫藥還會在各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發揮出更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