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毓
(陜西科儀實驗室系統維護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應收賬款是企業營運資金的一個重要組成項目。分析我國民營企業應收賬款的現狀,剖析應收賬款大量產生的原因,針對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改善措施,對管理者和投資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都有借鑒和參考的意義,對我國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如何把握好信用政策,實現最大銷售的同時控制收賬費用、降低壞賬損失,提高企業收益,是企業應該關注的研究課題。
近年來,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蓬勃發展,民營企業大量涌現,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企業要想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不斷開發新產品,制定新的銷售信用政策。目前,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應收賬款不被重視,加之缺乏有效的信用監督機制,應收賬款有所增加,同時也增加了收賬費用和壞賬形成,而且減少了現金流量,降低資產質量,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監督機制,減少庫存風險和管理費用的同時最大化銷售,將收賬費用、壞賬損失等信用風險降至最低點,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十分必要。
就民營企業整體而言,應收賬款總額居高不下,壞賬比率不斷上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營企業管理者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意識淡薄。很多民營企業只片面考慮利潤額、銷售額的上升,將現金流即企業得以繼續生存發展的血液置之度外,沒有重視回款、現金流和風險管理;更有部分民營企業的管理者竟然認為銷售額的上升就是企業的勝利。在賒銷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往往只注重其有利的一面,忽視其風險和成本,對于應收賬款仍然只停留在事后追債的狀態。民營企業管理者風險意識淡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應收賬款管理體系,應收賬款管理方法和理念落后,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應收賬款的回收,妨礙著企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民營企業的組織形式大都是獨資,合伙及股份合作制,且多采取家族式的經營方式,在決策過程中,容易被感情因素所制約,缺乏合適的信用標準,合理的信用條件以及規范的收賬政策,隨意性較大。很大一部分的信用銷售取決于領導者與客戶的個人關系,關系好的很少或根本不考慮客戶的財務信用狀況,或考慮到今后的合作及“面子”,忽視欠款所帶來的收賬費用甚至產生壞賬,以及現金流等情況。當知道對方經濟條件和信用已達不到應有的水平時,也會選擇賒銷方式。因此,對企業出現資信問題的客戶如果賒銷過度,則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應收賬款風險,這種情況通常會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由于我國民營企業起步時間晚,加之內控人才招聘和培養不到位的先天缺陷,使得民營企業普遍存在內部控制不嚴的情況。從主觀上講,我國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往往忽略了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管理辦法,導致企業沒有依據可循,更不用說對損失的應收賬款追究責任了。常常以完成收入的多少論英雄,銷售部門將產品銷售出去,財務部門做賬后形成應收賬款,一般不再對應收賬款進行動態監管,應收賬款的回收工作沒有建立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和績效評價機制,造成部門與部門、職員與職員之間團隊意識差,個人責任感弱,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工作不重視,甚至互相推諉害怕擔責,從而使企業制度執行效力差,監管落實不到位。
制定適合民營企業自身信用政策的必要條件就是應收賬款的管理,在采取最大化銷售的同時降低各項成本、收賬費用、壞賬損失等支出,在獲取最大效益的同時要確保應收賬款的收回。目前,強烈的應收賬款管理意識還沒有深入民營企業內部,一般企業缺乏有效管理方式,大多數民營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政策管理機制,使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由于應收賬款的存在而造成大量壞賬。因此,科學的應收賬款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民營企業應該把影響應收賬款的因素分攤到與賒銷有關的各個環節,實現售前防范、售中控制、售后追蹤的全過程動態管理,建立民營企業應收賬款管理體系。
應收賬款的售前防范就是應收賬款管理的計劃階段,它包括設置獨立的資信管理部門和客戶資信的調查。
建立專門的資信管理部門,一方面可以避免銷售部門為了追求業績而采取過分寬松的信用政策,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財務部門因為采取過分嚴謹的信用政策而喪失了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機會。因為信用部門在整個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使企業對客戶的信用有全面的了解,管理層可采用公眾評估的方式對信用部門進行考核,在此期間,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可以對信用部門工作進行評估、考核。
有了信用管理部門,在賒銷前就可以對客戶進行信用調查。通過對客戶信用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判斷該客戶的履約能力,進而可以大致清楚應收賬款成為壞賬的概率有多大。企業開展資信調查工作可從客戶概況、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實地考察、信用記錄等方面建立起客戶信息。企業通過金融機構或銀行對客戶進行信用調查,或利用專業的資信調查機構,企業也可根據信用分析法、數字分析法或“5C”分析法等其他途徑進行分析。
事中控制階段是應收賬款管理難度最大的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主要包括:建立賒銷審批制度、加強合同管理、制定科學的績效評估體制。
建立健全賒銷審批制度,要求企業相關部門執行嚴密的賒銷審核程序,進行規范化操作與管理。企業在當客戶要求賒賬時,賒銷審批制度就開始執行,銷售部門在初步了解情況后先填制賒銷申報單,申報單中需列明要求賒銷的金額、賒銷期限、是否有擔保等信息,報信用管理部門核實,信用管理部門通過對客戶實地調查,對客戶的基本情況,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信用程度等進行全面了解,再運用信用分析法等方法進行分析,做出是否賒銷的決策,在賒銷申報單上簽署意見后,報上級主管領導簽字方可列賬。在應收賬款入賬后,后期該筆款項的回收就由信用部協助銷售部完成,以便經濟責任落實到位,防止無人催收的事情發生。
加強合同管理也是制定信用政策的基礎。企業在制定合同時,應利用合同條款和規定保護自己。一方面,合同應規范,避免口頭方式訂立合同;另一方面,合同應具體全面,這樣才能使企業的經營規范化、準確化。如果發生了拖欠貨款的情況,當雙方難以協調時要做好訴訟準備,因為合同是最有力的證據,不要等錯過了最佳訴訟時機才后悔莫及。
企業要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信用政策與應收賬款管理相適應地績效評估體制,當業務人員應收賬款回收率高、回收速度快時應給予其一定的獎勵,如獎金或晉升;相反,當壞賬損失率高時要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這樣不僅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還能促使應收賬款及時收回,一舉兩得。
判斷企業是否真正實現售后利潤,依據是從客戶那里收回現金。因此,制定應收賬款管理與信用政策是收現的前提條件,同時售后追蹤顯得尤為重要。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采取合理的催收策略和采取風險轉移策略。
企業在確定采用何種催收方式前,首先要依據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及時發現有無拖欠賬款跡象的客戶,然后采取相應信用政策,配備懂財務、法律等專業人員,依據客戶欠款賬齡及其信用情況催收欠款,務必使企業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企業對拖欠貨款1年以上的客戶,應大力催收,特別是3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必要時可以變換策略,如采用易貨抵款、訴訟方式等,且在以后的買賣交易中,企業應盡量避免再與其發生業務往來。企業只有采取較為嚴格的措施,應收賬款的總額和結構才會有改善,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更有利于改變社會整體的信用狀況。
應收賬款可以進行保理融資,以緩解企業經營流動資金的緊張。企業通過賒銷產生的未到期應收賬款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轉讓給商業銀行,以獲得銀行的流動資金支持,加快資金周轉,同時也將應收賬款回收中存在的風險部分或全部轉嫁給了金融機構。在很大程度上,企業信用風險的最終落腳點在其企業本身,企業可采用上述風險轉移措施將應收賬款風險轉移,減少損失。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賒銷是促進銷售的一種重要方式,既向客戶銷售了產品,又在一定期間內向其提供了資金支持,賒銷具有比較明顯的促銷作用,有利于企業銷售新產品、開拓新市場,但同時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收賬費用、產生壞賬和減少現金流的風險。因此,做好應收賬款的管理,一是要提高管理意識,縮短應收賬款回款周期,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以加強企業的融資能力和營運能力;二是要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完善信用管理,避免企業因信用管理缺失造成經營損失;三是可以增強企業的內部控制,使各部門能積極配合,建立銷售與收款的責任制,改善銷售業務的過程管理,完善應收賬款的催收。企業要合理利用賒銷的售前防范、售中控制和售后追蹤,將信用政策與應收賬款管理落實到運營中,在企業銷售最大化的同時將收賬費用、壞賬損失等信用風險降至最低,促進民營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