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兵
(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
鋁礬土(又稱鋁土礦)是指工業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鋁石、一水軟鋁石或一水硬鋁石為主要礦物所組成的礦石統稱。全世界約92 %的鋁土礦用于生產金屬鋁,其余8 %用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陶瓷及化工原料等。
鋁礬土(鋁土礦)是生產氧化鋁的原料,世界鋁土礦資源總量豐富、地區集中、類型簡單、規模巨大、資源保證度很高。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資料(USGS,2018),全球鋁土礦儲量豐富,資源量為550~750億t。其中非洲占32 %,大洋洲占23 %,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占21 %,亞洲占18 %,其他地區占6 %。如圖1所示。

圖1 2018年全球鋁土礦資源分布
全球鋁土礦資源量雖然豐富,但分布極不均衡,儲量最大的前四國依次為:幾內亞、澳大利亞、越南、巴西。四國鋁土礦儲量合計占全球總儲量的 66 %,中國鋁土礦儲量僅占全球總儲量的3 %,如圖2所示。幾內亞和澳大利亞鋁礬土品質較好,而且易大規模開采。其中,幾內亞鋁礬土為高鋁低硅型三水鋁石,儲量大、品位高、容易開采;澳大利亞鋁礬土為高鋁型三水、一水混合礦,儲量大、易大量開采。

圖2 2018年全球鋁土礦儲量分布
根據國土資源年鑒統計數據,2017年底全國查明鋁土礦564處,保有鋁土礦資源量(含儲量)50.89億t,其中,基礎儲量10億t,占全球保有鋁土礦儲量的3.3 %。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貴州、廣西四省區,保有鋁土礦資源儲量 44.5億t,占全國的91.7 %,如圖3。

圖3 2017年全國鋁土礦資源儲量分布
我國鋁土礦礦床總體規模不大,且以沉積型為主,堆積型和紅土型鋁土礦數量較少。礦石以難溶的一水硬鋁石為主,鋁/硅比偏低,礦石鋁/硅比(Al/Si)以 4~6 為主,高鋁/硅比(Al/Si>8)礦石數量少,且在礦床中分布不連續,礦體薄,品位波動大。由于我國鋁工業的快速發展,探明的大型優質鋁土礦多數已被開采,保有資源量多數控制程度低、鋁硅比低、有害元素硫含量高,開采方式逐漸從露天開采轉入地下開采,不具備比較優勢。國產鋁土礦優質資源的缺乏,氧化鋁工業的大力發展,導致每年我國都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鋁土礦。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對鋁制品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氧化鋁產能及產量同樣快速增長。2009年我國氧化鋁產能只有 2 981萬 t,產量 2 385萬 t。到 2018年氧化鋁產能達到 8 424萬t,產量達到7 069萬t。2009~2018年我國氧化鋁產能年均增長12.2 %,產量年均增長12.8 %,產能、產量增長基本呈線性增長。

圖4 2009~2018年我國氧化鋁產能與產量走勢
我國主要氧化鋁生產地區為山東、山西、河南、廣西、貴州、內蒙古、重慶、云南等。除山東地區外,其它地區均為我國鋁土礦資源豐富地區,依托當地鋁土礦資源生產氧化鋁。山東地區氧化鋁廠,基本上全部使用國外進口鋁礬土生產氧化鋁。2018年全國共有氧化鋁生產企業47家,氧化鋁產能8 424萬t,產量7 069萬t。2018年氧化鋁產量前三甲地區分別為山東、山西和河南。如表1。
未來我國新增氧化鋁產能主要集中在仍有鋁土礦資源的內陸地區和進口國外鋁礬土便利的沿海港口地區,內陸地區新增氧化鋁項目為云南文山鋁業60萬t氧化鋁項目、廣西龍州220萬t氧化鋁項目、貴州務正道100萬t氧化鋁項目以及山西平順 120萬 t氧化鋁項目等;沿海港口地區新增氧化鋁項目為中鋁防城港400萬t氧化鋁項目和赤峰啟輝鋁業 650萬 t氧化鋁項目。表2是未來幾年我國擬建氧化鋁項目。

表1 2018年我國氧化鋁產能和產量地區分布

表2 我國擬建氧化鋁項目
我國氧化鋁產能仍有較大增長,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穩增長,鋁制品需求量不斷增長,增強了氧化鋁市場信心;氧化鋁生產新工藝廣泛使用,生產成本不斷下降,企業盈利空間擴大;更多氧化鋁企業布局海外鋁礬土市場,加大海外鋁礬土進口,破解國產鋁土礦供應不足的難題。
生產1 t氧化鋁需要2.5~3 t鋁礬土,鋁礬土需求量巨大,因國內鋁礬土儲量不大,礦品位低,我國氧化鋁生產企業大量從國外進口鋁礬土。據統計,2016年、2017年、2018年我國進口鋁礬土分別為 5 178 萬 t、6 855.47 萬 t、8 262 萬 t,2016~2018年年均增長16.9 %。按國別進口比重,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進口規模最大的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二層次為進口規模居中的巴西、所羅門、牙買加、印度、馬來西亞和加納;第三層次為規模較小的越南、斐濟、土耳其、黑山等。
隨著國內氧化鋁產業快速發展,原料消耗量日益增大,而受國內礦山整頓、環保治理、優質鋁土礦資源缺乏、礦石品位下滑(以山西和河南為例,山西地區主流礦石品位從 5.0降到 4.7、4.3、4.0,河南礦石品位低至3.8)等因素影響,我國氧化鋁企業大量進口國外鋁礬土的局面將長期存在。
我國氧化鋁生產主要集中在山東、山西、河南等地區,2018年山東氧化鋁產量為2 391萬t,位居全國第一,山西產量為2 082萬 t,居第二位,河南省產量 1 112萬 t,居第三位,前三位地區氧化鋁產量占全國產量的79.01 %。三省區中,山東省鋁土礦資源貧乏,鋁礬土基本上全部依托外貿進口。山西和河南省鋁土礦資源相對豐富,但近年來受鋁土礦品味低、環保政策等因素影響,氧化鋁企業加大采購外貿進口鋁礬土。山東、山西和河南三省區緊鄰環渤海港口,外貿進口鋁礬土通過環渤海港口(含青島港等山東沿海港口)運輸。

表3 近年我國主要氧化鋁生產地區氧化鋁產量情況
山東地區氧化鋁企業主要有魏橋、信發集團等,盡管山東地區鋁土礦資源并不豐富,但山東地區氧化鋁企業積極開拓國外鋁礬土市場,生產所需的鋁礬土基本上全部通過煙臺港、青島港、濱州港等山東沿海港口大量進口國外鋁礬土,致使山東地區氧化鋁企業原料供給充足,氧化鋁產量連年位居全國第一。魏橋集團所需的鋁礬土貨源地為幾內亞,采用 20萬 t級船在煙臺港西港區20萬t散貨碼頭卸船后,再二程(2~3萬t級散貨船)轉水至海港港區,汽運進廠(北海魏橋);或者采用二程船(0.5~0.8萬t級散貨船)轉水至套爾河港區,汽運進廠(北海魏橋、沾化魏橋);通過煙臺港(80 %)、龍口港和濰坊港(20 %)再經汽車運輸至鄒平魏橋。信發集團鋁礬土貨源地為斐濟、澳大利亞、印尼等,所需鋁礬土約40 %在龍口、萊州港中轉汽運到廠,約60 %在青島、日照港卸船通過鐵路運輸至廠內。
山西、河南、廣西、貴州等地區均是鋁土礦資源豐富的地區,依靠當地鋁土礦資源,多年來氧化鋁產量保持穩定發展,但近年來隨著鋁土礦資源的日益枯竭、國家對礦產資源開采的嚴控、國家加大環保治理等因素,國內鋁土礦供給出現萎縮,大量氧化鋁企業轉向使用國外進口礦,尤其是山西地區和河南地區,大量從青島港、煙臺港、黃驊港等山東、河北沿海港口進口國外鋁礬土。
以山西地區為例,山西地區本為優質鋁土礦資源豐富的地區,但隨著礦山整頓、環保治理等因素,致使山西地區一些氧化鋁企業開始從國外進口鋁礬土。主要有如下三大因素促成山西氧化鋁企業外購鋁土礦。
1)礦山整頓
從2018年3月開始,山西省開展為期3個月的打擊非法違法采礦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嚴打無證勘查開采、越層越界、以各種名義變相違法開采等違法行為,各地始終保持嚴格執法高壓態勢。從2018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山西省實施鐵錘行動、守土行動、固本行動和清源行動,對全省非煤礦山開展專項整治,對全省所有非煤礦山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理工作,嚴厲打擊無證非法開采、越層越界開采等非法違法采礦行為。
2)環保督查
2018年山西省環保廳提出,加大對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的統籌協調、督察督導、宣傳報道、責任追求、情況報送,要堅決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進一步開展省、市環保督察,在完成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的基礎上,完善山西省環境保護督察實施方案。適時開展“機動式”、“點穴式”督察和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年內實現11個市全覆蓋,推動“鐵腕治污”常態化。
3)藍天保衛戰
2018年7月5日,國務院印發22號文件《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在原2+26城市基礎上擴大區域,增加了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晉中、運城、臨汾、呂梁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等),即山西省鋁土礦資源分布及氧化鋁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區域。伴隨著國家及省、市的各項治理政策落地,山西地區鋁土礦供應吃緊,各氧化鋁企業已開始采購外貿礦,滿足企業生產所需。
未來,隨著腹地氧化鋁企業加大外貿鋁礬土的使用,以及新建氧化鋁項目的投產,環渤海港口鋁礬土運輸將有大的增長。
分地區來看,山東地區目前鋁礬土已幾乎全部外貿進口,而且無新建氧化鋁項目,未來山東地區進口鋁礬土將維持目前運輸格局;山西和河南地區,受鋁土礦資源的日益枯竭、國家對礦產資源開采的嚴控、國家加大環保治理等因素影響,未來將大量進口鋁礬土,山西和河南地區將是進口鋁礬土的重點區域;內蒙古地區,擬建赤峰啟輝鋁業 650萬 t氧化鋁項目,達產后年所需鋁礬土2 000萬t左右全部由國外進口。
分港口來看,山西和河南地區外貿進口鋁礬土貨源地為幾內亞、所羅門、澳大利亞等地,主力運輸船型為10~20萬t級散貨船,而且河北、山東港口具有大型散貨泊位,山西和河南地區瀕臨河北、山東港口,山西和河南地區新增的鋁礬土運輸主要河北、山東港口承擔,其中山西地區主要由黃驊港承擔,河南地區主要由煙臺港、青島港承擔。錦州港距離赤峰較近,而且可通過錦赤鐵路為赤峰地區氧化鋁項目供礦,錦州港將是內蒙古赤峰啟輝鋁業氧化鋁項目主要的鋁礬土運輸港,內蒙古赤峰啟輝鋁業所需鋁礬土主要由來自幾內亞,主力運輸船型為20萬t級及以上散貨船,目前錦州港最大散貨泊位10萬t級,為適應鋁礬土運輸需新建或改建20萬t級散貨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