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偉群,劉月明,徐思源
(深圳市南山區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手顯微外科,廣東 深圳 518000)
手骨折及肌腱神經血管損傷不僅影響手指功能,而且因為手完整性的破壞,對人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且常常會出現劇烈的疼痛,而劇烈的疼痛感不僅導致患者心理上的不適,同時會導致患者的生理上出現不適,還會出現血管痙攣的情況發生,進而誘發血管危象的發生[1]。手部具有的神經血管較多,活動量大,因此導致手外科的患者術后疼痛感覺較為劇烈,進而導致患者的心理波動較為劇烈,嚴重影響患者的恢復及生活質量。隨著手外科的發展,手外科護理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人文關懷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尊重每一位患者的人文環境和氣氛,結合每一位患者情況以此提供系統化護理[2]。但是,人文關懷在手外科患者術后疼痛及負性情緒中的干預價值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手外科患者作為對象開展研究,探討人文關懷在手外科患者術后疼痛及負性情緒中的干預價值,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11月~2020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手外科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20~44)歲,平均(28.23±9.50)歲;病程(0.4~1.5)d,平均(0.74±0.52)d;其中,肌腱損傷有19例,血管損傷有6例,神經損傷有6例,掌骨骨折有9例,大面積皮膚修復有5例;觀察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齡(20~48)歲,平均(34.23±11.57)歲;病程(0.4~1.5)d,平均(0.74±0.52)d;其中,肌腱損傷有21例,血管損傷有9例,神經損傷有7例,掌骨骨折有6例,大面積皮膚修復有2例。
納入標準:(1)患者均進行神經肌腱血管修復術、皮瓣移植修復術等;(2)無重大精神疾患、意識障礙且能夠配合調查;(3)無手術室禁忌癥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既往腦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異常者;(2)合并嚴重的軀體性疾病者;(3)術前有其他感染、損傷或入院資料不全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給予患者溫暖,叮囑患者的飲食,保證患者的飲食,禁止患者吸煙并輔助患者、指導家屬展開康復訓練,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爭取獲得患者支持與配合[3];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人文關懷:
(1)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意識: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開展人文關懷建議并對護理人員從禮儀素質、交流、溝通等多個方面,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提高科室護理人員的意識,讓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側重于強調人文關懷的護理理念,“以患者為中心”,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愛護患者,并營造良好的氣氛。(2)環境護理:布置患者的病房,可以適當在患者病房內增加綠植,可以讓患者攜帶家屬的照片,例如,妻子、兒女等的照片,或者允許患者攜帶常用的睡具,例如,枕頭、床單等。在科室的宣傳欄內張貼關于組織移植及再植的相關知識并做好保暖工作。(3)健康教育:進行手術前給予患者關于治療的相關宣教,包括手術的過程、注意事項以及需要的配合事項,同時告知患者手術的直至醫師及成功的案例,給予支持及信心。(4)疼痛護理:給予患者藥物鎮痛,同時加強巡視,糾正患者的睡姿,告知患者引發疼痛的因素并指導疼痛緩解的方法。在手術12h選擇舒緩的音樂,例如《春江花月夜》、《水調歌頭》等。(5)心理干預:術后利用巡視、查房、換藥等時間多與患者進行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在交談的過程中正確引導,鼓勵家屬多陪伴給予關愛,同時在睡覺前可以與患者進行一次交流,隨后讓患者傾聽音樂、看視頻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1)滿意度:科室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并發放調查問卷表,分別從護理安全、專業素質、信息需求、人文關懷、責任感、服務態度,每項為1-4分,分別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滿意和不滿意;(2)負面情緒: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4]。SAS: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70分重度焦慮;SDS:53~62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0分重度抑郁。(3)疼痛程度評價: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VAS:1條10 cm長的直線,兩端分別表示無痛和劇痛,患者在直線上標記1點,以表示疼痛程度。0分:0 cm,無痛;2分:1~3 cm,輕度疼痛 ;4分:4~6 cm中度疼痛;6分:7~10 cm,重度疼痛。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x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干預后護理安全、專業素質、信息需求、人文關懷、責任感、服務態度各方面分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護理前SAS、SDS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負面情緒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觀察組干預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滿意度比較( ±s,分)

表1 兩組滿意度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安全 專業素質 信息需求 人文關懷 責任感 服務態度觀察組 25 3.650.32 3.73±0.25 3.48±0.42 3.61±0.32 3.47±0.36 3.63±0.32對照組 25 3.07±0.41 3.03±0.48 3.01±0.25 3.09±0.63 2.98±0.81 3.02±0.54 x2 / 4.489 5.522 4.121 6.391 8.396 7.047 P/0.035 0.032 0.039 0.019 0.000 0.000
表2 兩組負面情緒比較( ±s,分)

表2 兩組負面情緒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25 44.56±11.61 39.95±5.39 25.22±5.68 40.37±8.08對照組 25 43.04±10.63 42.21±5.71 46.06±5.64 44.53±8.24 t/0.381 8.412 0.389 8.821 P/0.341 0.005 0.356 0.000
表3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手術當晚 術后1d 術后2d 術后3d觀察組 25 5.27±0.36 4.12±0.35 3.15±0.56 1.99±0.43對照組 25 5.39±0.28 5.06±0.64 4.69±0.49 2.79±0.52 t/8.012 6.259 8.371 7.121 P/0.000 0.009 0.000 0.001
近年來,人文關懷在手外科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護理安全、專業素質、信息需求、人文關懷、責任感、服務態度各方面分值,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人文關懷能夠明顯提高患者滿意度,利于患者恢復。臨床研究表明:人文關懷針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增加護理人員的意識并讓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深刻把握人文關懷的內涵,為患者營造出良好的氣氛,有助于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滿意度。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負面情緒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手外科患者術后應用人文關懷,有利于消除或者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能夠明顯提高患者耐受性、依從性。通過人文關懷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對患者講解相關的知識,提高患者對治療、并發癥等的認知程度,將治療成功的案例分享給患者并給予患者支持,讓患者樹立治愈的信心,顯著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人文關懷能夠減輕患者疼痛感。在人文關懷中,護理人員通過多種方式、途徑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并通過藥物以及音樂等多種方式緩解患者的疼痛,通過看視頻、聽音樂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此來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時通過聽音樂不僅能夠緩解患者疼痛,還能夠促進患者對應急的適應性,整合患者大腦的認知,增強積極情緒,緩解或弱化患者的消極情緒。
總而言之,在手外科患者術后中應用文關懷,效果較為明顯,能夠幫助患者輕輕疼痛程度并利于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