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傳明
摘 要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地區對電商越來越關注。目前,吉林省也在大力倡導發展農村電商,而且農村電商的發展也逐漸具備了一定的規模。然而通過對吉林省農村電商品牌分析發現,在其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與困難。因此對鄉村振興戰略下吉林省農村電商品牌提升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村電商;品牌提升;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0.073
隨著近年來電商的快速發展,社會中的各個行業都在利用電商渠道進行產品的銷售。同時農村電商品牌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截至目前,我國商務部扶持了幾批農村電商示范縣,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促進我國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更好地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吉林省大力響應國家政策,持續幫助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同時也從許多方面將農村電商品牌和各種產業進行了有效結合,獲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臨著部分新的難題。
1 鄉村振興戰略及農村電商發展概述
2018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根本的癥結是城市與農村發展不平衡,城市占據的發展資源太多;農村、農業、農民3方面關系著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最根本性的問題,從而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央的一號文件《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也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我國農村發展的主題[1]。
2 吉林省農村電商品牌發展現狀
吉林省在2017年的“兩會”新聞發布上的相關數據顯示,吉林省電商的發展連續3年的增速達到了30%以上,電子商務交易額早已突破了3 300億元,最為突出的是吉林省農產品網上銷售量。
吉林省在最近幾年重點關注特色品牌的打造,從而持續涌現出了多種農產品品牌,農產品品牌的發展也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吉林省目前一共創建了800多個省級名牌農產品,14個國家級名牌農產品,達到中國名牌的超過了10個。目前擁有50多個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同時擁有400多個農產品無公害產地,從而也使吉林省農產品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占據了市場的優勢地位[2]。
3 吉林省農村電商發展的基礎
3.1 各村屯實現互聯網覆蓋
目前,吉林省的網民規模依然保持著平衡增長,網絡普及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電信的普及服務方面,吉林省通過有線、無線等方式使各個行政村覆蓋了寬帶,95%的行政村實現了光纖網絡覆蓋;此外吉林省農村家庭的網絡接入能力基本上可以達到4 Mb·s-1,50%的行政村寬帶接入能力可以達到12 Mb·s-1及以上。
3.2 吉林省擁有豐富的初級農產品
吉林省具備極其優越的自然條件面積達到了553萬公頃,從而使吉林省成為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區,同時也是國家獸禽產品的生產加工基地。大米等雜糧、長白山的山貨、味道絕佳的鮮貨、東北三寶、民間特色美食及工藝品等眾多產品早已成為吉林省的地標性產品和名優品牌。吉林省擁有多種自然資源,有超過1 000種的食品型產品可以進行開發,只要利用當前的科技創新與技術改造,就能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打造出具備吉林省本地區特色的綠色農產品,從而為吉林省的農村電商品牌的發展夯實基礎[3]。
3.3 吉林省陸續頒布各項扶持政策
與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省份相比,吉林省電商的起步晚,然而吉林省政府近年來加大了對農村電商的扶持力度。吉林省委書記和省長于2014年會見了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同時促成了吉林省和阿里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從而使吉林省和阿里巴巴集團在跨境電商、企業電商、農村電商、云計算及大數據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攜手創建了“數字互聯網吉林”。同時吉林省的通榆縣、通化縣、伊通縣、蛟河市、樺甸市、敦化市、臨江市及延吉市被我國的財政部和商務部確認為全國電商進農村的綜合規范縣。此外,吉林省政府于2016年印發《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實施意見》,從而使吉林省農村電商的飛速崛起得到了各項政策的支持。
3.4 吉林省逐漸完善農村物流體系
目前,吉林省依然在不斷完善公路交通網絡,農村改建和新建的公路里程每年達到5 000 km。現階段吉林省行政村的公路暢通率超過65%,吉林省農村公路的里程突破了3.6萬千米。吉林省依然在持續推進“快遞下鄉”的服務,一共建立了村郵站點8 745個,基本保障了“鄉鄉設所、村村建站、戶戶通郵”,實現了郵政服務由行政村延伸到了自然村[4]。
4 存在的問題
4.1 品牌意識偏弱
吉林省雖然擁有眾多的特色產品,但是缺乏更為具體的產品品牌;同時許多企業并未充分認識到品牌所具備的價值;并且也有品牌定位偏低、設計過于敷衍等問題。吉林省內的很多商家則直接選擇低價傾銷的模式。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伴隨著社會大眾不斷提高的品牌意識,從而使消費者對所購買的產品越來越挑剔。所以,打造品牌的過程中,從產品外包裝設計到品牌內涵再到推廣運營等環
節,都需要許多懂農業生產及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人才。
4.2 打造品牌過于混亂,市場的信任度不高
對我國的農業來說,產業化發展的程度較低,而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大多數為個體網絡店鋪,自產自銷,規模偏小,而且過于分散。近年來吉林省農產品的品牌數量雖然增長較快,但是品牌發展過于混亂,且質量過低;同時許多品牌之間往往發生無序、惡性的競爭等。其質量標準與技術水平也遠遠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市場的信任度欠缺,如此也使農產品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會面臨許多難題。
4.3 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宣傳力度偏弱
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的發展較為快速,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宣傳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吉林省政府與企業雖然都極其重視農產品品牌的宣傳推廣,但是宣傳的效果卻不夠理想,很多農產品仍然處在“深藏山中無人知”的局面,知名度偏低,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導致大部分企業的影響力僅僅限定于地區范圍內。
5 對策
5.1 增強品牌意識
目前,我國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地區農產品的發展趨勢也呈現出由非標準化的狀態轉變成為“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吉林省的企業必須重視國內其他省市地區農產品打造品牌的成功案例,充分認識品牌價值高于產品自身價值這一基本規律,同時汲取成功經驗,重視塑造自身的品牌,用心打造品牌。
5.2 有效整合現有資源
吉林省的農產品生產與經營較為分散,因此必須強化對分散品牌的整合力度,農產品需要做好定位,將分散式的個體經營轉變成為合作經營,形成規模化發展;地區的龍頭企業也必須發揮好帶動作用,大力保護地區特色農產品品牌,強化地區市場的競爭力。同時產業化基地也應該發揮示范作用,確保產品質量,農產品的生產與經營的供應鏈必須實施統一管理,從而使吉林省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進程加快[5]。
5.3 強化宣傳力度,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
吉林省的企業應切實認識到新媒體在我國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通過網絡中的多種媒體平臺,結合各地區所舉辦的農博會、展銷會等活動,大力宣傳吉林省的品牌特色產品,企業也應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從而使消費者可以對吉林省的農產品與品牌形象有更深入的認識。吉林省的特色農產品具備獨特的地域性,必須通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區標準及企業標準相結合來認證,從而構建質量安全描述指標,為消費者提供參考,有效提升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信任度。
6 結語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農業發展也會獲得更大的機遇,而吉林省農村電商品牌的提升依然需要多方協調努力。基于鄉村振興為背景下,吉林省農村電商的提升應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強化與高校的合作,為本地區的電商品牌發展努力培養專業人才,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參考文獻:
[1] 朱文凌.新農村美化設計與農村電商廣告設計研究:評《農村美化設計:新農村綠化理論與實踐》[J].中國農業氣象,2020,42(9):810.
[2] 趙丹玉.農村電商發展對農村產業融合的促進作用:以甘肅省為例[J].中國商論,2020(17):56-59.
[3] 吳凱.社會治理視域下引導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思考:以臨安堅果電商為例[J].中國市場,2020(26):182-183.
[4] 易俗,沈丹,程朦.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高職院校電商專業改革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8(9):126-128.
[5] 樊純.農村電商助推鄉村振興的障礙及創新路徑:以湖北黃岡市為例[J].南方農機,2020,52(16):85-8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