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支氣管哮喘具有極高的臨床發病率,患者中的兒童占比較高,而與之相關的各方面研究持續增多的同時,涉及的研究面不斷增寬[1-2]。而生存質量作為反映疾病控制、機體及心理綜合狀態的重要方面,臨床對其研究與干預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較多研究顯示,支氣管哮喘患兒普遍存在焦慮敏感的情況,而此類情況的存在嚴重影響到患兒的身心發育,同時可對患兒的其他多個方面產生不良影響[3-5],但是其對本類患兒生存質量的綜合影響研究未見。因此,本研究就支氣管哮喘患兒焦慮敏感指數對生存質量的影響程度進行探究與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于本院就診的9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為觀察組,同時期的90例健康同齡兒童為對照組。納入標準:3~14歲的兒童;觀察組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對照組為本院體檢的健康兒童。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合并創傷、感染等;智力與溝通異常;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資料不完整。家長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對兩組均采用PedsQL 4.0量表及ISLQ量表進行綜合生存質量及主觀生活質量的評估,統計并比較兩組的上述生存質量相關評分結果;并比較觀察組中不同焦慮敏感指數(CASI量表)者的PedsQL 4.0量表及ISLQ量表評分,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CASI量表評分與PedsQL 4.0量表、ISLQ量表評分的關系。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焦慮敏感指數:采用CASI量表進行評估,本量表包括18個評估條目,每個條目評分范圍為0~2分,總分0~36分,以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敏感程度越重,將其按照前、后占比27%作為分割線進行焦慮敏感程度劃分,前27%、后27%分別為較低和較高指數,中間46%為中等指數[6]。(2)綜合生存質量:采用PedsQL 4.0量表進行評估,本量表是評估兒童綜合生存質量的有效量表,其包括23個評估條目,其對生理功能(8個條目)、情感功能(5個條目)、角色(5個條目)及社會功能(5個條目),共4個方面進行評估,每個方面均換算為百分制,以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高[7]。(3)主觀生活質量:采用ISLQ量表進行評估,本標準包括52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范圍為1~4分,分別對家庭生活(7個條目)、同伴交往(6個條目)、學校生活(8個條目)、生活環境(5個條目)、自我認知(6個條目)、抑郁體驗(7個條目)、焦慮體驗(8個條目)及軀體體驗(5個條目),共8個方面進行評分,以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8]。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指標的關系進行Spearman秩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51例,女39例;年齡3.6~13.8歲,平均(7.3±1.8)歲。觀察組男52例,女38例;年齡3.5~13.9歲,平均(7.5±1.6)歲;病程10.0~39.5個月,平均(21.2±3.7)個月;嚴重程度:輕度28例,中度36例,重度26例;焦慮敏感指數(CASI量表評分):較低39例,中等30例,較高21例。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及觀察組不同程度焦慮敏感患兒綜合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PedsQL 4.0量表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中焦慮程度敏感指數較低患兒PedsQL 4.0量表評分均高于中等、較高程度患兒,中等程度患兒PedsQL 4.0量表評分均高于較高程度患兒,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焦慮程度敏感指數較低、中等與較高患兒PedsQL 4.0量表各項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綜合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綜合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及觀察組不同程度焦慮敏感患兒主觀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ISLQ量表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觀察組中焦慮程度敏感指數較低患兒ISLQ量表評分均高于中等、較高程度患兒,中等程度患兒ISLQ量表評分均高于較高程度患兒,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焦慮程度敏感指數較低、中等與較高患兒ISLQ量表各項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支氣管哮喘患兒焦慮敏感指數與生存、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 經Spearman秩相關分析顯示,不同程度焦慮敏感指數(CASI量表)評分與PedsQL 4.0量表、ISLQ量表評分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5。
表2 觀察組不同程度焦慮敏感患兒綜合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觀察組不同程度焦慮敏感患兒綜合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t1、P1 值為較低、中等比較,t2、P2 值為較低、較高比較,t3、P3 值為中等、較高比較。
表3 兩組主觀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主觀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4 觀察組不同程度焦慮敏感患兒主觀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4 觀察組不同程度焦慮敏感患兒主觀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t1、P1 值為較低、中等比較,t2、P2 值為較低、較高比較,t3、P3 值為中等、較高比較。

表5 支氣管哮喘患兒焦慮敏感指數與生存、生活質量的關系分析
支氣管哮喘患兒在臨床并不少見,而本病對患兒的不良影響不僅僅局限于呼吸系統,對患兒機體整體乃至心理社會行為的影響也普遍存在[9-10]。而近年來隨著臨床對各類患兒生存質量重視程度的提升,與之相關的各方面影響研究則成為熱點。對于支氣管哮喘患兒生存質量影響因素的掌握有助于干預防控措施的制定,同時,也是患兒日常注意的要點。再者,與支氣管哮喘患兒相關的社會心理行為等變化研究顯示[11-12],本類患兒的焦慮敏感指數相對較高,導致其社會功能及行為狀態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到其日常生活、學習等多個方面,極不利于患兒的身心狀態,因此支氣管哮喘患兒的焦慮敏感指數及相關方面的研究意義較高[13-15]。同時,臨床中關于支氣管哮喘患兒焦慮敏感指數對生存質量的影響未見,導致其在相關干預措施的制定方面缺乏依據,而鑒于焦慮敏感指數與生存質量在支氣管哮喘患兒中的重要監測意義,對其關系的探究需求進一步提升。
本研究就支氣管哮喘患兒焦慮敏感指數對生存質量的影響程度進行探究與觀察,結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兒的PedsQL 4.0量表及ISLQ量表評分均低于健康兒童(P<0.05),且CASI量表不同程度評分支氣管哮喘患兒PedsQL 4.0量表及ISLQ量表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Spearman秩相關分析顯示,CASI量表評分與PedsQL 4.0量表、ISLQ量表評分均呈負相關(P<0.05),因此肯定了本類患兒焦慮敏感指數對其生存質量的影響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分析原因,支氣管哮喘兒童受疾病狀態存在的影響,焦慮敏感心理表現突出,而此種心理的存在極大地影響到其社會功能及行為[16-17],并對其他生活方面造成的不良影響也相對突出,表現為綜合生存質量及主觀生活質量相對較差,且隨著焦慮敏感指數的升高,其生存質量也受影響更為明顯[18-20]。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患兒的生存質量相對較差,且焦慮敏感指數對其影響較大,應重視對支氣管哮喘患兒相關方面的評估與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