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斌
(煙臺市福山區建設工程事務服務中心,山東 煙臺 265500)
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必須認識到裝配式建筑的內容。所謂裝配式建筑施工,施工的部分構件提前預制完成,施工開始后,及時運輸預制構建到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按照施工規范完成連接組建。裝配式建筑施工在建筑行業應用廣泛,很大程度上縮短建筑周期。為了保證裝配式建筑質量,要加大對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重視,明確質量安全監督要點,加大質量安全監督力度。
安全專項方案問題: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保障施工質量安全的專項施工方案內,會提出臨時支撐疊合梁、疊合板等水平構件的要求,一般利用鋼管頂托手段。而在這一方案內,會存在沒有讓支撐點實際位置、相應計算等充分體現的問題,因此施工過程容易存在失穩問題。安全交底問題:在很多項目中,交底記錄沒有分構件、分層完成交底,存在缺失。部分項目雖然有著內容豐富的交底記錄,但其中涉及的安全方面內容有限,不能有效指導建筑的安全施工?,F場安全管理問題:在PC 構件實際吊裝中,會缺少能夠借力的可靠工具。
同時PC 構件一般需要三點起吊,而施工現場追求便利會采取兩點起吊法,以葫蘆調整中心點,這一吊裝方式存在不符合設計的問題。具體原因在于,建筑設計時一般考慮三點同時受力而完成設計,單點實際承受能力會比設計值更大;而構件也存在堆場設置欠缺合理的問題:堆場分布較為散亂,和木方、鋼管等材料進行混合堆放、部分堆場和后澆帶臨近、構件堆場的實際區域沒有做好封閉管理;部分工程中還會存在吊裝無指揮人員合理指揮的問題,或者吊裝區域存在交叉作業、沒有對吊裝區進行隔離、沒有做好看護人員的安排等問題,導致現場有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部分工程中,在連接鋼絲繩時會利用傳統編結法,但PC 板材式的構件一般較重,編結法一般只能確保鋼絲繩70%的抗拉強度,且其手工操作的模式不能讓安全質量獲得保障;預制剪力墻、吊具等較高高度的構件在連接時,操作人員會在構件上靠上木扶梯完成固定,沒有對規范性更強的八字爬梯進行應用;在吊裝疊合板時,吊點位置沒有明確標注在板上,此時操作人員需要憑個人經驗進行確定。在此類問題的影響下,構件吊裝會存在受力不均、吊點受力偏高而造成破壞的狀況,進而帶來安全隱患。
當項目不同時,設計圖紙實際表達的深度會存在一定差異,雖然它們基本能讓現場安裝、構件生產的要求得到滿足,但其設計流程在管理上存在不到位問題,且設計交底的現場沒有留好相關書面材料,只利用一次交底,不能保障施工人員全面領會設計意圖,讓施工存在經驗型施工的實際問題,進而帶來安全風險。
在部分項目內,在構件進場驗收時,會存在程序欠缺規范性的問題,進場驗收的實際比例不夠明確,存在構件損壞,或者質量缺陷的問題;在進場報審時,存在質保資料缺失問題,現場驗收的具體記錄不全;部分項目雖然已對構件吊裝監理的細則進行編制,但其中沒有對重要部位、關鍵工序進行明確,沒有將記錄及檢查的要求明確;在部分項目內,巡視檢查、旁站還有實測實量等的記錄不夠全面,資料方面沒有對建筑過程的控制充分體現[1]。
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監督管理要點中包括相關單位的監督管理,建筑工程的完成需要建設單位、設計單位、預制構件生產單位、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共同合作完成。針對具體單位的質量安全監督要點進行詳細分析。
建設單位關于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必須及時將施工圖送審,根據審核要求及時調整施工圖。建筑單位中包括多個建筑項目分包施工單位,因此對裝配式建筑多個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建筑單位要求,協調好施工任務,在相互配合下保證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根據裝配式建筑施工特點,建筑單位開展質量安全監督期間,還要做好文明施工規范。委托監理單位期間,必須認識到監理過程包括預制件的加工生產。以嚴格的管理制度提高建筑單位裝配式建筑安全監督質量,設計單位質量安全監督要點主要體現在裝配式建筑結構以及設計參數、特殊部位設計等方面。做好設計方案審核以及交底工作,認真履行設計責任,制定嚴謹的設計驗收工作,及時排除裝配式建筑連接風險。重視對新材料以及設計工藝的引進,做好施工現場服務工作。及時分析裝配式建筑施工問題,認識到設計質量安全監督的重要性。
預制構件的生產制作是裝配式建筑施工的一大特色,提前將部分施工構件生產出來,開工后將其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連接。預制構件質量直接關系到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在預制構件生產制作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構件生產設計要求進行制造,提高質量控制的重視,結合生產制作要求編制制作方案,對每個構件制作流程都要進行質量檢查,質量不達標的構件不允許銷售。施工單位主要負責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操作,認真進行預制構件質量檢查,確保技術交底工作按時完成,協同監理單位制定全方面的質量安全監督方案[2]。
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監督中,監理單位是監督施工操作、裝配式構件質量以及施工全過程監督管理的重要部門。監理單位對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督重點在于確保施工方案審核到位,要求施工單位必須按照監理實施規定進行施工,對于裝配式建筑關鍵部位的施工監理,將監理資料詳細記錄與存儲。監理單位在進行預制件制作質量監理期間,必須真正到現場對預制件進行質量檢驗,發現制作不規范行為及時指正。監理人員堅決履行監督職責,監理評估報告的編輯與整理,堅持做到公平、公正、客觀、科學。
裝配式建筑監督質量控制方面,預制構件制作與構件的安裝與拆卸等,實際施工中依靠的依據為施工計劃,施工計劃設計規范在實際施工中做出適當調整,因此構件裝配期間與施工設計之間存在操作出入。裝配式建筑中,錨桿以及連接節點等都需要在實際施工中進行調整。監督質量的保證,監理人員必須對施工現場十分了解,尤其是施工圖紙與構件連接流程。具體到設計圖紙規劃以及預制構件的裝設與拆卸。裝配式建筑施工零件分割設計中,監理人員根據相關的設計,做好細節監理工作。
預制構件生產質量的監督控制要點,認識到預制構件質量的重要性,作為構件質量控制管理主體,預制構件生產企業必須具備專業制造能力,在預制構件制作中能夠做到深化構件設計,信息化構件生產以及試驗檢測能力。秉持著對預制構件質量負責的原則,制定嚴格的生產技術指標,控制預制構件產品質量。做好預制構件生產監督記錄,尤其是材料驗收以及質量檢驗方面一定要做到科學到位。根據裝配式施工要求進行制作工藝檢驗,保證預制構件穩定性、強度與預應力。詳細標注預制構件生產時間、名稱以及生產數據資料內容,為預制構件后期施工操作提供參考[3]。
一方面,針對進場的預制構件質量、說明書等進行全面檢查,同時還應驗收構件進場記錄、外觀完整性、標示、預留的灌漿套筒位置、注漿孔清潔程度等內容。保溫材料質量檢測與驗收信息、混凝土配合比也需要符合裝配式建筑標準,工作人員也需要適時檢查門窗材料驗收文件。另一方面,抽查成品質量的主要內容通常分為以下內容:其一,檢測保護層厚度與預留鋼筋長度;其二,明確與構件外觀、大小與實際需求存在的差異;其三,明確預留孔和連接套實際位置、數量、大小;其四,明確預制線盒環盒位置和數量;其五,明確門窗與夾芯板絕緣實際位置。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督控制要點分析與管理方案的研究,提高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為裝配式建筑施工操作規范性創造有利條件。預制構件的生產以及相關單位監管工作科學開展,很大程度上為裝配式建筑施工操作規范提供了引導,推動了裝配式建筑施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