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招生考試(簡稱“高職高考”)揭榜,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升大班的學生陳曉彤以397分的成績摘得全校第一名、全省排名第63名的好成績。本期,我們來聽聽她的講述,圍觀“學霸養成記”。
高職高考,到底是什么?
對于很多中考學子來說,可能并不了解這個考試。首先,我們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高職高考是中職生一種主流升學方式,和普通高考一樣,通過高職高考也能進入全日制高等院校。
考試考察三個科目,即語文、數學、英語,作為中職學校畢業生“文化素質”的成績,“專業技能課程證書”為教育部考試中心頒發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證書、全國英語等級證書或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考試并頒發的“廣東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證書”。
高職高考與普通高考相比,難度有何區別?
陳曉彤認為,高考更注重學生的思路拓展,而高職高考更側重于考察知識點本身,高職高考大致相當于普高的高一難度。以數學為例:高考對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等基礎知識點的考察會多繞幾道彎,不易找到解題突破口;而高職高考對該知識點的考察,通常就簡單很多。甚至有一些高考的重點幾何篇目,在高職高考中不會出現。
因此,她建議學弟學妹們:如果無緣普高但想要繼續升學,報讀優質中職是一種最佳選擇。如果在高職高考中斬獲佳績,更容易被等優質的大專院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等錄取。
備考攻略,自律比苦學更重要
最初考入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時,陳曉彤同學選擇的是會計專業,積累了兩年的專業知識后,臨近職三時,她的升學愿望愈發強烈,考入了學校開設的升大班,專攻高職高考。
一年時間沖刺高職高考,對她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她沒有選擇開啟“朝六晚十”的苦學模式,反而一如既往堅持勞逸結合,事實證明學習效果更好。她仍記得一模前夕,數學課幾乎是以一個月學完一本教材的速度在推進,陳曉彤每個星期都得消化數個章節的內容。面對繁重的課余壓力,她沒有慌亂,也沒有放棄,按照“提前預習+課后鞏固+模擬刷題”的思路進行備考。
“學校三點半放學,到家后就做完當天的習題鞏固,如有不懂就及時問朋友,不要把問題留到第二天。”完成作業后,再安排自己的娛樂活動。這樣一來,既保證知識點的吸收,又保障了自己的休息時間。
此外,每個科目她都會備好錯題本,整理完一份試卷的錯題,第一次隔天復習,第二次復習間隔七天,第三次復習間隔十五天,以此類推。這并不是非常新穎的學習方法,但“真正落實的同學并不多”。
在通往“學霸”的路上,每一個學習細節都能保持自律,每一個學習問題都當天解決,這才是她的秘訣。
師生關系,不止教與學
優秀的老師,像發光發熱的小太陽,感染并照耀著自己的學生。在陳曉彤看來,班主任吳老師的為師風范,就是她最好的學習模板。“班主任對我們的管理非常嚴格,這種嚴格在其他中職學校是非常少見的。”
無論哪一科的早讀,吳老師都會趕在學生之前到達教室,嚴查遲到情況;課后答疑,吳老師對他們的提問有問必答,甚至舉一反三為每個提問者進行拓展;雖然他教的科目是英語,但會經常抽查學生語文的背誦情況,英語課如有剩余時間,安排大家做語文、數學等其他科目的習題。他不僅是在履行老師的職責,更是扮演著朋友的角色。
因會計專業的陳老師教得實在有趣,甚至潛移默化中影響了陳曉彤的專業選擇。她已早早為自己規劃了未來的道路,將來進入大專升學,考慮的方向之一便是管理學。這一念頭的生根發芽,還得從職一時的沙盤游戲說起,陳老師將教材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現實中一個個生動的案例,教會他們如何理解一個企業的運轉。“陳老師長得討喜,總是帶著笑深入淺出地講課,傳遞給我們好心情。”輕松的氛圍加深了陳曉彤對專業內容的興趣,入學時她還是會計“小白”,職二時就已經穩拿專業第一。
看似遙遠的未來,其實是日積跬步的累積,相信每一個學子都能達成所愿,通往心之所向的未來。
(來源:廣州市財經商貿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