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英
(鹽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3)
神經內科患者存在一定特殊性,對于臨床護理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常規護理服務已經無法滿足神經內科患者的實際需求,細節管理作為最近幾年以來新興的一類護理管理模式,可以深入改進護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顯著提高護理整體質量。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內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為本文觀察對象,對于神經內科護理 管理工作中應用細節管理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
回顧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內(2019.1~2020.1)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為本文觀察對象,根據神經內科患者的入院順序對其進行分組比較,給予一組臨床常規護理,一共40例納入對照組,給予一組細節管理,一共40例納入研究組;對照組40例神經內科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中年齡最小28歲,年齡最大77歲,評價50.44±3.93歲;研究組40例神經內科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中年齡最小30歲,年齡最大80歲,平均51.31±3.82歲。
對照組40例神經內科患者接受臨床常規護理管理:嚴格監測神經內科患者的病情改變情況,做好常規接診工作,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胃管與導尿管留置等基礎性護理服務[2]。
研究組40例神經內科患者接受細節管理:依照科室的具體情況制定細節管理方案,將其作為護理工作的依據,醫院能夠為高年資護理工作人員提供學習培訓機會,使其接受國內外先進護理技術和臨床經驗的深入學習,護士長按時組織護理工作人員進行總結會議,分析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在患者進入到醫院之后,護理工作人員需要對患者開展綜合性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服務,在神經內科患者下地活動期間,護理工作人員需要確保地面的干燥和整潔,在有需要時設置提醒標志,完善各項防范措施;護理工作人員需要調節室內的溫度與濕度,使其處在恒定狀態下,避免患者產生中暑、著涼與感冒等,在與神經內科患者進行溝通期間需要重視溝通技巧,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為患者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與治療措施,緩解神經內科患者的緊張情緒,幫助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與護理[3]。
利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評價研究組與對照組神經內科患者接受不同護理管理措施之后的護理滿意度情況[4]。
統計兩組神經內科接受不同護理管理措施之后產生護理不良事件情況。
各項數值接受SPSS 16.0統計軟件開展計算,“±s”表示計量數據,t檢驗,計數數據通過百分數(%)表示,x2檢驗。計算得出P值作為判定是否具備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研究組與對照組神經內科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研究組40例患者中出現燙傷1例,護理不良事件出現幾率為2.5%,對照組40例患者中出現跌倒2例,燙傷2例,用藥差錯1例,護理不良事件出現幾率為12.5%,兩組神經內科中產生護理不良事件對比差異明顯(P<0.05)。

表1 兩組神經內科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細節管理,更加重視落實人性化護理,對于飲食護理、環境護理、以及心理護理方面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同時重視對神經內科患者的皮膚護理,顯著提升神經內科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與舒適度[5]。通過本文對比研究資料可見,研究組與對照組神經內科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差異明顯,兩組神經內科中產生護理不良事件對比差異明顯。
總而言之,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工作中施行細節管理效果明顯,具有推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