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民族、風俗、教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各國孩子的夢想千差萬別,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中國孩子的夢想,絕對“高大上”,大多數人想成為科學家、企業家、政府官員。8 歲的小藝喜歡畫畫,說長大了想當宇航員,因為可以“為國家做貢獻”。10 歲的小超擅長下棋,很想當發明家,因為那樣“對社會、對環境、對人民都有用處”。中國孩子的夢想,不做燕雀做鴻鵠,精忠報國是主流。

美國孩子的夢想比較日常化,如成為郵遞員、廚師、司機、清潔工等。在美國,民眾普遍尊重夢想,會盡量幫孩子圓夢。如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個11 歲的少年,在大人們的幫助下實現了他的記者夢,大大方方地在白宮采訪了總統。在采訪中,他提出的問題包括總統的球技如何、教育資金如何支配、學生是否可以每天午餐享用芒果等。
法國每個小學生的手里都有一本課內讀物《我夢想》。書的主要內容是:我夢想我的玩具會說話,我夢想長了大象的鼻子,我夢想太陽變成綠色,我夢想老的時候還嘬著奶嘴,我夢想我把狼嚇哭……書里,充滿了法式浪漫。

有人隨機采訪幾個英國小孩,問“你的夢想是什么”。克萊瑞想當牙醫,因為牙醫可以做很多實驗;萊恩想當作家,她覺得自己的想象力很豐富;哈瑞喜歡踢足球,他想當球隊后衛……有數據統計表明,25 年前的英國孩子的夢想大多是教師、醫生、科學家;然而,作為“00 后”的現在的孩子卻越來越現實,其中有不少人想當大明星,認為當明星很酷炫,受人追捧。

瑞士阿第克公司曾在日本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日本6 歲到14 歲的孩子對未來的期望很實際。參與調查的青少年男女各有1000 人,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最喜歡的職業是做生意。孩子們把在寫字樓里上班的人稱為“做生意的人”,可見他們對做生意有些誤解,但從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們的期望是當“白領”。
而據日本學研教育綜合研究所最新發布的《小學生白皮書》調查報告顯示,日本小學男生最想從事的職業是網紅博主,第二到第五分別是足球運動員、棒球運動員、汽車駕駛員、警察;日本小學女生最想從事的職業是西點師傅,第二到第五分別是幼兒園老師、護士、醫生、花店員工。
21 世紀初,許多德國孩子想從事演員或士兵之類的職業,然而短短十幾年間,孩子們的想法就變了。在當下6 到10 歲的兒童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那些行業不但辛苦,而且賺得不多,他們想要更輕松的工作。一項關于兒童夢想的調查結果顯示,“火車司機”以占比27% 排在第三位,因為該工作“雖然掙得不太多,但很輕松”。
這些年,“韓流明星”的影響不小,韓國孩子也“哈韓”。據調查統計,韓國21%的少男少女(9—13 歲)夢想長大后成為明星,為此很多人甘愿為此忍受嚴苛的練習。當前,不少孩子參加了此類培訓班,其中的一些人還簽了公司,進入明星培養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