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芳 王志華 包冬梅 王永福②
目前,免疫抑制劑及生物制劑為臨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手段,甲氨蝶呤(MTX)為臨床治療該疾病的基礎藥物,但有研究指出,腫瘤細胞壞死因子-α(TNF-α)在RA發病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因此,TNF-α 拮抗劑也逐漸被臨床應用于該疾病治療中[1-3]。英夫利西單抗(Infliximab)為臨床常見的一種TNF-α 拮抗劑,常與MTX聯合應用于RA患者中,但臨床在評估MTX聯合Infliximab治療RA患者臨床療效方面尚缺乏有效、簡捷、客觀的方法[4-6]。關節超聲能夠清晰辨別關節內部結構變化(如滑膜增生、關節腔積液、腱鞘炎等),其在RA早期診斷及療效評估中作用愈發明顯[7]。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關節超聲評估不同方案治療RA患者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住院的60例RA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符合《201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指南》內相關診斷標準[8];②病情處于中重度活動期。(2)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②凝血功能障礙;③過敏體質;④合并惡性腫瘤;⑤伴有高血壓、糖尿病;⑥合并肝、腎等器官功能衰竭;⑦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礙。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MTX+Infliximab組與MTX單藥組,各30例。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MTX單藥組給予甲氨蝶呤片(生產廠家: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注文號:H31020644,規格:2.5 mg)口服治療,10 mg/次,1次/ 周,連續治療22周。MTX+Infliximab組在MTX單藥組基礎上加用注射液英夫利西單抗(生產廠家: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注冊證號S20120012,規格:100 mg/支)靜脈輸注治療,3 mg/kg,治療時間為治療即刻和第2、6、14、22周。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第12、22周評估兩組臨床治療效果。(1)疾病活動度,使用DAS28評分評估兩組病情活動度[9],<2.6分為緩解,2.6~3.2分為輕度活動,3.3~5.1分為中度活動,>5.1分為重度活動,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嚴重。(2)關節疼痛程度,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兩組關節疼痛程度進行評估[10],總分10分,得分與關節疼痛程度呈正比。(3)超聲評分,使用百盛Mylab five超聲診斷儀對兩組雙側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等共28個關節的滑膜厚度、關節積液、骨侵蝕、滑膜內血流信號情況進行評估。滑膜厚度評分:0分為無滑膜增生,1分為輕度增厚,2分為中度增厚,3分為重度增厚;關節積液評分:0分為無積液,1分為積液沒有上升到關節連線邊緣,2分為積液上升到關節連線邊緣,3分為積液超出關節連線邊緣;骨侵蝕:0分為骨表面不光滑但沒有骨質缺損,1分為骨表面不光滑但沒有骨質缺損,2分為骨表面形成輕微骨質缺損,3分為骨表面骨質缺損形成廣泛破壞;滑膜內血流信號評分:0分為無血流信號,1分為點狀血流信號≤3個,2分為點狀血流信號>3個,但小于滑膜面積1/2,3分為血流信號分布大于滑膜面積1/2,出現網狀血流信號。將4個單項的評分值相加得到單個關節的評分值0~12分,再將上述28個關節的評分值相加,得到最終的超聲評分0~336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4.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MTX單藥組女18例,男12例;年齡36~65歲,平均(48.69±3.24)歲;病程1~6年,平均(2.94±1.32)年;紅細胞沉降率(ESR)為28~100 mm/h,平均(64.12±8.21)mm/h。MTX+Infliximab組女17例,男13例;年齡35~64歲,平均(48.75±3.19)歲;病程1~6年,平均(2.89±1.28)年;ESR為30~99 mm/h,平均(64.35±8.61)mm/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治療前后疾病活動度與關節疼痛程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DAS28、VA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第12、22周,兩組DAS28、VAS評分均較治療前低,且MTX+Infliximab組比MTX單藥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疾病活動度與關節疼痛程度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疾病活動度與關節疼痛程度比較[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指標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超聲指標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第12、22周,兩組超聲指標評分均較治療前低,且MTX+Infliximab組評分比MTX單藥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RA為臨床發病率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關節骨質損壞及滑膜炎癥為主要特征,屬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1-13]。RA具有病程長、難治愈、易復發等特點,其發病原因可能與感染、遺傳、激素等因素存在一定關聯,主要臨床癥狀為關節畸形、晨僵等,若未得到及時治療,還可能會引起心、肺、血液系統等系統損傷,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影響[14-17]。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案治療該疾病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指標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指標評分比較[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5。
MTX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抗風濕藥物,常被臨床應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該藥物能夠在短時間內起到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活性的作用,且還能夠阻斷嘌呤合成路徑,同時抑制炎性細胞DNA合成,可有效減輕關節炎癥反應,從而促進病情康復[18-21]。Infliximab作為一種常見的TNF-α 拮抗劑,可有效起到抑制炎性因子生成作用,且能夠阻止淋巴細胞聚集在關節位置,故該藥物抗炎效果更顯著,作用持久,已被臨床廣泛應用于RA治療中,且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22-25]。近年來,隨著臨床治療RA的快速發展,臨床越來越重視對RA治療效果的評估。影像學為目前臨床診斷、評估臨床治療效果的主要手段,包括X線、超聲、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中超聲與MRI在滑膜增生、關節積液、骨侵蝕、血流信號中診斷效果均優于X線,但由于超聲檢查費用較MRI低,故其在臨床中受歡迎程度更高[26-27]。因此,本研究使用關節超聲對不同治療方法應用于RA患者中的臨床效果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治療第12、22周,MTX+Infliximab組DAS28、VAS評分與MTX單藥組比較均更低(P<0.05),經超聲檢查后MTX+Infliximab組超聲評分均低于MTX單藥組(P<0.05)。提示MTX聯合Infliximab治療RA患者臨床效果顯著優于MTX單藥治療,且使用關節超聲檢查超聲指標可直接評估不同用藥方案在RA中的治療效果,有助于為臨床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但相關研究指出,雖然MTX聯合Infliximab在治療RA患者中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但由于Infliximab其治療費用較高,對于經濟水平較差的患者仍無法接受治療,因此其在臨床應用仍具有一定局限性,臨床可依據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28-29]。
綜上所述,MTX聯合Infliximab治療RA患者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使用關節超聲檢查能夠較好地評估不同方案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