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雯艷
[摘? ? 要]小學生德育的地位至關重要。影視作品素材能夠以自身顯著優勢助力小學德育活動的開展,既符合建構主義教學理念,又契合小學生心理認知特點。教師利用影視作品開展德育活動,能夠使小學生透視生命個體,向其展現多維生活情境、充實德育內涵。教師要堅持科學選用影視素材的理念,用好影視德育校本課程資源庫,在情境互動中促進道德生成。同時,也要利用傳統文化引領德育活動,基于生活視頻強化德育培養。
[關鍵詞]影視作品;資源;小學德育
當前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日益普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中豐富優秀的影視作品資源,引導學生觀看、欣賞、探討和辯論這些作品的內容和主題,進而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標。
一、影視作品資源的德育維度把握
(一)透視生命個體
各類影視作品既有精彩的故事情節,又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呈現出鮮活的個性與特征,這些都深刻影響著兒童的言語和行為。《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等影視作品中給兒童德行的影響即是如此。這些范式和榜樣充分凸顯出生命個體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優質精彩的影視作品,通常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人物形象和節目形態,引領兒童走進更廣闊的生活場景,學習如何認識,尊重、綻放生命,以何種范式和態度悅納生活。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可以表達著、感悟著、應對著、建構著自我與生命的精彩與豐富。兒童會在透視影視作品中生命個體的歷程中,漸進性地實現明環境、明他人、明自我、的“生命自覺”。
(二)展現多維生活情境
影視作品即能夠還原生活中的真實的場景,使德育無縫對接復雜多變的生活場域,又能夠跨越時空的局限,帶領兒童走向更加廣闊的思維空間和童話世界等,這些都是真實生活無法企及的未來和過去等。《海底小縱隊》《愛探險的朵拉》等,以鮮明的色彩、輕快的音樂、個性十足的性格塑造等多樣化方式,呈現出了藝術性、觀賞性、榜樣性的德育情景,有效吸引小學生的視線。它們為兒童德育提供了生動、豐富、形象的場域,在化虛為實、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的過程中,強化小學生德育效果。
(三)充實德育內涵
優秀、精彩的影視資源總能潛移默化地帶給受眾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滲透著影視創作者對現實、生活、世界的評價和認識,因而其德育內涵尤為豐富。它借助鏡頭呈現出美好的情感、崇高的心靈、優雅的行為和遼闊的意境。它會悄無聲息地抒發獨特的道德情感,升華思想境界,感染廣大觀眾。例如,小學生可以觀看電影《上甘嶺》《長津湖》《超級工程》系列紀錄片等,感受它們融審美性和形象性于一體,化教育性和情感性于一爐的豐富內涵。它有效規避了小學德育過程中持續已久的抽象化、說教味等弊端,增進了德育活動的可感性、可親性。它正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二、影視作品資源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的運用策略
(一)用好影視德育校本課程資源庫
小學影視德育活動應依托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校本課程資源庫。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基于校本研究的影視德育課程資源庫,以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支持開展影視德育活動。教師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整理、收集、編排抗日戰爭題材的紀錄片、電影、電視劇和人物訪談等多種影視資料。
關于團隊合作意識方面,教師可以整理《天鵝、梭子魚和蝦》等多種影視資料;教師也可以收集社會基本規則等公德教育的視頻,如隨地亂扔垃圾、違反交通規則等。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整理努力學習領域的視頻德育資料,例如,《鑿壁偷光》《王冕學畫》等動畫短片。一言以蔽之,學校利用影視作品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應密切聯系學生的德育認知、心理特點、道德水平。他們要利用具有校本課程特點的影視德育資源庫,為開展影視德育活動輔以必要的教學資源。
(二)在情境互動中促進道德生成
影視德育既涵蓋電視劇、電影等方面的教育,又涵蓋影視劇目、科教節目、法律講壇、時政要聞。教師應該科學引導學生正確把握電影電視中的內容,化堵為疏,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指引他們正確分辨什么是美與丑、是與非、正與邪、并樹立正確的“三觀”。
在《爭做文明小學生》這節內容中,筆者從網絡上截取了若干段小學生活動的視頻,讓同學們先觀看并思考,然后進行討論。視頻內容顯示了一位小學生上學快遲到了,于是,選擇了逆向行走,而且不管不顧地闖紅燈、過大街,惹得過路車輛與路人紛紛避讓。最終這位小學生沒有遲到,教師也沒有責備他。然而他原來應該怎么做,他的行為會給交通秩序帶來什么樣的危害?教師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有學生認為,這個孩子比較自私,為了不遲到而采取了不該做的行為;有學生指出,他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妨礙公共安全,應嚴格要求并多加提醒。有人說這個學生在家應該設置鬧鐘并早點起床,確保交通時間充足。更多學生希望這位小學生認真遵守交通規則,學習固然重要,但安全第一,應不妨礙交通安全和他人安全。
學生們觀看影視作品后進行了熱烈討論,在抒發自身見解的過程中逐步統一思想。這種寬松、有序的德育措施,創設多方位的互動情境,助力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端正他們的行為。
(三)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德育活動
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學生高尚情操、培養熱愛祖國和人民的重要文化資源。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日讀本和配套的節日文化系列化視頻,將傳統節日當作向學生開展道德教育的主要載體之一。這些視頻資源與《我們的傳統節日》讀本相配套,提供了全國各地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六大傳統節日的習俗內容和方式。它以精彩的動畫和栩栩如生的故事向學生展示了各個節日背后的起源、演變、習俗、傳說、詩詞、食俗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與讀本一起為學生全方位把握節日文化內涵提供可靠的參考,為他們架起了繼承民族精神、感悟民族文化、認識傳統節日的橋梁。
每年重陽節期間,我校都會舉行各個年級的孝德感恩歌曲演唱比賽。學生在這些優美旋律的伴奏下,以甜美、童真的動人歌聲,感念父母恩情,體會人間真情,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且,我校還激勵同學們寫出自己的節日感悟,聊一聊家鄉過節的習慣風俗等,介紹家鄉的特色飲食、節日食品等。它也能夠激發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強化其對家鄉的熱愛。
(四)基于生活視頻強化德育培養
不少家庭已經有了二寶,或者學生本身就是二寶。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精選具有相關內容的視頻,讓學生從中感受和增強學生感受父母養家的無私付出,強化學生的家庭使命感和責任感。小組成員在溝通、傾訴的過程中,培養大寶照顧、欣賞小寶的能力和意識。而且,教師要借助頭腦風暴等讓大寶準確介紹家中的小寶,讓學生交流、溝通如何與小寶和諧相處,如何與父母溝通更有效。長此以往,它將強化學生與組員、與父母溝通、合作的能力,并有效展示和交流相關的活動成果。
(五)科學選用影視素材
教師在選取影視作品素材、強化德育效果的過程中,首先,要關注其中的德育生長點以及挖掘點。它是選用影視德育素材的首要因素。其次,應該密切聯系生活,讓影視素材中有血有肉的生活情境來到課堂,無縫對接生活場域。最后,影視德育活動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變化態勢。而且,因為課堂時間的有限性和課程教學的計劃性,教師應選用實用性強、短小精悍的影視作品素材。教師要善于抓住德行中的多種兩難困境,讓學生切實獲得思辨、選擇和認可的相應德育體驗。例如,迪士尼動畫《小豬吃餅干》故事中的小豬,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后,還要不要繼續努力?最終它沒有吃到一片餅干,那么它之前的所有付出值得嗎?學生在經歷這些兩難的選擇和矛盾的沖突中,獲得自身的德行認知,進而變成其日常生活、未來工作中的道德行為準則以及道德意志。
總之,學校應該籌劃影視作品資源庫,更新教師的影視德育理念,強化其影視德育的技能和方法,持續優化影視作品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的運用策略。唯有如此,德育教師才能循序漸進地提升影視作品資源運用于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姚國艷.影視德育的意義探尋與課程創建[J].教學與管理,2020(8):15-16.
[2]王志剛.影視文化課—德育實施的新途徑[J].山東教育科研,2002(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