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衛視繼春晚節目《唐宮夜宴》強勢出圈后,《端午奇妙游》之水下舞蹈《祈》再次驚艷全網。節目中,舞者何灝浩一襲飄逸的墨綠長裙,身披祈福彩帶,以“洛神”形象在水下起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再現了曹植名篇《洛神賦》。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通過個人推特賬戶稱贊道:“難以置信的美麗!像天鵝一樣翩翩起舞,像一只靈巧的中國龍。”
這個作品拍了三天,每天泡水8至12小時,一共拍了200多條、2小時的素材,而成片不到2分鐘。每次何灝浩要憋氣在1分鐘內做完規定動作,出水面喘口氣,再下去。水下飛天動作,是將魚線直接纏在何灝浩腰上,再通過攝影助理拽著走,保持水中的舞姿優美流暢。“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一個粽子,被死死捆住,還挺應景的。”只為找到一根紗飄得最美的角度,要重拍五六次。最難的是,當鼻子嗆水、眼睛紅腫時,也要精準控制動作,保持水中洛神淡然、優雅的神情。
“練習在水下的穩定性、動作銜接的流暢性、眼睛在水中睜開的適應性,還有憋氣的時長……過去5年我的時間都花在了這些事情上。”在《洛神水賦》被大家看到之前,何灝浩已經拍攝了上百個水下舞蹈的視頻。
何灝浩覺得自己是一條魚,這一生和水分不開。6歲,她被父母送去學游泳;8歲,被廣州市花樣游泳隊選中,之后10年間連續4年獲得全國花樣游泳冠軍。但在父母的建議下,她沒有走職業運動員這條路。
她以為自己從此就上岸了。高中時,她想過當記者,大學考上廣州大學新聞系,大四參加廣東省大學生職場挑戰賽得冠,“我一直拿的都是水下冠軍,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在陸地上拿個冠軍”。這個冠軍為她獲得了中國聯通管培生的工作機會,不過三年后她卻辭職了。“可能在水里泡久了,辦公室有點坐不住,就想游來游去。”
那是2015年,正逢周星馳拍攝電影《美人魚》,何灝浩去試鏡,被選為主演林允的替身。那次回歸水中,她發現還是喜歡水中的自己。“很多人說‘灝浩并非池中物,可我覺得我就是池中物,我的名字里都是水。”
后來她考取了美人魚教練證,開始了水下舞蹈。“我喜歡在水里,尤其是海底世界讓我心生歡喜。海水不會說話,我希望成為它的聲音。”2017年,何灝浩開始做一些海洋保護的事情,從海里打撈出漁網、鐵片、膠圈、塑料袋。
因辭職這事她被爸爸罵了很久,說怎么能丟了聯通的鐵飯碗,去當什么水下舞蹈演員。“我看得很開,有廣州人那種‘佛了佛了的性格,有口飯吃有點事干就行了,每天醒來,溜達到早茶店,一盅兩件,看個報紙,一天就過去了。相比那種‘喜歡,成就什么的真的不重要。”
回過頭來,何灝浩覺得這樣“佛了佛了”的性格也是爸爸打磨出來的。“12歲,我第一次拿全國冠軍,爸爸說這都是運氣;28歲,拍《自由之海》獲得圈內贊譽,他說,你游泳還不錯呢。當時我已經游了22年了。《洛神水賦》出來后,他難得說了一句:‘感恩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感恩導演編劇,感恩自己的多年奮斗。這大概是他能說出的最好贊美了。”
現在除了做水中舞蹈演員,何灝浩也是一名“人魚教練”,教人系統學習水下舞蹈。學生最小的6歲,最大的66歲,在水中,只要你想跳舞,就可以繼續跳。“每次上課,我都覺得能看到女性一生的美,她們的自由,她們的寬闊。”
很多年,何灝浩一直覺得自己在做不被認可、沒有意義的事情。《洛神水賦》播出后,有網友留言,“這旁人看起來無意義的事,在今夜驚艷無數人”,看到這個評論,她當時就哭了。她覺得,“能以一技之長還原千年前的中華精粹是我的榮幸”。(輯/艾小主,資料來源:南都周刊微信公眾號、人物微信公眾號)

《洛神水賦》舞者圖

2021年3月,一款名為“Precious SH”的微信小程序悄然上線,它是國內第一個聚焦臨期食品的小程序,就像一張“折扣地圖”,用戶可以根據店名或者區域定位,來查找全上海上百家商鋪的食物折扣信息。揚州姑娘咪咪是這款小程序的設計者。她說,開發這款小程序,不僅是為了讓大家省錢,更主要的是為了減少浪費,讓大家的生活方式更加環保。
畢業前,咪咪在上海的一家環保企業實習。有一次,一位在便利店打工的朋友發給她一張照片,是一個大垃圾桶,里面裝了一大半臨期面包。朋友跟咪咪說:“每天都要銷毀這么多食物,感覺很罪惡。”看著這些美好的食物被丟棄,咪咪感覺震驚和心痛。她想:“可不可以開發一個小程序,讓人們很方便地找到臨期食品的折扣信息呢?”
有了思路后,每天下班,咪咪就開始籌劃設計自己的小程序。經過半年多打磨,小程序終于上線了。為了豐富數據庫,咪咪做了很多“掃街”的工作。“晚上九點,巧克力和扁桃仁羊角包打八折。”咪咪路過九六廣場時,在Wa g a s(沃歌斯)買到了打折面包,她拍照配文,上傳到了“Pr e c i o u s S H”小程序里。小程序里不僅標注了食品店的營業時間、地址等信息,還附上了臨期食品的打折信息,如晚7點后面包打8折等。
最初呈現的臨期食品折扣信息,大部分是她自己添加上去的,比較有限。她希望能發掘大家的力量,比如,用戶去一家店里發現晚間有臨期商品折扣信息,可以將準確的信息上傳,以供更多人參考。實用又有意義的設計,受到了用戶的青睞。甚至有夜間打折的面包坊經營者主動聯系咪咪,希望加入她設計的小程序中。上海市閔行區一家品牌蛋糕店的老板就上傳了店鋪的折扣信息。以往,沒有售出的蛋糕只能丟棄,而增設了“晚七點后蛋糕88折”的活動后,一些蛋糕還沒到打烊的時間就已經售罄。

2019年3月9日晚上9點,8歲的塔尼在紐約州學者杯國際象棋錦標賽下了一整天的棋,贏得3場勝利,對手分別是賽事的前冠軍和另外兩名種子選手,但他還想再下。教練馬丁內斯說:“如果你想明天贏,現在最好去休息。”塔尼才很不情愿地上床睡覺。
第二天,塔尼輕松地贏得了第四場比賽,并在半決賽中故意犧牲了象換取一個卑微的卒子。場外的教練都感到震驚,這一步大膽,甚至有些瘋狂。但塔尼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跟每晚都在恐懼中度過——擔心自己和父母的生命相比,一場國際象棋比賽的緊張情緒是小菜一碟。
塔尼并不是一個普通棋手,他的旅程也絕不平凡。
2017年,因為爸爸不想為恐怖組織工作,一家人被迫逃離尼日利亞,在紐約一家收容所安頓下來,塔尼進了小學二年級的教室。學校每周四有一節國際象棋課,曾是國際象棋天才的教練馬丁內斯看到塔尼以驚人的速度掌握了棋局——他要求孩子們一節課完成50個謎題,但塔尼會做完500個。
塔尼每天花幾小時研究開局和組合,記憶力驚人,而且熱愛研究著名大師的棋局。一開始,他連象和卒子都分不清,但現在塔尼收獲了7個獎杯,一個比一個高。塔尼的目標很明確,他要成為國際象棋大師,然后是特級大師。
雖然疫情帶來一些影響,但塔尼并沒中斷訓練,每天課后都要花上4~8小時,并且一直參加在線比賽——2021年5月,塔尼等級分升至2223,成為美國新晉的國際象棋大師。
憑借孜孜不倦的好奇心和侵略性的打法,塔尼想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特級大師。目前的紀錄保持者謝爾蓋·卡雅金是12歲零7個月,塔尼想打破這個紀錄,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
熱門劇《后翼棄兵》講述一個國際象棋天才的故事,塔尼說:“我確實在里面看到了自己。”塔尼也將在屏幕上看到自己——他和父母合寫的一本書已被派拉蒙電影公司簽約,劇本由《當幸福來敲門》的編劇史蒂文·康拉德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