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璐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安徽 合肥 230001)
有不少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都會出現程度各異的心肌功能受損情況,具體會出現胸部疼痛、心律不齊以及心衰等相關癥狀,對患者的臨床生活產生了比較大的不利影響。老年患者本就伴隨較多基礎性疾病,更需要給予更完善的護理與干預,否則會對病患的生命產生較大的威脅[1-2]。
納入研究時間和對象分別為2019年3月~2020年3月納入的85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所有納入的患者都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觀察組:44例男女分別有23例與21例,平均年齡(60.3±2.0)歲;對照組:41例男女分別有22例與19例,平均年齡(60.1±2.2)歲.一般資料差異小,可比(P>0.05)。
所有患者接受藥物治療,酒石酸美托洛爾片聯合厄貝沙坦藥物治療,以上藥物都需要用溫水送服。然后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患者需要按時用藥,檢查其生命指標,提供舒服的住院環境。觀察組在除此之外,還要開展心理干預措施:(1)醫護人員在接待患者時保持良好的狀態,帶著患者熟悉住院環境,介紹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擠出設備等。(2)鼓勵患者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傾聽患者內心的想法表達,幫助緩解患者恐懼、焦慮以及緊張等不良情緒。對于一些語言表達不是十分清楚的老年患者,必須要更加耐心和細心傾聽。或者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3)實時干預對策。需要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情況進行觀察,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接受相應的護理干預。向患者家屬介紹一些疾病相關的治療和配合方法,藥物使用的禁忌等?;颊咴谂R床上會出現食欲減退、精神緊張等情況,醫護人員必須要采取相對應的方式,讓患者保持個人衛生和合理的飲食習慣。(4)還應指導患者和家屬積極參與到救治當中來,讓患者可以切實感受到家屬以及醫護人員的關懷。對于長時間臥床的患者,醫護人員應當指導患者如何翻身以及體位護理等操作,對患者的四肢進行按摩。
對于心理干預的效果評價采用總有效率與生活質量指標。其中總有效率評價指標: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改善顯著,臨床癥狀消失,此為顯效;患者舒張和收縮壓有輕微改變,不顯著,此為有效;患者各項指標及臨床癥狀無顯著變化,此為無效。生活質量評分納入了三項,分別是生理、社會以及精神健康三個方面,每個指標總分都為100分。
所采用的統計學軟件是SPSS 21.0,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來表示,用t值來檢驗。
表1為總有效率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2為兩種不同護理干預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統計結果,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發現,觀察組各項具體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總有效率統計數據[n(%)]
表2 生活質量評分統計結果( ±s)

表2 生活質量評分統計結果( ±s)
組別 生理情況評分 精神狀況評分 社會功能評分觀察組(44) 96.1±3.2 75.6±15.3 89.4±13.5對照組(41) 92.3±2.8 68.3±10.7 73.6±12.7 t 3.87 6.94 10.62 P<0.05 <0.05 <0.05
對于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而言,伴隨出現嚴重新功能障礙的情況十分常見,導致機體出現肺循環運轉不通暢,急性水腫以及每搏輸出量不斷降低的情況,使得患者繼而出現心肌損傷、低氧血癥情況,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不利影響。高血壓心臟病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疾病,主要和高血壓疾病長期得不到及時救治關系密切,存在著比較高的危險性。加之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本就下降比較快,伴隨其他的一些基礎性疾病,會讓疾病的治療進展延緩。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患者,經常會出現胸部憋悶、氣短以及乏力的情況,危及到他們的生命安全。臨床結果證實,在采用藥物或者手術治療此種疾病的過程中配合護理干預,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3]。尤其是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可以關注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狀態。
經過已有的臨床結果表明,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他們本身的心理情緒會影響到后期的預后效果。這主要是因為患者的神經系統對于機體腎上腺素分析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得患者的心率不斷加快、血壓升高、精神緊張以及身體顫動等。這些不良情況的出現,對于患者的后期康復都極其不利,所以必須要結合患者自身情況開展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
在本次研究當中所得到的相關結果也證明了心理干預的有效性。比如研究結果發現接受心理干預的觀察組整體治療有效率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都要比對照組患者更高,表明基于常規護理開展心理干預,能夠讓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得到保障,還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指標,促進生存質量和預后效果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開展心理干預能幫助老年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