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波宇
(湖南寶山有色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寶山 424402)
對礦山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研發支出主要是指企業在開發新技術、新工藝過程中投入的各種成本,一旦研究達到預期成果,將大幅提高礦山企業采選的生產效率,同時降低礦山采選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有關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相關條例,明確指出,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以按照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75%(財稅(2018)99號)進行加計扣除。企業應該充分享受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稅收優惠政策,注重日常研發費用歸集和管理,規范企業研發支出入賬方式,通過加計扣除來降低高額研發投入對企業造成的經濟負擔。
環境污染問題一直制約著礦山企業進一步發展,礦山企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就必須加大新技術、新工藝研究開發的投入力度。而礦山企業大多為國有企業,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較高,負擔較重,行業銷售凈利率為3%左右。按照高新技術企業的要求,依據營業收入規模,研發支出至少需占營業收入3%-5%,高額的研發費用投入讓企業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為進一步增強礦山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保障研發資金的持續投入,必須充分利用國家發布的各種研發支持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而持續的研發投入,一旦在研究創新中達到了預期成果,實現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生產降本增效,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輪驅動,和諧發展,礦山企業也將因此受益,也更加激發研發投入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由于礦山企業科技含量不高,研發只能針對采選技術、工藝進行優化。為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在開展研發立項初期,僅對立項目的、內容作簡要介紹,未詳細列明項目進度安排、項目預算等。前期相關部門出具的內部可研報告數據過于理想化,脫離實際情況,可參考性不強,過程缺乏控制,研發成果的經濟效益也一般達不到預定目標。有些甚至是對某些研究成果的直接應用,如直接采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等。此外,也并未形成專門的研發中心并配備相應資源,而是將其當作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的一部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2017年第40號)要求:項目計劃書應該包含項目目的、研究內容、核心技術和創新性、進度安排、項目人員、項目預算、項目預期結果等內容。對研究成果的直接應用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1)研發支出會計科目輔助賬未對應到研發項目
礦山企業研發支出一級會計科目一般按照日常會計科目來設置,即按照費用發生名稱下設明細賬,按部門成本中心進行歸集,如職工薪酬、折舊費、材料及配件、維修費、供水供電等,并沒有將所發生的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部分分配到具體研發項目當中。企業研發費用和日常經營費用相互混淆,且在研究人員、研究工時、研究設備、材料動力費用等方面的區分不夠清晰,導致企業研發投入無法做到精準確認。同時,企業在申報研發費用過程中缺少專業的研發費用統計,企業研發部門沒有重視研發費用管理及統計等基礎資料收集,普遍認為研發費用統計屬于財務活動,應由財務部門負責。而財務部門根據憑證完成費用核算工作,導致對研發費用統計不全面,增加稅務部門對其各項研發費用支出情況核實的難度。根據公告要求,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別核算,準確、合理歸集各項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2)部分礦山企業研發費用-其他費用支出總額超標
部分礦山企業為了增加研發支出,充分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將企業發生的部分其他費用,如研發咨詢費,知識產權的代理申報、注冊等一系列中介費,以及為研發而發生的差旅、會議、職工福利等費用,全額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以此來增加稅前加計扣除基數。而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工作的通知》( 國科發政〔2017〕211 號)要求:研發活動的其他費用總額必須低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研發費用申報不及時,將會給企業執行稅收優惠政策帶來影響。大部分企業在研發費用申報中,只是申報相關會計核算費用,沒有對研發費用申報環節中有關會計核算資料進行統計和整理,導致研發費用申報資料不完善。按照《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第23號)要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實行“以報代備”(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的辦理方式),其中備查資料包含立項文件、研發項目組的人員構成及名單;如果是聯合研發,還需要合作研發的項目合同、研發活動的設備、無形資產的費用分配說明、集中研發項目費用歸集明細、項目費用分攤明細情況表等資料、研發項目輔助賬等。前期準備好所有相關申報資料,以應對政府監管部門檢查。
首先,企業應當成立專門的研發管理機構,可以單獨設立部門,也可在現有的財務部門中組建研發小組。這一結構負責研發費用的管理以及涉稅方面的工作,并設置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其次,研發部門每年在年初編制研發計劃,包括研發項目及研發方向。經由企業領導層審議,通過審批后,登記備案,開始著手之后的研發相關工作。最后,這一部門還要負責收集好研發工作中的相關資料。為獲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優惠條件,需要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證明,如果資料不全,會取消享受稅收優惠。因此,該部門務必要保管好研發費用產生的合同、發票、會計憑證等,并定期查備。
(1)將研發支出輔助明細賬對應到具體項目
為了讓研發支出滿足公告中加計扣除的相關條件,必須改變礦山企業研發支出原有費用歸集模式。從按照成本中心歸集費用轉變為按照具體研究項目進行歸集。同時,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要求,將研發投入計入研發支出。針對研究項目設置相應輔助賬,準確歸集核算當年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如果企業在一個年度同時開展多個研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研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研發活動中涉及的職工薪酬、供水供電等無法區分的費用,按照前期研發活動記錄的原始依據,按照比例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進行合理分配;折舊費則根據設備設施使用時間,臺班臺效等進行分配;材料配件、差旅費、辦公室則根據研究項目據實入賬,將研發費用和日常經營費用進行嚴格區分。研發支出科目將完全體現各項目的研究費用發生情況,便于政府監管單位的核實和檢查。
(2)根據年度研發支出預算總額,嚴控其他相關費用發生金額
首先,研發費用并非都能進行加計扣除。企業在開展研發活動時,在技術、工藝和產品創新上獲得一定的附加值,這些活動中產生的研發費用,可以按照相關制度進行扣除。但是對于企業常規性升級改造或直接使用的相關研究成果而產生的費用,則無法實現加計扣除。其次,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項目應滿足相關要求。只有被正式立項的研發活動所發生的相關費用,才能實現加計扣除。研發支出費用應如實進行歸集,避免發生漏報錯報等現象,從而保證研發費用申報審核通過率,保障企業具有持續的研發投入,提高企業研發效益。
財稅相關文件明確指出,稅務部門將會具體負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后續跟蹤管理,定期組織針對研發活動的調查工作,年度調查面不得小于20%。由此可知,企業在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過程中,必須要及時保存記錄研發費用相關資料備查,這也是證明企業將日常經營和研發活動加以區分,切實開展研發活動的有效依據。企業研發費用保留的所有備查資料,包含但不限于關于申報研發費用的各項文件。
綜上所述,研發創新是促進礦山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因素,礦山企業通過開展研發活動,不僅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從而減少企業的稅負壓力,強化企業創新意識,提高企業創新水平。礦山企業在開展研發活動時,需要注重研發費用管理,提高研發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的研發效率,合理使用各種研發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由于研發費用高額投入而產生的風險,節約研發成本,緩解資金壓力,從而促進企業健康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