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鑫
摘 要 特色農產品作為一些邊遠山區的支柱產業,在當地經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各種原因,部分邊遠山區特色農產品發展仍然面臨困境。以湖北省恩施州為例,介紹了特色農產品概念及當地特色農產品發展現狀,探討了特色農產品流通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邊遠山區;特色農產品;湖北省恩施州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0.087
202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部,特色農產品在其經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特色農產品發展不平衡,對當地經濟發展拉動作用較小。基于此,探討當地特色農產品流通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對策建議。
1 發展現狀
1.1 特色農產品概念
特色農產品是指具有特定的生產區域、特殊產品品質、獨特的市場優勢,有一定生產傳統和產業基礎,經過扶持和培育能夠盡快形成適度生產規模,在國內、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能夠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性優勢農產品[1]。
1.2 恩施州特色農產品發展現狀
恩施州是世界上“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所在地,富硒土壤分布面積約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85%。這里生長的糧食、蔬菜、中草藥等有機硒含量是國內其他地區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現已建成200 km2富硒茶園、133 km2富硒中藥材,167 km2富硒反季節蔬菜,233 km2硒土豆等基地,富硒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已納入湖北省政府52個重點產業集群之一[2]。
2 存在的問題
2.1 產品品類發展極不平衡
2021年《恩施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圍繞茶、煙、蔬、藥、果、畜,實施一批特色產業基地標準化改造,提升單產能力。目前,特色農產品銷量較好的主要是茶葉:2020年恩施州農副產品銷售總額突破150億元,其中恩施硒茶銷售78.64億元;截至2020年6月28日,恩施州農副產品銷售總額70.81億元,其中春茶銷售53.4億元,土豆銷售3.75億元;宣恩縣貢水白柚種植面積約97 km2,年產值2.4億元[3]。可以看出,恩施州硒茶銷售一枝獨秀,與其他特色農產品發展極不平衡。
2.2 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不夠
由于特色農產品種植既有基地又有農戶,農戶分散種植,無論是特色農產品質量等內在要素,還是產品形狀、顏色、大小等外在要素都很難做到標準化生產,這就很容易導致通過網絡購買的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對品牌的信任。如恩施州最重要的特色農產品土豆,雖然已暢銷省外,但產品的品種、大小、形狀等還沒有進行標準化,也很難進行標準化。
2.3 銷售季節性強,深加工程度不夠
恩施州的很多特色農產品在當地有較高的名氣,但產品成熟時供應量大,價格低廉,由于冷藏保鮮條件不夠,很多農產品在運輸的過程中容易腐爛和變質;而某些特色農產品,如關口葡萄,想運出州外基本沒有物流公司愿意接單;恩施州土豆雖然對于本地人而言是主食,吃法頗多,但銷售到外地仍以原始土豆狀態為主,很少有深加工產品,也很難獲得較高的附加價值。雖然引進的恩施州首個硒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項目——紅太陽徠福硒業國際富硒數字產業園已全面開工建設,但要形成規模仍然任重道遠。
2.4 物流基礎設施不健全
2021年《恩施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州城規劃建設武陵山區綜合物流中心、縣市建設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建設物流站點、農村推進“村村建郵站、村村通快遞”。新建一批物流園、專業市場及冷鏈物流設施,培育一批物流龍頭企業。目前,吉邦航空物流是恩施州唯一航空貨運企業,主要承擔州內名優土特產的外運及全國各地高檔水果、海鮮等的購回等。目前,恩施州納入規劃的物流園區項目有9個,初步具備現代化物流信息技術與裝備的只有恩施國際物流港和華硒物流園2家,物流基礎設施薄弱,特別是從集鎮到農民家的“最后一公里”,由于地域分散、地形復雜、交通不便,很多物流企業出于成本考慮都不愿意進入這一市場,許多農民拿快遞都要去很遠的鎮上,極不方便。
2.5 物流專業人才缺乏
目前,恩施州大部分物流人員主要從事傳統的倉儲和貨運等日常和基礎性工作,真正從事物流專業化、信息化研究的高層次人才缺乏;恩施州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人才的吸引和保留仍然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如位于恩施的高校—湖北民族大學,很多學生畢業之后都去了外地,少數留在恩施本地的學生也主要選擇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工作,而人才引進工作則更加困難。
2.6 流通企業服務質量有待改進
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物流企業速度和準確性都有很大提高,但一些物流企業的服務意識仍然有待改進;同時消費者對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更多產生于一些服務的細節,如雖然面對客戶時表現都比較有禮貌,但包裹延遲派送、粗暴亂丟甚至損壞包裹的現象仍然時常發生。
3 對策建議
3.1 發展多種特色農產品
恩施州目前特色農產品聲譽較好、銷量較高的是茶葉,如利川紅創造了比較高的附加價值,而恩施人特別鐘愛的土豆在省外還沒有很好地打開銷路。大家所熟悉的巴東椪柑、關口葡萄等特色水果,仍然大部分只是在恩施州內流動。發展多種特色農產品,最重要的是擴大銷路,只有需求提升了,種植有利可圖,才可能提高供應方的積極性,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和模式進行宣傳,比如線下、線上、線下線上結合O2O平臺營銷模式等。O2O即線上到線下,是一種新興的將實體經濟與線上資源相融合,使物聯網成為實體經濟延伸到虛擬世界前臺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4],讓更多的消費者知曉、購買這些特色農產品。
3.2 實現農產品標準化
實現農產品標準化,需要為每一種特色農產品設置獨立的品牌,在每一個品牌內部,設置不同的產品規格和檔次。由于特色農產品具有地方特色,且一些特色農產品并沒有全國統一規范的標準,這就需要地方政府聯合當地的行業協會及相關的企業,為特色農產品制定產品規格、質量標準、物流運輸標準,讓消費者買得放心、購得滿意。
3.3 實現特色農產品深加工
部分特色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如柑橘、獼猴桃等,成熟季節市場上往往供大于求,而其他季節卻鮮有供應。對這些農產品可以進行深加工,如制作成果干、蜜餞等食品,既可以避免產品積壓腐敗變質,也可以使產品更好地推廣出去。
3.4 改進物流基礎設施
針對部分特色農產品不易保存、易腐爛等特點,開發針對性物流設施,如為產品設計更加透氣、更不容易破損的包裝。針對葡萄運輸過程中容易腐爛的問題,盡量縮短運輸時間,并設立特別的包裝,如為每串葡萄設置分開的小格子包裝。此外,恩施州內的物流一般要經過武漢中轉才能到達其他配送地點,雖然時間延遲不多,但生產者和消費者心理上仍然覺得時間過于漫長,應針對實際情況開通符合當地情況的物流服務,如仿照京東、順豐等企業的“次日到達”模式,開啟“當日到達”模式,實現即收即送。
3.5 引進和培養物流專業人才
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積極配合,從外地引進專業物流人才,無論是工資水平,還是家屬工作、孩子入學等問題,都盡可能為其提供保障;同時可以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如與湖北民族大學聯合進行訂單式培養,對訂單培養的人才報酬方面,不僅要滿足物質方面的需求,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激勵,謀求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3.6 提高服務質量
服務營銷組合7PS指的是服務產品(Product)、定價(Price)、渠道(Position)、促銷(Promotion)、人員(People)、過程(Process)、以及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5]。對于服務產品而言,物流企業應思考何拓寬產品線,不能因為產品不易運輸就放棄,而是要反思如何改進現有的設施設備,使產品完好無損地到達消費者手中。特別應該重視服務人員的管理,不僅僅是提高業務水平,更應該重視其服務態度的培訓,讓顧客提供改進意見和建議成為常態;在有形展示方面,產品包裝、物流公司車輛外觀、顏色、廣告等都應該突出農產品特色,無論是在州內還是在州外,進一步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 王亮.特色農產品營銷的文獻綜述及啟示[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06-111.
[2] 陳榮全.無限“硒”望在硒都:恩施市富硒產業發展側記[EB/OL].(2018-09-20)[2021-07-23].https://www.
hbenshi.com.cn/ashizhenxinwen90/733200.html.
[3] 湖北日報.宣恩貢水白柚產業鏈延伸[EB/OL].(2019-11-19)[2021-07-23].http://www.hubei.gov.cn/hbfb/xsqxw/201911/t20191119_1629430.shtml.
[4] 周旺,張引瓊,李朋飛.O2O電子商務模式在湖南省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探索:以石門柑橘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26):6257-6259.
[5] BOOMS B,BITNER M J.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for Service Firms[M].Marketing of Services.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981:47-5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