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情懷都是詩,說與不說,愛與不愛,詩意始終都在。
今天刊登的文字都是學生對昨天生活的回顧、回味;對今天生活的關注、思考;對明天生活的向往、展望!無論是美好想象還是真實再現,都是學生真實的感受和情感釋放的一種最佳體現。學生寫的文字都具有詩意。
捫心自問,我們的課堂釋放學生的情感了嗎?實話實說,我們的聽說讀寫很多時候局限于應試的“聽說讀寫”,忽視了生活的“聽說讀寫”;我們的“聽說讀寫”訓練只局限于課堂交流與展示,忽視了生活大舞臺的交際與傳遞。
我開始思考如何突圍,如何解放自我,如何激發學生潛能,并嘗試著既遵守應試的游戲規則,也追尋自由奔放的釋放。
我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與表達,鼓勵學生為生活留點“印記”,鼓勵學生寫日記——建設自己的精神家園。
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們就有了上述的文字。
我驚詫于學生的想象,驚喜于學生的表達——不矯情、不造作,一看文字,就如看到丁真的眼睛一樣澄澈、明亮!這些學生所書寫的文字雖然略顯稚嫩,但頗有純凈之美。
我們的教學有太多的命題作文,太多的范文模仿,但是唯獨缺少讓學生真情流露的自由作文,缺少讓學生情感釋放、心靈放飛的機會和舞臺,今天《中學生報》提供了一個機會和一個舞臺,學生終于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學生興奮,老師高興,何樂而不為?其實,學生,撒點雨露就發芽,給點陽光就燦爛,老師,為何不多撒點雨露,不多給點陽光呢?
(指導老師:尹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