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加超 廖文菊
摘 要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對鄉村人力資源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圍繞特色產品推廣,挖掘鄉村振興中的人力資源要素,以大渡河流域特色產品為研究對象,在調查大渡河特色產品發展現狀及特點、分析影響大渡河流域特色產品宣傳團隊人力資源發展因素基礎上,提出推動大渡河特色產品宣傳推廣團隊人力資源開發和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 鄉村振興;宣傳推廣;人力資源;大渡河流域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0.010
四川省甘孜州旅游業的發展和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當地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但由于缺乏專業人才,特色產品開發和推廣力度不足,旅游業發展對促進當地農牧民增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在分析大渡河流域特色產品開發和宣傳推廣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建立宣傳推廣人力資源團隊的具體措施,為大渡河流域特色產品打造相關人力資源開發提供參考。
1 大渡河流域特色產品特點
大渡河流域有豐富的農特產品和旅游資源,這些產品具有以下特點。1)原生態。大渡河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使得流域具有許多獨具特色的產品,如羊肚菌、花椒、蜂蜜、藏紅花、仙桃及核桃等特色農產品,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村寨、景色宜人的自然風光、特色鮮明的手工藝和文創產品等特色旅游產品。這些產品均具有原生態的特點,較好展現了大渡河流域的鄉村氣息和地域文化。2)純天然。大渡河流域特色產品大多得益于區域內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天氣干燥及降水少,這些具有高原特質的氣候條件,使農特產品具有很強的地域代表性,如達杠村的蘋果、黃草坪的青蘋果、莊上村的車厘子及瀘定的櫻桃等。農戶采用傳統種植方式來進行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及食用,產品的純天然特征凸顯。
2 宣傳推廣人力資源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隨著網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在特色產品宣傳推廣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特色產品在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產品只有賦能市場價值,才能實現從產品種植到加工包裝再到促進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1]。宣傳推廣需要有專業技術的人員參與,鄉村振興需要了解家鄉、服務家鄉及熱愛家鄉的本土化人才,建立一支熱衷鄉村振興的隊伍,對服務鄉村振興大局具有特殊意義。2)服務于大渡河流域區域經濟發展。建設宣傳推廣團隊,可以幫助宣傳大渡河流域特色產品,增加關注人數,提高產品銷量,增加大渡河流域的地域影響力,提升產品知名度,帶動更多人來大渡河旅游觀光和體驗,帶動周邊旅游產品開發與發展,為當地增產創收,激發大渡河流域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3)有助于發展與穩定特色產業。建立宣傳推廣團隊,有助于拓展產品宣傳推廣渠道,進一步增強產品種植戶的信心,增強主體的強大內生動能[2]。宣傳推廣團隊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農戶、合作社及農業生產企業解決銷售難、銷路窄的問題,直接從數量層面提升產品的產量,增加農戶的收入。同時,宣傳推廣后,有助于穩定客源,把握顧客需求,改進農產品生產加工方式,優化產品升級,穩定并擴大產品銷量,形成穩定而具特色的規模化產業。4)服務于就業目標的實現和社會穩定。本土化宣傳推廣團隊的打造,有助于帶動更多本土化人才實現就地就業,推進地方就業目標的實現,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3]。
3 宣傳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 產品
1)包裝差。就產品加工而言,大渡河流域的農戶和合作社采用的技術和設備較為單一。車厘子采摘、蜂蜜養殖及藏紅花種植等主要通過人工完成,產品的儲存不夠精細化,并受產品季節性周期影響大,規模小。產品的包裝缺乏“檔次”,給消費者的視覺沖擊力不足,在滿足消費者視覺感知需求層面還有一定差距。2)品牌建設不足。隨著甘孜州全域旅游戰略推進,“圣潔甘孜”成為農特產品的重要品牌,但大渡河流域產品種類繁多,生產、加工同類產品的標準化、程序化及規范化不一致。農產品以農戶、家庭及合作社經營管理方式為主,缺乏專業技術和品牌建立的人力資源團隊,在產品包裝設計、注冊商標專用權及申請專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產品品牌知名度不高,產品高端品牌建設緩慢且較為滯后。
3.2 平臺渠道與平臺使用
1)銷售渠道多,但缺乏運營管理。大渡河流域特色產品銷售渠道主要是批發銷售、外地企業實地收購及通過電商銷售等方式。農戶、合作社建立的網絡銷售平臺少。部分商戶、合作社、公司加入了淘寶、抖音、京東、天貓及拼多多等主流電商平臺,通過微信群、朋友圈進行產品推廣,或者參加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農特產品推介會、展銷會及網絡購物節等活動,銷售平臺建設與運營管理不足。2)缺乏管理和激勵舉措。宣傳團隊在建立前期都依托一定的情感力量來維持團隊的運營,后續團隊建立管理和激勵機制不足。產品由于市場周期、季節性、淡旺季及產量等原因,宣傳推廣的應用價值不足,在團隊管理戰略規劃層面缺乏持續性和可操作性。3)宣傳推廣電商平臺多,流量多少不一,缺乏專業技術支撐。特色產品選擇的創新推廣渠道和方式不一,呈現出的效果存在差異,打造平臺流量池塘難度大。
3.3 人力
1)專業人員少。由于農業產業發展現狀、收入水平及工作強度大等原因,大渡河流域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從事特色產品生產、銷售的人員少,現有勞動力接受新事物難度相對較大,使用網絡新技能進程較慢。此外,專業從事特色產品宣傳推廣的人員少,本土化參與特色產品宣傳推廣的人員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2)缺乏必要的培訓。缺乏鄉村振興的政策解讀、宣傳推廣的品牌價值及特色產品品牌化打造等理論認知層面的培訓。缺乏設備使用、文字表達、語言與形象表現力、視頻圖片編輯及網絡平臺搭建相關的電子商務等應用技能培訓。缺乏微信公眾號發布、抖音、淘寶直播、劇情設計與拍攝方案制定及市場推廣等具體操作性培訓內容。3)穩定性不足。宣傳推廣具有專業化要求,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專業從事宣傳推廣人員少。此外,團隊缺乏連續而持久的業務來源,團隊流動性大,招人、留人及用人難度大,人力資源成本高。
4 宣傳團隊人力資源構建策略
4.1 設置并制定人力資源計劃和戰略目標
1)加強市場調查,收集市場數據,制定人力資源戰略目標,做好投入、產出及收益分析,明確宣傳推廣團隊對組織和產品發展的實際意義。2)分析自身經營狀況、產業規模及團隊能承擔的風險等級等情況,有計劃、分階段地進行宣傳團隊的人力資源投入。3)注重團隊現有人力資源的挖掘,積極引導團隊成員學習宣傳推廣知識,提高宣傳推廣技能,實現人力資源內部轉型,以適應組織的長遠發展。
4.2 設置并制定團隊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
1)科學開展崗位分析,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文案策劃、導演、視頻拍攝與制作、美工設計、化妝師、財務及培訓師等崗位職責,建立團隊組織機構圖,明確每個崗位的具體分工。2)科學制定宣傳推廣團隊的崗位說明書,明確每個崗位的職位要求,為宣傳推廣團隊的人員選拔與招聘提供專業化服務[4]。3)依托崗位職責和崗位任職條件作為團隊日常管理的基礎內容,為崗位的工作達成度及績效考核提供依據參考,為內部選拔及個人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3 設置并制定團隊培訓活動和提升計劃
1)加強對特色產品、地域特色的了解和分析,獲取充實、豐富的資料,幫助團隊快速了解和學習特色產品,了解大渡河流域,縮短團隊成員適應期。2)加強對宣傳推廣團隊的培訓,特別是對區域產業的情況、地域文化、民俗風情及風土人情的認識和了解,讓團隊對產品能夠真正“懂”起來。3)著力產品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分階段、據實際情況制定和調整團隊提升與培訓計劃,使團隊發展與產品優化同進步,形成具有強大能量的共同體。
4.4 設置并制定團隊穩定和發展激勵機制
1)積極探索合作路徑,保證宣傳團隊有穩定的主營業務收入來源和資金鏈條,讓宣傳團隊能夠在業務拓展中不斷成長和發展。2)突出制度、機制的作用,提高團隊的約束力和向心力。設置股權分紅、職位晉升、工齡工資、崗位培訓及團隊創建活動等方式來提高團隊成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5]。3)吸引和鼓勵大渡河流域的本土人才加入宣傳推廣隊伍中,增強建設家鄉和服務家鄉的情感和內心動力,增強干事創業信心和自豪感,主動加入鄉村振興偉大實踐。
參考文獻:
[1] 申小芳.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策略探究[J].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28(3):39-42.
[2] 張婉金.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智慧“三農”發展中人力資源發展的對策研究[J].鄉村科技,2019(23):37-38.
[3] 王真真,付瓊瑤.四川鄉村人才振興戰略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1(3):56-59.
[4] 韓嵩,紀世元.新時期職業教育服務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路徑探析[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0,20(2):53-57.
[5] 譚文邦,羅逍桃.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民族地區人力資源開發問題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1(1):166-168.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