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朝正
摘 要 為有效保證建筑工程的高品質,建筑公司要重視施工技術與現場施工管理。本文確定了影響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因素以及現場施工管理的問題,主要包括技術人員影響因素、砼技術影響因素、剪力墻加固技術影響因素和現場基礎施工管理問題、現場主體結構施工管理問題、現場預制施工管理問題,并針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提出相關優化策略。
關鍵詞 建筑工程 施工技術 現場施工 施工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2-0017-02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是建設項目的基礎,因為整個項目的達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期間需要確保工程質量及各項工序順利完成。目前,由于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涉及大量變量,對于一些不可預見的施工問題很難量化。因此,建筑公司必須要善于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同時大幅度提高現場施工管理的水平,進而妥善處理工程施工時發生的問題,為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提供保障。
1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現場施工管理的重要意義
建筑工程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其中包含了多個方面的知識。為了大幅度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保障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建筑公司一定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并在施工現場實施嚴格的施工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措施的科學性,對傳統的管理措施展開革新,以此推動建筑工程的順利建成。[1]
首先,有利于全面提升建筑企業的綜合實力。現階段,我國建筑市場的競爭日趨劇烈,要求必須要保證施工技術以及現場施工管理方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若是建筑公司想要不斷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實力,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應該嚴格控制建設項目,保證建設質量,按時完成施工流程,通過各種科學的手段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建筑公司需要持續性地優化施工技術,同時加強創新現場施工管理措施,積極進行合理調整,從而大幅度提企業的競爭力,促進施工質量的顯著提高,并增加建設效率,為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建筑企業應當不斷改革施工技術,與此同時,還需要對現場施工管理措施進行升級,提高其科學性,以此為工程的整體質量提供切實的保證,確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此外,還能夠有效節約項目成本,促使項目建設更加規范。
2 影響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的因素
2.1 影響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因素
1.技術人員影響因素:一些專業的技術人員專業能力不足,主要體現在實際技術操作過程中不熟練,一些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掌握不足等。這些影響因素也勢必導致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的產生。
2.砼技術影響因素:砼在建筑施工中占有較高的比重,因此,在實際施工中保證砼技術落實到位,對質量控制與后期投入使用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現行施工過程中,砼技術的質量檢測與控制均是砼施工技術實施的關鍵環節,若無法按照技術要求執行,會導致建筑結構質量出現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建筑框架結構施工中,因此砼技術是影響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
3.剪力墻加固技術影響因素:我國對于建筑抗震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剪力墻作為抗震建筑加固技術的一種,在一些單框架建筑結構的加固中應用非常廣泛。而剪力墻構件的特征非常明顯,其自身截面尺寸較大,并且受力非常復雜。因此,在對剪力墻加固實施中需要采取彈塑性分析,并建立與之相關的受力模型,能夠更好地了解該加固技術實施下構件在地震水平作用力的抵抗情況。
2.2 影響現場施工管理的問題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若想發揮到預期的作用,現場施工的管理及有效銜接起著重要的影響意義。然而,在實際現場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則是無法保證施工技術達標的關鍵影響因素。本研究深入分析當前影響現場施工管理的主要原因,從而為施工技術指導施工提供保障性的作用。具體問題歸納如下幾點:
1.現場基礎施工管理問題。在加固實施施工中,大多數二層以下為現澆,那么需要在施工中預留墻體,相應豎向的插筋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調整尺寸與位置,但是往往施工中容易忽視該問題,而這種情況下也會導致加固效果不佳,進而影響建筑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
2.現場主體結構施工管理問題。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會設置不同的連接裝置,需要保證連接到位。在本研究的案例中發現,連接不到位會導致該位置出現裂縫。
3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概述
3.1 防水技術
水資源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必需品。在建筑物的水循環結構中,一旦發生水管爆裂等情況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建筑的質量。尤其是住宅樓房,如果出現漏水情況,無論是此家住宅還是樓下住宅都會遭遇水患,嚴重危害了人們的經濟財產安全。而工程防水技術可以全面防護建筑物中的水傳輸路徑,進而為建筑物的防水質量提供保障。一般來說,進行建筑工程施工時,防水技術依靠的是材料和工藝,以此杜絕漏水、滲水等問題。以衛生間防水處理為例,衛生間區域是為居民提供生活服務的,包括沐浴、洗衣服等行為,所以較之臥室和客廳等處,衛生間的防水基準要達到更高的水平。[2]
3.2 電氣接地技術
電氣接地技術主要是指對電器設施進行防漏電處理,從而有效避免建筑物中的電力線路出現短路、斷路等問題。然而事實上,建筑物不同各自對應的用電基準需求之間也存在著相應的較大差異,因此技術人員必須要嚴格以建筑物的結構特點為依據,展開合理有效的電力安裝。目前,商業用電基準是380V,而民用電基準是220V,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不斷強化建筑物的電力管理力度,保證電力企業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運用電氣接地技術,可以針對建筑結構中存在的電力線路進行全面的科學處理,借以為電路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為了防止建筑物內部的電器設施發生電力故障導致的停工問題,技術人員應該深入研究工程結構的用電體系,并在此基礎上規劃出科學實用的處理方案,從而為電力設備的穩定運行發揮積極的作用。
3.3 地基處理技術
所謂地基處理技術,是指在工程施工的初始時期,施工人員深入研究建設區域的地理環境,同時依照建筑物的結構特點,選用合理的施工技術展開地基建設。在通常情況下,建筑物的高度對地基的縱向深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要保證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技術工人一定要對地基展開高質量的結構化處理,從而大幅度提高地基的承載力,確保在各種負荷的重壓下依然穩固。在建筑物的施工過程中,軟土地基是一個難點,鑒于軟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的特征,其內部的土壤結構無法承載建筑物的負荷。所以,施工人員應該積極科學地處理軟土地基的問題,確保地基內部土壤結構的結構力滿足建筑物的需求。現階段,我國主要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包括三種,即換土法、注漿法以及化學加固法,技術人員需要細致地分析土壤的特性,進而對其物理性、化學性等屬性進行明確。第一,換土法,此種方法就是挖掘清除地基中的軟土層,并采用適宜的硬質土進行替換,夯實換填的硬質土,從而使得地基更加穩固;第二,注漿法是指將混凝土注入到軟土地基之中,并進行充分攪拌,以此促進地基穩定性的明顯提升;第三,化學加固法,此種方法就是將適宜的化學原料添加進地基的軟土層中,從而提高軟土地基的硬度,同時展開分層處理,致使軟土地基能夠更好地承載建筑物的各種負荷。[3]
4 提高現場施工管理質量的有效策略
4.1 不斷提升設計方案的科學性
在建筑項目的施工體系中,現場施工環節占據很大的比重,所以,建筑企業在對現場施工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工作重點,確保所有的施工流程都符合專業基準,同時還應該凸顯每道工序的差異性特征,繼而滿足項目施工的要求,不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果,還可以促進施工方案更加合理有效。設計人員在規劃建設方案時,必須要深入分析內部文件,將設計圖紙、實際建設效果進行對比,一旦發現實際工程施工的基準與設計圖有相悖之處,應該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
4.2 嚴格管控施工質量
對于整體建筑工程而言,其最為重要的基準是施工質量,因此,進行建筑項目的建設時,必須要加強施工質量的管理力度,此項工作可以從施工工藝、施工材料兩個方面入手:第一,以施工工藝角度來分析,建筑施工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為了更好地發揮出施工工藝的應有價值,工作人員應當全面研究施工工藝和實際施工效果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并據此在設計方案中標明施工工藝,借以為建設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第二,工作人員在管理建設材料時,應該圍繞采購、運輸與管理三個階段展開工作,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4.3 健全現場施工管理制度
完善施工現場管理制度是指對施工現場展開協調化處理,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的有理有據。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準備期間,設計人員分析項目的屬性,并對項目的準備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衡量標準進行研究,同時將這些基準明確地標注在設計圖紙上,從而確保工程施工滿足項目建設的需求。工作人員在設計施工規劃時,要求設計方案必須囊括所有的施工流程,涉及整體性施工、專業性施工以及周期性施工等多個方面。
5 結語
綜上所述,對建筑項目來說,其重要的衡量基準是質量以及效率,為了有效保證施工的順利展開,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建筑企業應當更加嚴格地進行現場管理,根據每道施工環節的屬性選用適宜的施工技術,完善現場施工管理機制,提高施工團隊的專業能力與安全意識,從而有效節約建筑成本,保證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 長遠周,群芳俞.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與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探究[J].經濟學,2020,03(03):156-157.
[2] 陳鵬,張興宇.體育館建筑工程施工研究——評《建筑法律法規》[J].工業建筑,2020(07):66-67.
[3] 陳偉,楊主張,熊威,等.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傳導DEMATEL-BN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20(07): 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