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恩
今年8月是偉大的抗日戰爭勝利76周年。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我又一次來到金山衛侵華日軍登陸處,瞻仰威武雄壯的抗日英雄群像,緬懷當年為抗擊日寇浴血奮戰、英勇犧牲的先烈和被無辜屠殺的死難同胞,腦海里浮現出侵略者如虎如狼、燒殺搶掠的慘烈場面,不禁心潮翻滾、悲憤難平。
記得30多年前,還在上海石化《新金山報》當記者的我,為了報道上海石化三期工程初始規劃的宏偉遠景,曾到規劃地金絲娘橋南的白沙灣采訪。那里正是1937年11月5日清晨,猖狂的日本侵略軍趁著大霧從海上偷渡登陸之處。當地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是親歷那場浩劫的幸存者,含淚向我控訴日寇濫殺手無寸鐵鄉親們的暴行,其中就有他的骨肉至親。據《金衛志》記載,“在日軍入侵頭三天內,沿海灘以北四五里之間,燒毀民居3000余間,屠殺百姓千余人”。不久后,制造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的日本侵略軍主力,正是這支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的豺狼之旅!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個慘痛的歷史教訓警示我們:落后就會挨打。如今我們有了強大的國防力量,隨時準備迎頭痛擊敢于來犯的侵略者!
記得16年前,2005年11月5日下午,時任區總工會主席劉躍俊、原石化地區辦老領導胡瓊和我,一起陪同專程從市區趕來的原石化總廠老領導、革命前輩戚原和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兼大江南北雜志社社長陳揚,來到即將興建紀念館的金山衛侵華日軍登陸處。兩位年愈八旬的老人在碑亭前駐足良久。而后,陳社長問道:“這里是不是常舉行悼念活動啊?”劉躍俊告訴他,每年清明節和抗戰勝利紀念日,金山區領導、各界人士和青少年們都在這里,敲響不忘國恥的警鐘,隆重舉行悼念活動。戚老語重心長地說:“好啊!警鐘長鳴就是要記住歷史教訓、記住民族苦難,激勵后人奮發圖強啊!”
就在這一天,經兼任大江南北雜志社顧問的戚老提議和牽頭,陳揚社長同意,由市社聯主管、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主辦的優秀期刊《大江南北》雜志,在金山區正式成立了負責宣傳發行工作的聯絡站。從此,這份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繼承革命優良傳統、致力以史育人為宗旨,得到習近平等上海歷屆市委領導關懷與鼓勵的優秀刊物,像一隊隊春燕絡繹不絕地飛進了金山大地的上海石化、區委區政府機關、中小學校,以及石化街道各個居民小區,受到了廣大讀者尤其是黨政干部們的普遍歡迎和贊揚。他們說,這份紅刊及時傳達黨中央的聲音,傳播黨史軍史故事,送來寶貴的精神食糧,真是受益匪淺。
十幾年來,陳揚老社長和眾多離退休同志不計報酬、不辭辛勞,以“鐵軍精神”堅持辦刊的高風亮節時時感動著我,激勵我始終堅守著這塊紅色宣傳陣地。如今上述三位前輩雖已先后作古,但他們的精神猶在,永遠是我學習的楷模。為了不負老領導的重托,我和志愿者們也不計報酬,年復一年不辭辛勞地四處奔波。在各單位領導和熱心朋友們的支持幫助下,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雜志發行量持續增加到目前的千余份。
今年是我們偉大的黨百年誕辰,我這個在黨34年的共產黨員,深感能為宣傳發行這份奏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紅刊發揮余熱和奉獻微力,就是踐行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是一件高尚而有意義的事,也是我老有所為的一份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