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巖,朱磊,周國忠
(頸復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我國傳統中藥對藥物煎煮流程具有較高的要求,我國傳統中醫藥在既往幾千年的流轉中不斷完善,促使其更加貼合時代發展需求,得以于幾千年的傳承中不間斷,存在其一定價值。傳統中藥學者認為,煎煮火候、煎煮順序、煎煮時間均對中藥提取成分具有重要影響,因中藥配方較為保密,不同藥物成分比重及提取方式對其中藥藥效具有重大影響[1]。隨著現代醫學持續發展,傳統中藥煎煮技術較為復雜,無法滿足高時效性的治療要求,嚴重限制傳統中醫藥發展,開展先進的中醫藥提取系統,簡化中藥煎煮流程,將其制備成方便人們服用的藥物制劑尤為重要。
基于臨床醫學發展限制,臨床主要采用的中藥提取設備包括熱回流提取裝置、多功能提取罐、真空減壓濃縮器、冷沉灌、球形濃縮裝置、芳香油提取器、雙效濃縮裝置、超臨界萃取裝置、大孔樹脂吸附洗脫裝置、超聲波萃取裝置、微波提取裝置、結晶罐以及儲罐兒等;每種中藥提取裝置均為不同時期醫學發展突破性研究,于中藥提取研究中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2-3]。隨著我國現代中醫快速發展,我國針對中醫藥提取提出了新的方向及政策,加之先進的工業化支持,已經于中藥提取工作中投入了可獨立運行的自控系統,該自控系統可不同程度完善中藥提取各個環節中的問題,有效提高中藥提取有效率,最大程度上與傳統中藥煎煮相切合,提高藥物提取時效性及安全性。
主要分為三個模塊,基礎三級模塊主要是以中藥生產現場控制信號為主,二級模塊兒是由不同儀器操作人員將接收到的控制信號進行匯總,傳輸給一級模塊工程師站進行信息處理。
臨床常用提取罐進行中藥固體、液體藥物的萃取,可分為手動控制及制動控制兩種;一般情況下,將其分為靜態提取罐及動態提取罐,多個提取罐可構成完整的套提裝置;主要基礎操作流程包括試漏控制、定量加溶媒、人工投料、升溫控制、恒溫定時、定時循環、攪拌、控制排料、酒精回流、芳香油回流、排渣系統、反吹拉控、清洗控制、蒸汽控制、蒸煮提取罐、警報以及安全聯鎖等諸多環節[4];每個環節均對中藥提取質量具有直接影響,于中藥提取生產過程中需對進水閥、流量計等進行檢測,檢查是否存在漏洞情況,依據中藥提取相關指南,加水到設定量,由專業的技術人員依據指示燈進行人工投料,設置合理的溫度及壓力,自動開啟蒸汽流量調節閥以及直通法,對罐內的壓力及溫度進行檢測,待溫度上升到合適的設定值時,控制罐內的料液及其循環時間;若發現溫度降低,需及時復溫,并進入到恒溫控制階段;于恒溫控制期間,需將夾套壓力、溫度變送器、蒸汽流量調節閥等相關指標控制在設定值上下波動2℃之間,輔助計算機系統設定時間,進行定期循環,并科學化設定出料路徑,嚴格控制出料批號時間及品種,并對料液進行批號管理[5];在完成中藥提取后,進行排渣系統檢測,由操作人員于檢驗儀器旁依據機箱操作進行排渣,完全排渣之后進行清洗控制,將提取罐底部打開,打開清洗閥,進行自動清洗流程,設定清洗時間后,將提取罐底部關閉,關閉提取罐后,加水進行檢漏,待水量達到設定值后進行升溫、恒溫循環等一系列操作,檢查提取罐內壓力夾套壓力、蒸汽流量、調節閥、溫度變送閥、直通閥等相關控制系統是否正常,若出現報警,則立即停止操作。
2.2.1 三效濃縮器主要有三個結構組成,分別為加熱裝置、蒸發裝置、分離裝置等,采用三效加熱蒸發設備進行中藥提取,需嚴格控制進料超作,檢查儀表盤,觀察液體開關閥是否打開,對其傳輸路徑進行判斷,控制傳輸操作,對中藥提取料液進行批量跟蹤;定量進行進料,檢查放空閥、壓力變送器、液體開關、真空閥、真空泵閥,待完成檢漏操作后,將三效加熱蒸發設備開放,打開真空泵及相應閥門,定量控制進料,帶進料達到一定預定值之后,關閉進料閥門,停止進料[6]。
2.2.2 加熱器蒸汽壓力控制、冷卻水流量檢測、真空控制到料控制、水溫控制、收膏控制、密度控制等,主要檢查儀器包括液位計、密度計、閥門等;待蒸發室內料液密度達到設定值后,即提示收膏,停止蒸發,設備進入恒溫狀況;同時,三效加熱蒸發裝置具有液體控制、自動消泡、清洗控制、煮罐控制等自動化系統[7]。
隨著工業化持續發展,中藥提取生產過程中引入自動化管理系統,將批生產管理信息與過程控制系統有機結合,實現中藥提取生產自動化,最大程度提高中藥提取時效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及勞動力成本,滿足臨床日益增長的治療需求,爭取更大的市場競爭力及經濟利益。中藥提取自動化控制有賴環節較多,需不斷完善生產流程、配方管理、高素質人才培養、批管理及批調度的有機結合,及時發現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并嚴格按照自動化控制流程進行管理,避免出現差錯,提高自動化的效果及精準性;于中藥提取管理中,將人為管理與制動化控制有機結合,將優質配方與高效藥物提取工業流程相結合,達到控制與管理一體化的自動化系統操作目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