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璐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血液檢驗是大多患者來醫院進行診治過程中都要進行的一項檢查,因此,門診采血室是很多患者首先接觸到的醫院科室之一。門診采血室的護理工作是否到位,護理能力、護理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患者對醫院形象的整體感受、對醫院治療水平的整體評價[1]。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自我健康更加關注,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極大地增長,來醫院治療和進行健康檢查的患者越來越多,采血室人手緊張、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給門診采血室的護理人員造成了很大壓力[3]。因此,醫院在對門診采血室的人員管理上,既要保證護理人員充足,以保證患者及時獲得檢驗結果,以便進行下一步的診斷治療;同時,也要充分考慮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讓他們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恢復精力,以保證在崗時的工作狀態,確保護理服務質量。針對不同時段患者的多少,應根據實際情況和以往經驗,靈活安排門診采血室護理人員的排班[4],比如:在上午患者檢查的高峰時段,可在正常排班的基礎上,設置部分護士作為應急人員,根據患者人數,隨時上崗;在中午患者較少的時段,實施雙連班;下午需要進行采血的患者相對不多,但來領取檢驗報告的卻有所增加,因此可安排部分人員進行檢驗報告的分發。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醫院的信息化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尤其是HIS 和LIS 系統在醫院門診中的應用和數據的共享,讓數據信息的傳遞更加及時準確,極大地優化了醫院的治療和護理流程,簡化了數據的傳遞,提高了效率。在有條件的醫院,還可實施電子系統叫號、網絡預約、自動打印、網絡查詢等配套服務,既可以節省醫院的人力資源、減少患者的排隊等候時間,也能夠讓患者可以隨時方便地對檢驗結果進行自主查詢,有效提高門診采血室的效率和護理服務質量。
本著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門診采血室應針對不同患者的需求,增加更多人性化的環境設施。如:對采血室環境進行更好的裝修和設計,擴大候診區域面積、增加候診區座位、增設飲水設備等,緩解患者候診時的心理情緒;為可能在采血過程中出現低血糖的患者準備糖果,給低年齡的兒童準備玩具等等,讓不同的患者都得到人性化的護理和關懷。
門診采血護士首先應當樹立為患者服務的服務意識,將患者的病情和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在進行采血時要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和臨床表現,對出現不良心理狀態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情緒安撫,緩解患者的緊張,防止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同時,醫院應加強對采血護士業務知識和操作能力的培訓和考核,確保采血護士能夠熟練的進行采血操作,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以減輕患者的痛苦[6];另外,護理人員也應當注重對自己綜合素質的提升,通過專業學習和臨床經驗的積累,盡快達到臨床操作的要求,提高門診采血室的護理質量。
門診采血室所面對的患者,病情復雜、病種繁多[7],隨時有可能發生緊急情況。因此,醫院應提前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制度,對可能出現的各類緊急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治療和搶救流程,并通過宣講、培訓、演練、考核等方式,確保采血室相關人員對各類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和搶救流程熟知并能夠進行熟練操作,提升醫護人員的急救操作能力。一旦臨床發生突發事件,要確保醫護人員能夠進行及時、準確的處理應對,消除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脅。
患者自身健康知識水平的提升對門診采血室護理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也是門診采血室優質護理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在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實施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當代科學技術手段,除了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宣講外,還可以使用大屏幕循環播放相關知識內容、發放宣教資料和宣傳手冊、在候診室封面張貼宣傳材料等方法,讓患者在就診的過程中全程都能夠接收到健康知識,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自己的健康知識水平。
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矛盾和糾紛,與兩者溝通的實際效果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有效的醫患、護患溝通,完全能夠獲得患者和其家屬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消除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矛盾。在這一過程中,醫護人員的溝通技巧、溝通能力起著巨大的作用,因此應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溝通、交流技巧的培訓,提高溝通能力,通過正確的溝通方式來取得患者的配合,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得到患者的支持。
為使門診采血室的優質護理模式能夠不斷地改進和提升,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應當在醫院的護理管理中引入純凈考核制度。結合本科室的工作特點,對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業務水平、風險防控能力、患者的滿意度等進行充分的綜合考慮,并以量化的形式定立指標,將指標的考評結果與工資、資金等收入掛鉤。通過這種管理方法的施行,有效地調動起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通過在門診采血室的護理管理中,引入優質護理服務,讓門診采血室的護理質量有了一個質的提升,得到了廣大患者的極高的評價。而“以患者為中心”這一護理理念,深植于每一個護理人員的內心,為門診采血室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