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鵬
[摘? ? 要]學校社團是拓寬學生視野的平臺,是學生跨入科技領域的一扇門。社團活動的目的是宣揚科學文化知識,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規范的管理和有計劃的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和人格品質,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創新性人才而努力。
[關鍵詞]社團活動;科技大講堂;規范管理;習慣養成
新時代特色下的學校社團是在全球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下,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學生活動組織。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創新性人才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基層學校更是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現代化工作思路,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社團活動。但是如何開展社團活動,如何讓社團活動有聲有色,如何真正發揮社團活動的引領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學校和老師重點考慮的事情。需要在社團的組織和建設上有系統地研究。
一、讓社團活動引領學生的發展
社團活動是一個拓寬學生視野的學習平臺,是學生跨入科技領域的一扇門。學生是社團活動的主體,而興趣是學生投入社團活動的支撐點。第一,要擴大社團活動在全校的宣傳面和影響力,活動室面向全校師生開放,做好展演工作。第二,要以科技大講堂的形式,為學生宣講科技新動態,將科技發展新事物通過實物、視頻和網絡等方式放給學生看,讓學生首先從感官上認識社團活動的性質。第三,是保護好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究,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和探究精神,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最大可能發揮社團活動的作用,讓孩子們成為社會發展的有生力量和基礎力量。
二、落實管理制度,保障社團活動順利開展
首先,社團活動開展前期要制訂切合學生實際的社團活動計劃,由于社團活動多以學生動手和利用材料為主,所以設計活動計劃必須遵循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讓學生認識基本組件,了解組件功能,再著手進行由簡到繁的設計和創作,保障社團活動順利開展。其次,要做好兩個層面的社團管理工作。
(一)成員管理
每一位成員對社團活動必須思想上高度重視,自覺維護社團組織建設,嚴肅社團組織紀律,做到人員明確,分組清楚。嚴格遵守社團規章制度,按時按要求開展活動,認真落實簽到和請假制度,這是社團活動有序開展的保障。
(二)設備管理
對材料及設備要登記造冊,做好使用記錄,做到購置、補充有臺賬,損壞、報廢有記載。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總會有工具和材料被亂放和亂扔的現象,甚至有些小組整個桌面上都堆滿了材料,給管理和使用帶來諸多不便。所以在使用中要充分利用器材盒和置物架,借鑒中藥柜“抬手取,低頭拿,半步可觀全藥匣”的特點,將整個工具、材料及配件進行分類歸置,貼上標簽。同時要求學生用什么取什么,用多少拿多少,用過后多余的器材必須按類歸置,有效地杜絕使用中的混亂現象,保障了社團活動的有序開展。
三、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開展社團活動
開展社團活動的目標一是宣揚科學文化知識,學校裝配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設備,讓我們這些地處偏遠地區的孩子們都來見識一下,現在科技發展到底到了什么樣的程度,未來的科技發展將會是什么樣,使學生對我國科技發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目標二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無論是知識層面還是學科層面,新時代的社團活動都有別于傳統的興趣小組,參加這樣的社團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提升了學生科技認知高度,更激發了學生對新事物的學習興趣,結合STEM教育和創客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目標三是鼓勵和督促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如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通過比賽鍛煉學生,通過大賽濃厚的比賽氛圍感染學生,增強學生創作創新的積極性。帶領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展演活動和宣傳活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有效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和人格品質。
社團活動的重點在于活動,重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協作的能力。因為參賽時需要學生在封閉的環境中完成創作、程序編寫以及設備調試等,所以日常活動需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任務驅動原則
社團活動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執行任務型、項目創作型、主題展示型三類,所以在活動中可以參照比賽項目有針對性地為各小組布置明確的任務,直至系統地完成一項任務以后再進入下一項任務,通過任務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究。每一項任務都需要經過自己不斷的探索和改進,需要隊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順利完成。
在實際活動中要有小組活動計劃,既統籌整個任務,還要落實分步執行環節;既要明確個人分工,又要體現小組協作;既要有整體規劃設計圖,還要有活動工程筆記。讓每一次活動都有序開展,讓每一次活動都學有所想、做有所成。真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通過解決問題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教師還要對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歸結,一般性問題隊員間討論解決,突出性問題集體討論解決,關鍵性問題教師集中強調。對于同一個任務不同的方案,通過分析彼此完成任務的成功率、出錯率、使用價值和設計技巧等因素,將分散的練習整改成有效而系統的可執行方案供大家使用,集思廣益的方式在提升活動成效的同時讓團隊水平整體提高。
(二)有的放矢原則
活動的最終目標是參加各級各類競賽,通過觀察同學們的日常訓練活動,統計各小組任務完成情況,教師可以有效掌握每位同學在實際操作中表現出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編程水平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分析和考評以后,就可以選拔表現優秀的同學組隊參加上一級比賽。
(三)循序漸進原則
社團活動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操之過急只能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開始活動時遵循求慢不求快、求穩不求急,先學會走路,再執行任務的活動策略,最終達到教師放手學生做,學生放手獨立做的目的,這也是開展社團活動的根本目標。
四、通過活動實現育人目標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養成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無論是嚴格管理制度,還是規劃設計方案,其目的都是培養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遵守規章制度,養成嚴于律己的習慣;制訂學習計劃,養成事先規劃的習慣;編寫工程筆記,培養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編寫科技論文,養成有始有終的工作作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活動不同育人目標一致。
五、從實戰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檢驗他們的時刻終究會到來。參加比賽是隊員們的夢想,也是隊員們為之努力和奮斗的目標,為了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教師要指導學生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一)熟悉賽制
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熟讀比賽規則,熟知得分細則,明確比賽中的相關要求。嚴格遵守比賽規則,聽從裁判指揮,尊重裁判,尊重對手。
(二)熟記任務
清楚任務,要知道每一項任務的具體要求和運行原理,創作、編程心中有數。
(三)準備裝備
準備比賽用必備設備,如筆記本、電池、插線板、充電器、工具、備用物品等,統一裝箱做到有備無患。
(四)觀察場地
在比賽前,必須實地查看場地建設情況和賽場周圍環境,注意室內的照明情況,提前做好應變準備。
(五)心理準備
要求隊員有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有統籌大局的觀念和能力,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實戰經驗。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比賽中的成敗得失,比賽現場不可測因素很多,能夠從容應對各種情況其實已經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收獲。總結比賽中的成功經驗,這將是推進學生發展和社團發展彌足珍貴的財富,找到自身的問題和不足,這將是推動學校社團活動發展的力量之源。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學校社團活動才只是起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后面的路還需要我們以旺盛的斗志去迎接未來的挑戰,努力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的創新性人才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國發﹝2015﹞32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Z].
[2]中國政府網.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R]. 2017.3.
[3]只看該作者.機器人創客社團引領學生創新[Z].http://www.lsp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0959,2018-01-03.
基金項目: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新時代農村中學社團活動融入學科教學的創新探索與實踐”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