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凈
(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內分泌科,四川 成都)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表現為四肢遠端感覺異常、麻木、疼痛,后期出現肌肉萎縮、甚至癱瘓,患病率高達70%[1],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也是糖尿病最主要致殘的原因之一[2]。現代醫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包括擴張血管、促進神經代謝、神經營養類藥物、鎮痛藥、維生素類藥物等[3]。其中部分藥物其安全性及療效尚不確定。我科采用電針聯合穴位注射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在我科住院患者中符合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標準及入選標準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30例。治療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33~80歲;糖尿病病程最長20年,最短1年。對照組中男16例,女l4例,年齡35~79歲;糖尿病病程最長15年,最短1.5年。
參照中華醫學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診斷符合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且愿意遵守規定按療程治療者。
①I型糖尿病;②有其它嚴重原發疾病患者或嚴重的心、肝、腎、腦等并發癥;③下肢皮膚潰破或壞疽者;④對治療項目不配合,發生不良反應者。
治療組采用電針(取穴為八風、八邪)及穴位注射(取穴為足三里、三陰交)。常規消毒后,用毫針進行針刺,諸穴均直刺1.0~1.3寸,行平補平瀉法,得氣后左右手足各選一穴接G-6805型電針儀,采用疏密波,頻率為2 Hz,電流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留針30分鐘。常規消毒后,以1mL空針抽取維生素B12,分別在雙側足三里、三陰交針刺進針得氣,回抽無血后推注維生素B12,隔日一次。治療周期10天。
依帕司他片(南京揚子江藥業集團海陵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12) 50mg。每日3次,于飯前口服,治療周期10天。治療期間,囑患者注意休息,控制血糖,禁服其他無關藥物。
中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
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
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
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基本參數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發現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5.08,P=0.024)。
電針聯合穴位注射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好。
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中醫學“痹證”、“痿證”等范疇。脾主四肢肌肉,肝主筋,因消渴病日久,脾氣虧虛,且陰血不足,氣陰兩虛,氣虛推動血行無力,且陰血不足,導致血液運行滯澀,脈絡瘀阻,肢體失養,故肢體麻木乏力、疼痛、發冷、肌肉萎縮、行走無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病性為本虛標實,氣陰虧虛為本,瘀血阻滯為標,治以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止痛,祛邪不忘扶正,標本同治。
針灸在辨證施治的指導下,選取遠端穴結合局部穴位,以達到疏經通絡、補益氣血、補虛瀉實的作用。八邪穴屬于經外奇穴,《奇效良方》言:“八邪八穴,在手五指歧骨間,左右各四穴。其一大都二穴,治頭風牙痛;其二上都二穴,治手臂紅腫;其三中都二穴,治手臂紅腫;其四下都二穴,治手臂紅腫”,八風穴具有祛風通絡、清熱解毒的功效。針刺八邪穴能夠疏通患部經氣,使氣血循行于患部組織、器官?,F代臨床研究發現,八邪穴有較強的通絡止痛功效,可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5],中風后手指拘攣[6]、中風后患肢水腫[7]、手麻癥[8]、偏頭痛[9]等疾病,操作便捷、臨床療效較好?!陡]太師秘傳·兩足部》:“八風諸穴,在足十指縫中。針五分,各灸七壯,可以治療腳氣紅腫,能散諸風”等癥。
現代醫學認為,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多種因素損傷微血管內皮,引起周圍神經低灌注損傷和代謝紊亂,導致周圍神經功能缺損[10],從而影響神經傳導速度?,F代研究發現,針刺治療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神經細胞修復的作用。八風、八邪穴位于肢體遠端,通過針刺八風、八邪穴治療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環,起到活血通絡的效果。電針是結合電療及針刺的雙重作用,持續刺激腧穴,提高治療疾病效果的一種療法,具有調整臟腑功能、鎮靜止痛、促進血液循環、調整肌張力等作用[11]。電針八風、八邪穴可以起到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穴位注射將針刺與藥物治療相結合,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選擇相應腧穴,行針得氣回抽無血后將藥物緩慢注射至相應穴位。既能刺激相應穴位,又能使藥物在穴位停留,維持良性刺激,延長藥效[12]。穴位注射和單純針刺相比有更好的臨床療效。據報道穴位注射能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所引起的下肢麻木頭痛、行走乏力、下肢發冷等臨床癥狀,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神經傳導障礙,減少糖尿病足的發生概率[13-15]。《靈樞》:“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中善,…皆調于足三里”。足三里為保健要穴,具有益氣扶正,助運化、消除痰濁瘀血的功效,三陰交又補腎養陰通絡的作用。維生素B12是唯一一種含有金屬元素的維生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參與紅細胞形成、神經鞘酯的合成,維持有髓神經功能完整[16]。故選擇予維生素B12穴位注射足三里、三陰交,既發揮維生素B12營養神經、修復神經功能得作用,又持續刺激,增強足三里、三陰交益氣養陰扶正、活血通絡之功效。既益氣養陰扶正,又活血通絡,標本兼治。
穴位注射(足三里、三陰交)聯合電針(八邪、八風穴)既益氣扶正,又能活血通絡,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