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少亮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汕頭供電局,廣東汕頭 515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力系統運行效能日益增強。配電系統在內外各種因素的聯合影響下,易產生故障。為保證供電系統的順利運轉,還必須進行電力運維業務檢修工作,在正常的配電運維檢修任務中,技術人員如果經常性的進行倒閘作業,則會產生相應的安全隱患。目前,隨著人們對電能的總需求量急劇上升,用電系統結構也日趨復雜。如果不能對現有的危險點進行深入剖析,制訂科學合理的維護規劃,很易導致維護人員在實際操作中發生意外。所以,要讓更多的人員了解日常工作中基本應用難點,并加強對作業現場的安全控制,才可以有效地防控配電運維檢修中的安全風險。
配電運維檢修能有效防范變電運行事故,通過日常檢修及時的發現危險點,這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運作的重要屏障。同時,也是確保電力供電穩定運行的基礎條件。目前,隨著電力設備不斷更新,配電運行檢修工作需要和新技術、新設備同步更新,全面提高防控措施的可行性和科學性。一般情況下,配電運維檢修工作主要劃分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重點對電力系統中的電氣設備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做好電力設備的故障排除,迅速找到電力設備的故障點,采取有效的方式分析故障的成因;第二,要及時的巡視,在日常工作中及時的巡視道閘。第三,在電力設備故障排除階段要以節約成本、降低運作時間為主,確保運維工作安全可靠;第四,要對電力設備進行年檢,做好核對工作。
實際上,配電運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或多或少都會引發一定的安全隱患。我們通常所說的危險點,是指在日常事務中對人員人身產生威脅的安全隱患,也可能是阻礙電力系統正常運作的因素。因此,我們需要積極的尋找電力系統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的進行排除,找到危險點防控措施,減少對工作人員產生的威脅。
變壓器在傳輸過程中,如果空載過大,會損害電壓器自身的性能,也會影響變壓器本身的運作機制;如果電力工作人員在不知道變壓器出現故障的情況下,靠近變壓器,會導致電壓接觸人體,引發觸電危險。實際上,當變壓器出現故障以后,本身的變壓性能也起不了作用,會給千家萬戶傳遞不穩定的電量,在傳輸過程中更容易發生危險[1]。
在直流回路層面操作人員要遵循流程進行操作,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在日常運維檢修過程中,要盡的避免失誤,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為主。如果技術人員對變壓器操作流程較為生疏,會引發操作失誤,無意中會觸動開關裝置,嚴重影響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作。通常情況下,電力操作人員在運維檢修時會和直流電路進行直接的接觸。如果出現誤操作,后果不堪設想[2]。
一般情況下,不管是哪一臺電力設備,在進行電力傳輸和變電過程中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要針對存在問題的電力設備及時分析。眾所周知,道閘操作在運維檢修中占據著關鍵地位,然而倒閘操作票的審核是最為重要的,在倒閘操作票運作時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設備做好倒閘操作票的使用工作,一旦發生失誤,則會嚴重影響人員生命安全。
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使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對配電運維檢修工作中的危險點進行防范,做好機械設備的優化工作。現代科學技術異常發達,能有效地降低電力操作人員,在進行變壓器檢查維修時產生的安全事故。檢測設備可以及時的反饋設備的故障信息,對電力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一旦機械設備發生故障,人工智能系統則能夠及時的上報給管理人員。在電力運維檢修過程中,通過使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降低電力操作人員在進行電力運維檢修中的危險系數。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算能力較快,將其引入到電力運維檢修中,不僅能夠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夠減少對人員安全性的威脅[3]。
現階段,在配電運維檢修過程中,較多的復雜程序都可以使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操作,這一方式極大的提高了電力系統的運作效率。我們也可以將變電運行的一部分內容交給計算機系統進行操作,無形中降低了人員的負擔。人工智能技術給變電運維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解放勞動力的同時,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如何用新的方式解決配電運維檢修存在的問題。電力系統中的自動控制系統,可以通過控制相對簡單的局部協同進而實現整個復雜系統的實時控制。人工智能系統能及時的對問題進行處理,具有較為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整個變電運維實時控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合理地使用設備和技術,在確保運維檢修工作安全性的同時,還能夠提高系統的穩定性。我們可以在配電運維檢修工作中合理的使用新技術,常見的新技術有GPS技術。技術人員可以使用先進的技術,準確的定位線路中存在的缺陷,并為隨后故障排除提供可能性。由于目前的線路始終處于高負荷狀態,這樣安全風險會更大,因此我們需要使用監視的方法進行動態監管,并且合理處置。我們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防止突然故障引發的停電影響。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的自動化設備能有效的降低電路系統存在的安全風險[4]。
在配電運維檢修工作中,為了降低操作和維護風險,在進行線路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到人機功效,提高運維保護的實效性。我們需要對線路的危險點進行一一排查,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根據風險的分布特征制定科學的維護計劃,全面提高系統操作的可行性和經濟性,在考慮到其他限定情況之下進行平穩維護。此時在具體的檢查之前,我們還需要進行全面的技術操作和安全維護,用來保證配電網維護過程中的人員安全。為了減少線路的損壞,我們還要做好現場安全保護管理工作,及時的記錄配電網中每個危險點的故障和維護信息,定期的舉行會議,總結危險點的維護經驗,分析和改善電源規劃中的各項問題。
通常情況下,配電線路在外部自然環境中需要存在較長時間。為了減少對電路產生的損壞,我們要針對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配電線路在外部環境中容易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常見的有雷、冰雹、閃電等等。為了減少雷擊產生的破壞,可以在相應裝置安裝避雷器,提高絕緣等級;對于大風天氣我們應該做好提前準備工作,根據風險等級制定相應的實施防范措施;針對樹木傾倒或者是高危建筑物的周圍,要定期的對周圍樹木進行砍伐,避免生長過密產生的線路損壞;還要做好特殊標志的警告處理,加裝防護欄,減少對塔架的破壞。
在配電運維檢修時,我們要強化危險點的維護工作,在維護過程中制定可行性計劃,檢修人員需要及時的排查,對危險點進行深入分析。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之前,需要安全準確的站在技術角度進行排查,確保維護工作正常開展[5]。
在正常的配電運維檢修工作中要進行及時的檢查,不管是異常天氣還是日常檢修,都要針對現實問題進行檢查。通常情況下,在大風天氣應該注重懸掛在室外設備上的外來設備的檢查,查看是否出現熱縮材料的松動;雷雨季節要檢查避雷針和避雷器是否完整;在冰雪天氣要及時的對設備的電暈現象進行檢查,通過檢查發現設備是否存在問題,確保設備正常運作。在配電運維檢修工作落實過程中,我們要對業務和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和重組,實施精益化設備巡視。在確保用電安全的基礎之上,實現運維檢修的科學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改變傳統生產組織存在的問題。將變電站的運行維護人員和檢修人員及時的結合,可逐步實現設備巡視、帶點檢修、實現整個業務的統一管理[6]。
人員在進行技術培訓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人員技術培訓;另一個是人員安全管理培訓。第一,在技術培訓層面,要強化技術人員的崗位培訓工作,嚴格的參照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尤其要對倒閘操作進行管控,配電管理人員要和技術人員進行日常的技術交流和交底工作。在日常交接時要提前做好后續的作業計劃,完善工作內容。在進行操作時及時的記錄工作日志,及時的向負責人進行匯報,確保施工作業順利開展;第二,還需要強化電力運維檢修人員的安全培訓。為了確保電力設備維護工作正常開展,在最大范圍內降低危險性。電力公司應該強化電力運維檢查人員的日常安全培訓,定期的進行安全操作檢驗,提高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總之,在進行配電運維檢修工作中,我們要考慮到該項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險性,這需要配電運維檢修工作人員強化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盡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發生。還要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好預估方案的編寫,提前做好倒閘操作,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