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集團江西電力有限公司 涂智慧
在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政策指引下,為滿足國家、國家電投集團公司產業發展安全、節能、生態環保的要求,國家電投江西電力有限公司積極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企業能源供需協調能力和能源系統綜合效率,全面提升企業經濟、環保和社會效益,最終實現“能耗最優、效益最大、綜合競爭力最強”運營優化目標。以構建燃料信息化、數據化、智慧化大數據平臺方式,改變傳統的燃料調運工作模式,及時了解市場信息、時刻掌握調運動態,有效控制調運節奏,全力做好調運保障,從而提升江西電力有限公司燃料供應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目前,隨著煤電市場價格的不斷上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煤、電之間的博弈愈演愈烈。如何降低發電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是發電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火力發電企業中,燃料成本是企業總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比例在70%左右,某些企業甚至達到了80%。控制好燃料成本就是掌握了電廠的利潤指標。燃料管理流程復雜,整個管理過程涉及多個部門,傳統的管理方式不僅極易出錯,而且由于部門間信息交流不暢,信息滯后,導致效率低下。
在燃料管理的過程中,燃料調運的管理在很多的火力發電企業中都沒有得到重視,國內部分火力發電企業的燃料管理系統內沒有調運管理功能相關模塊,電廠燃料管理系統中只是簡單的管理入廠車輛車號、入廠時間、煤炭種類等基本信息,沒有包含煤量、煤質、煤價等關鍵信息,有些燃料信息管理系統雖然對發運、在途、入廠的煤量、煤質信息等進行管理,但由于缺少新技術的支持,只針對火車或者汽車這種陸路運輸方式,沒有針對水路運輸過程進行調運管理的功能。
因此,利用大數據技術,建設智慧燃料調運平臺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降低生產運營成本最關鍵的一環。
燃料管理是火電廠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業務由“購、耗、存、量、質、價”六個字概括。其中購、耗、存是燃料的物流過程,是空間位置的變化,而量、質、價是燃料的信息流過程,貫穿于購、耗、存活動中,是業務處理的根本所在。燃料調運管理的生命周期是指燃料從裝車或者裝船到入廠驗收的全過程。智慧燃料調運管理平臺對燃料從公司層到電廠層的有效管理,能夠為燃料管理者提供還在運輸途中的在途煤,已經到站或者到港但還未完成入廠驗收的在卸煤的煤量、煤質、煤價信息,幫助燃料管理者依據庫存煤、即將入廠煤以及企業的煤炭需求情況,制定合理的煤炭采購計劃。
建立以調運訂單為信息主載體,結合GPS或北斗導航系統的定位功能,通過APP進行打卡定位,實現在途船裝載煤量、煤種、煤質及預計到達時間等信息的動態統計分析與展示。
船舶信息模塊中以燃料公司所簽訂采購合同為一批次,提供運輸起點裝載貨物的船舶信息。即:運輸起點由海輪裝載的,提供裝載海輪的船名及航次;運輸起點由江船、湖船裝運的,提供江船、湖船船名。調運數據從確定運輸船開始,各個階段數據分別由調運經理、駐港經理或供應商、船運工作人員、港口接卸人員、中轉儲運管理人員、中轉船只工作人員、入廠接卸人員分階段分別填寫所在階段的數據并生成二維碼,自動發送二維碼給下階段數據填報人,填報人識別二維碼進行填報。
智慧燃料調運平臺記錄燃料調運過程信息。調運過程信息包括在運煤現在所處的調運狀態,例如在途、到站等,以及調運歷史軌跡。記錄下發運煤何時何地裝貨、何時何地發運、何時何地到港等,就能按照時間或者地點把調運過程還原出來。調運信息至少包含:合同關聯信息、運輸相關信息、煤量、煤質、煤價相關信息以及調運過程信息。
海輪調運訂單創建:燃料調運經理在運輸的海輪確定后,在APP中創建一個海輪調運訂單,根據采購經理簽訂的燃料采購合同及燃料調運經理簽訂的燃料運輸合同輸入船名、航次、發運港、卸貨港、目的電廠、煤種、煤質、合同量、燃料供應商、運輸供應商、是否直達、預計到裝港時間等信息。
如非直達,還需要規劃運輸路徑,例如:北方港-長江口-庫前站-貴溪電廠。
海輪到達裝載港信息記錄:船上的工作人員利用APP進行填報,在海輪調運訂單上記錄船舶到裝港錨地時間及靠裝港碼頭時間,并將該事件信息推送給相關的采購經理和調運經理。
裝港完貨信息記錄:裝貨完成后,由現場的駐港經理通過APP 在調運訂單上輸入裝港完貨時間、裝港發貨量信息。
海輪離開裝載港:船離港的時候,船上的工作人員利用APP進行填報,在海輪調運訂單上記錄船舶的離港時間、預計到卸貨港時間,并將該事件信息推送給相關的采購經理和調運經理。
海輪在途實時位置獲?。篈PP每一個小時提醒船上的工作人員進行打卡,記錄最新的經緯度位置信息、航速、航首向、航跡向等信息,如果沒有網絡信號無法自動獲取的,可以手工錄入經緯度信息,保存在手機上,等有網絡后再上傳服務器,供展示的時候顯示船的實時位置信息。
海輪預計到達目的港時間自動獲取:系統船員根據當天行程的進度,預測到達時間,通過APP修改調運訂單上的預計到卸貨港時間,并通過APP推送給相關采購經理、調運經理和廠側分管接卸的領導及相關負責工作人員。
到卸貨港信息自動獲取:在到達卸貨港時,船員通過APP在調運訂單上填報卸貨港錨地時間、卸港錨地起錨時間、卸港靠泊時間信息,并將該信息通過APP 推送給相關的采購經理和調運經理。
卸港完貨時間填報:在卸貨港卸完貨,由接卸人員通過APP在調運訂單上輸入卸港完貨時間、卸載水尺數等信息。
二級轉運:當海輪不能直接到廠時,需要進行中轉,中轉有海進江轉小船、汽車或火車從中轉港直接轉運進廠。
小船轉運的模式:由中轉港監管發運的儲運經理通過APP 創建轉運訂單(在一級海輪調運訂單下建立一條小船轉運的調運訂單),輸入小船名、是否直達、發運時間、運輸供應商、發運港口(自動帶入海輪的卸貨港)、目的港口、目的電廠(自動從海輪上帶入)、發運煤種(自動從海輪帶入)、發運量等信息。在運輸過程中,APP每隔一個小時自動提醒船員打卡記錄當前位置信息,在無網絡服務狀態下支持離線打卡并記錄經緯度信息。
汽車轉運模式:由中轉港監管發運的儲運經理通過APP創建轉運訂單(在一級海輪調運訂單下建立一個汽車轉運的調運訂單,一個運輸供應商運往同一電廠建一個調運訂單),輸入是否直達、發運時間、運輸供應商、發運港口(自動帶入海輪的卸貨港)、目的電廠(自動從海輪上帶入)、發運煤種(自動從海輪帶入)、發運量、車數等信息。在該調運訂單下記錄每一車的車號、發出時間、發出量(毛重、皮重、凈重)等信息。
火車轉運模式:由中轉港監管發運的儲運經理通過APP創建轉運訂單,一列火車創建一個調運訂單,輸入是否直達、發運時間、運輸供應商、發運港口、目的電廠、發運量、車節數等信息。并在該調運訂單下記錄下該列車的每一車的車號、發出量(毛重、皮重、凈重)等信息。
三級轉運:有的電廠存在江船轉小駁船、江船轉汽車、火車轉汽車的情況,可以參照二級轉運的模式,在二級調運訂單下創建三級調運訂單。
到廠驗收量:廠里接卸后,由廠里的接卸人員在到廠的調運訂單上輸入到廠時間、卸貨量等信息。
裝港發貨批次報告:裝港第三方商檢報告,一般在船發出量到三天才會提供,駐港經理拿到報告后,通過APP 將裝港發貨報告填到對應的海輪調運訂單的批次管理中。
中轉港復檢批次報告:在中轉港卸貨后,中轉港第三方商檢報告也會在兩到三天后提供,中轉港儲運經理拿到報告后通過APP 將中轉港復檢報告填寫到海輪調運訂單的批次管理中。
入廠驗收批次:在廠里將一條海輪的煤全部接卸完成后,將各到廠批次的煤質化驗出來后,出一個加權驗收報告,通過接口或廠里的化驗室人工輸入方式填報進調運訂單的批次管理中。
采用文本、信息鏈接、趨勢圖、表格等多元化方式,對市場信息快報、區域內庫存情況及研判市場形勢的相關指數等主要市場信息進行收集、整合、呈現、推送,建立能夠快速、清晰、直觀了解當前煤炭相關市場情況的模型,為燃料采購調運決策提供翔實的市場依據。
總之,通過以上的闡述,企業在日漸激烈的競爭中需要降低成本,原有的粗放的燃料管理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火力發電企業的要求,需要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燃料的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