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我身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故事上演著。有些故事,給你慰藉,促你向上;有些故事,給你傷害,使你難堪。這兩類故事之間,原本不過差之毫厘,結果卻謬以千里。
一
早晨,淡淡的陽光透過樹葉的隙罅灑落在草地上,耳畔不時傳來歡快的鳥啼和孩子們悅耳的晨讀。然而,這樣和諧的晨光和美妙的天籟卻被不遠處傳來的呵斥所打破:
“瞧你怎么這么笨!小小年紀連幾個簡單的單詞都背不出,將來還能干什么?我這么大歲數學起來都比你強!”
如果,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
孩子學習英語單詞遇到了困難,正悶悶不樂,媽媽在身邊耐心地勸導著:“每個人第一次學習外語,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別著急,慢慢來,多練習幾遍就會了。來吧,媽媽跟你一起學!”
清晨的陽光漸漸明媚起來。終于,孩子響亮地背出了那幾個單詞。
二
下午,陽光暖暖地擁抱著大地,主婦們牽著孩子的手在林蔭小道上散步,輕言細語,一片祥和安寧的景象。一輛人力三輪車緩緩地從他們身邊駛過,吃力而緩慢。一位媽媽一下子找到了送上門來的“鮮活教材”,便現場說教:
“看到了嗎?你要是不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將來就會像這個三輪車夫一樣,只能靠出賣體力謀生!”
如果,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
一輛人力三輪車從人們身邊駛過,鄰居、熟人都熱情地和車夫打招呼,道聲辛苦;年輕的媽媽指著車夫笑著對孩子說:
“看到了嗎?每個人都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拼搏,你看這位大伯這么大年紀都沒有追求安逸,還在努力工作;你也要做一個有人生目標、有上進心的人!”
三
傍晚,廚房里透出誘人的食物香氣。孩子站在廚房門口好奇地張望著,眼睛盯上了案板上鮮嫩的黃瓜。于是,孩子走進去小心翼翼地拿起菜刀,笨拙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切起了黃瓜。這時,媽媽走了進來。
“媽媽,將來我想當一名廚師。”孩子滿懷憧憬地對媽媽說。
“傻孩子,你怎么會想到要當個廚子呢?將來我們家寶貝要做科學家、總經理,起碼也要做個白領才行,知道嗎?”
如果,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
媽媽耐心聽完孩子稚氣的話語,面含微笑,低頭親了親孩子,蹲下身說道:“是嗎?我們家寶貝如果喜歡做菜,將來一定能成為最出色的廚師。但是你知道,要成為一位好廚師也是需要刻苦學習的!”媽媽走到孩子身后,拿起刀,俯下身,細心地教起孩子如何切菜。
四
如果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的畫面,都可以變成我所希望看到的,那么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就已經存在——
我理想中的教育,不是將孩子們分成三六九等,也不是教他們死學爛記,更不是教他們蔑視普通勞動者。教育,應該教給人理想,教給人平等,教給人勤勞,教給人探索適合自身的人生之路……
我不知道這樣的理想國何時才能真正降臨于這個世界?
【教師點評】“理想的教育”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話題,而且見仁見智,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本文的妙處在于避開了空泛的議論,摭取三幅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再配以三幅虛擬的畫面與之構成對比,凸顯出作者心目中的教育理想。文筆簡練、傳神、含蓄,與那種條分縷析、面面俱到的議論相比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寫法頗具新意。(指導老師: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