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華,高艷華,蔣彩和
(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缺血性腦卒中屬于較為常見的腦部血管疾病,每年都有大量的患者因該病致殘、致死,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1]。在發病之前沒有癥狀,一旦發病病情發展速度極快,患者會出現突然性頭暈、四肢麻木、惡心等癥狀。臨床上經常使用溶栓的方法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治療,但是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治療不當會導致患者出現血管破裂的現象,給患者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未了避免患者發生并發癥,提高治療效果和恢復速度,必須要采取合理的護理方案。
隨機納入2018.12~2019.12期間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標本,按照護理模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100例)常規護理,實驗組(100例)循證護理。實驗組年齡46歲~79歲,平均年齡(64.34±3.42)歲,男68例,女32例。對照組年齡48歲~80歲,平均年齡(66.42±3.89)歲,男59例,女41例。經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實施健康知識教育,講解缺血性腦卒中護理要點和常見并發癥的處理措施,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對患者實施飲食指導和運動指導。
實驗組:循證護理。(1)由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對組內成員實施循證護理方案應用培訓,對患者的身體情況和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2]。(2)尋找循證方案的支持資料,查閱有關于循證護理、缺血性腦卒中的資料,為護理方案制定和護理問題解決提供理論基礎。(3)實施護理方案。首先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激發患者接受治療的信心,使患者可以以積極的心態接受護理和治療;其次對患者實施生活習慣指導,要求患者進行規律作息,監督患者按照飲食方案和運動方案的要求規律進食、定期運動,提高患者身體素質;再次,實施健康知識教育,講解有關于缺血性腦卒中的知識;最后實施康復護理,由家屬定期對患者的四肢進行按摩,舒緩四肢。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改善情況。應用Barthel指數評價兩組患者在5項能力方面的綜合生活能力評分,包括洗漱、進食、穿衣服、步行以及大小便控制能力,5項內容總分共100分,評價分數和生活能力成正比。
實驗指標使用統計學SPSS 19.0軟件處理,將計量資料用“±s”進行表示,用T值檢驗;將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接受干預后各個階段生活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具體對比數據見表1,P<0.05。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對比( ±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對比( ±s)分
組別 例數 干預1個月 干預2個月 干預3個月對照組 100 68.45±3.56 72.12±4.02 83.56±4.13實驗組 100 77.01±3.98 86.43±4.89 94.32±5.29 t 16.0304 22.6056 16.0328 P 0.0000 0.0000 0.0000
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部缺少血氧,血液循環流量減少,導致腦部部分功能損壞無法正常工作,給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缺血性腦卒中經常發生于中年群體或者老年群體,且同時患有三高癥狀的患者發病率更高,一旦發病會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3]。循證護理可以結合患者的病情狀況和實踐經驗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具有科學化、合理化的特點,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4]。循證護理模式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中有著明顯的優勢,可以針對患者的心理情況、生理情況實施全方位的護理,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對照組接受1個月循證護理干預后生活能力評分為(68.45±3.56)分,干預2個月后評分為(72.12±4.02)分,干預3個月后評分為(83.56±4.13)分,實驗組接受1個月循證護理干預后生活能力評分為(77.01±3.98)分,干預2個月后評分為(86.43±4.89)分,干預3個月后評分為(94.32±5.29)分,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兩組患者生活能力評分均呈現持續上升的狀態,但是實驗組生活能力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循證護理模式應用效果較好[5]。
綜上所述,利用循證護理方案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質量,加快恢復效果,可以推廣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