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冰
(許昌大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許昌 461000)
建筑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又被稱為施工企業,主要從事建筑產品生產經營活動,如土木工程、裝修、建造等。在實際運行中,其涉及范圍廣泛,牽扯業務較多,管理起來較為麻煩,這也是導致諸多建筑企業內部控制難以發揮作用的原因之一。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力度的逐漸加大,意味著建筑企業必須做好自身管理工作,才能應對驟增的工作量。面對這種情況,建筑企業必須重視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用以指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建筑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必須是在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下進行,依法開展內部控制工作。近年來,國家下發了諸多關于內部控制的法規和要求,給出了具體的構建條件,建筑企業必須秉持合法性原則,正確構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建筑企業的內部體系,需要涉及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做到全面,而不是針對其中的某一點,尤其是像建筑企業這類經濟業務繁雜交錯的企業,必須要做到全面控制,包括企業的財務、資產、人事等等。
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與企業已有的管理制度等并非相互脫離,而是相互牽制,融會貫通,不管企業的哪一部分制度起到了作用,都能從中體現出潛在的內部控制意識與行為。
與上文提到的潛在性原則一樣,內部控制體系應該是與企業的各種內控制度以及其他相關制度是緊密聯系的,一種制度的應用會間接引起另一種制度的變化,相互牽制,而某一種控制行為的發生,也會對另一種控制方式產生影響。
建筑企業是我國建筑市場的主要構成,對社會發展、設施建設均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國建筑企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儼然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但由于其內部涉及范圍廣泛,各項業務相互交織,一些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方法很難一時之間融入進去。而進行內部控制管理構建,能夠很好地幫助企業理清繁雜的業務項目,理順企業的運行步驟,提供科學的管理方法,是建筑企業實現管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1]。
不僅是建筑企業,對于任何企業而言,追求利益最大化始終是企業發展的目標。對于建筑企業來說,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幫助企業整合內部資源,實現資源最優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此外,內部控制體系囊括企業方方面面,對企業的發展方向、業務進展起到科學指導的作用,能夠提高業務活動的科學性,不斷推動企業進步,提高經濟效益。
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提高建筑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對會計信息的來源、采集、整理、匯總等過程起到相應監督控制作用,確保到達企業決策者手中的財務信息,能夠對企業的決策和發展戰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發揮出內部控制體系真正的作用。
由于建筑企業特殊的經營性質,導致其時常出現資金大量占用的情況,屬于高投資、高收益,但同時存在著較高的經營風險。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能夠幫助建筑企業及時發現經濟活動中出現的風險,并及時給出針對性的建議,合理規避風險,減少建筑企業經濟損失[2]。
建筑企業自身性質決定了其不能對一個項目從一而終,在很多建筑企業中,多個項目同時施工管理是常態。很多建筑企業都會成立相應的子公司,實現分級管理制度,但是這樣的管理模式也為企業的發展,埋下了潛在的禍患。一是建筑企業的經營重心多放在了業務活動上,對后方企業的內控建設沒有過多關注,再加上企業對內部控制體系的作用尚未認識完全,導致企業沒有完善的內控體系;二是諸多權限模糊不清,管理人員權責交叉,多級管理模式,讓原本能夠統一處理的業務強行分散,不僅沒有提高業務處理的時效性,還產生了一定的滯后作用。雖然部分建筑企業設有明確的董事會和監事會,但是也形同虛設,沒有起到實際的作用。
建筑企業具有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獨特特征,項目周期長、建設內容繁雜等,某種程度上受到外界市場政策、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大,不同項目的開展都需要資金的支持,這就導致其資金使用分散,無法集中運行,企業對于資金的監管能力較差,無法形成全面的控制。此外,隨著國家政策的緊縮和現代市場激烈的競爭,建筑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很多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經濟利益,不顧自身生產能力,攬接過多的項目,結果導致后期過長的工期,無法使資金回籠,反而導致風險的發生。
通過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不斷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從而反作用到企業的發展上去,能夠不斷優化企業管理,推動建筑企業發展。在內部控制體系構建中,內部審計是其中的核心工作。但是在很多建筑企業中,卻沒有重視內部審計的作用。首先,部分建筑企業沒有成立獨立的審計部門,而是以附屬的形式歸于企業財務部門,導致內審工作缺乏權威性。其次,即使部分建筑企業進行了相應的內部審計工作,但是卻不具備實際指導作用,完全不能發現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弊端,也達不到完善的作用,失去了存在的意義[3]。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其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個龐大且復雜的工作,部分規模較大、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已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貼合自身發展的內控體系,只是雖然有完善的體系建設,但是后期的執行者卻是沒能跟上。其一,建筑企業多重視業務,輕視財務,財務人員的工作技能也只是基礎的財務核算,對企業整體的發展把控了解不深,專業內控人才稀缺;其二,建筑企業所在地與項目建設地一般不會在一起,地理位置相差較遠,實施的溝通難以實現,雖然采用了一定的溝通軟件,但依舊存在信息滯后的情況,實時信息交換不準確,企業實際情況難以了解,缺少先進管理技術的加持,阻礙了內部控制建設。
為促進建筑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實現企業發展戰略,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完善授權批準制度,整改董事會與監事會,使其發揮實際作用,不再像空中樓閣,明確各管理層人員的職責與權限,項目分級管理人員有自主處理問題的權利,層層遞進,構建完善的權利遞進模式。第二,根據項目部的項目實施情況,制定相應的績效激勵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熱情,使工作人員對項目發展抱有重視的態度,提高項目質量。另外,還需做好后期的責任制度,項目出了問題能及時落實責任到個人頭上。
第一,用建筑企業實時項目進展指導企業資金調配,提高企業賬面資金的流動性,盤活項目資金;第二,改變建筑企業傳統的思維模式,不能一味地注重企業的項目建設,應強化業務部對企業財務狀況的了解,提高他們對企業可流通資金的認識,避免盲目的擴充業務,根據企業實際建設能力進行項目選擇,提高企業職員的思想高度,除了外部市場的拓展,還有內部體系的建設工作,也是需要他們的參與,做到內外一體,共同推動企業發展[4]。
在建筑企業內部成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確保審計工作進行時不會受到企業管理層的干擾。充分發揮監事會的監督職能,確保內部審計工作公平公正的進行。另外,企業還可通過相關制度的建設,約束內審部門工作的進行,不斷提高內部控制管理的質量,更好地指導企業的發展。
其一,基于建筑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現狀,應明確企業所需人才的類型,制定相應的標準,拓寬企業招聘渠道,從外部積極引進綜合能力較強的復合型人才,提高企業整體內控水平;其二,對于企業已有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培訓工作,強化其業務能力,提高對內部控制的認識,確保德能配位;其三,基于信息化建設,積極引進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建筑企業部門之間的溝通能力,提高數據交換的實效性。對于內部發展更為完善的建筑企業來說,可根據自身情況積極研發貼合發展的內部控制管理系統,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也保證了各項信息的真實性。
綜上所述,建筑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離不開各個部門人員的努力,需要將內部控制體系的概念滲透到企業的日常活動中去,形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在提高自身管理質量的同時,推動建筑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對此,建筑企業必須提高整體思想認識,做好監督工作,著重人才培養,使內外一體,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