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


谷愛凌叫自己“青蛙公主”,她在雪上翻飛跳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最年輕”和“第一人”的歷史紀錄。
未滿18歲的谷愛凌已經成為世界女子自由式滑雪的領軍人物。2021年3月,繼世界極限運動會取得兩金一銅后,在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及單板滑雪世錦賽上,谷愛凌又在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和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摘得雙金,書寫了中國在這兩個項目的世錦賽首金歷史,并創造在同一個自由式滑雪世錦賽中獲兩枚金牌的歷史紀錄。距離北京冬奧會還有一年,谷愛凌的勝利分量十足。
2020年年底,谷愛凌被斯坦福大學錄取的消息刷屏。她提前一年完成高中課程,隨后一邊在瑞士進行滑雪訓練,一邊抽空去考了個接近滿分(1580分)的SAT(美國高中畢業生學術能力水平考試,滿分1600分)。滑雪冠軍、顏值高、身材好,還是學霸,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認識谷愛凌是因為中美混血的她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并成為中國國家滑雪隊的一員。
谷愛凌2003年出生于美國舊金山,爸爸是美國人,媽媽谷燕是中國北京人,也曾是一名滑雪教練。2019年6月,16歲的谷愛凌宣布轉為中國國籍,成為中國滑雪界首位歸化運動員。此后,她多次為國爭光。2020年,17歲的谷愛凌在洛桑冬季青奧會上為中國隊摘得兩金一銀;又在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在同一分站拿下兩個項目金牌的滑雪選手……
谷愛凌與滑雪的緣分,在她3歲的時候就開始了。8歲她開始學習自由式滑雪并加入太浩湖地區專業滑雪隊,9歲便參加美國的一系列滑雪比賽。憑借出眾的天賦,13歲的谷愛凌便參加了成人職業比賽。
雖是在美國長大,但谷愛凌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谷愛凌總說,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2歲時,谷愛凌第一次回中國。往后每一年暑假,媽媽都帶她回北京姥姥家。姥姥教她繞口令、古詩詞;帶著她下廚房,教她做紅燒大黃魚和西紅柿炒雞蛋;還帶她去“打卡”故宮、爬長城、吃羊肉串和老北京涮羊肉火鍋……讓她融入地地道道的北京生活。在這期間,谷愛凌結交新朋友,上各式各樣的短期課程。在如此熏陶下,谷愛凌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
曾有人問她:“你覺得學習中文最難的地方在哪里?”谷愛凌用略帶京腔的普通話打趣道:“大家經常問我從哪學的中文。我說,哎?不是生下來就會嗎?中文哪兒難了?”
13歲那年,谷愛凌給自己定下了“夢想”:要回到家鄉,代表中國參加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2019年6月6日,谷愛凌在微博上自豪地寫下:“我很驕傲能代表中國征戰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北京,我來了!”
谷愛凌有兩個夢想,斯坦福大學是她從6歲開始就想去的“夢校”,另一個夢想就是參加冬奧會。這些目標一直激勵著她努力在滑雪和讀書之間做好平衡。
谷愛凌一家都是學霸精英——爸爸畢業于哈佛大學,媽媽先后畢業于北大和斯坦福大學。谷愛凌從小就被父母培養出良好的習慣,比如“把時間花在刀刃上”“訓練時間雖有限但目標明確”等,這都讓她懂得了自我規劃的重要性。
在谷愛凌的生活中,除了滑雪,她還熱愛越野、跑步、騎馬、攀巖、籃球等多項運動,如果再算上學習的時間,嚴格說每年在滑雪上的時間分配僅占六分之一。但她更愿意把這視為一種平衡,“對我來說,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八年級時她本來打算放棄跑步,用更多的時間學習和滑雪,卻發現效果并不好,“我原來用1個小時就可以寫完作業,后來用3個小時也寫不完。”

從那之后,她懂得了平衡的道理,“只要在各種愛好中找到平衡,這樣在每個部分都會更加專心,也更有效率。”
谷愛凌強調,在做其中任何一件事時,她都會盡力保持專注。高效地完成后,再干凈利落地切換到下一件事。專注、高效的習慣帶來另一種良性循環,谷愛凌有一個令人驚訝的數據——現在,她每天仍會睡夠10小時!她說:“我每天能夠做這么多事,是因為睡得好,有非常多的能量。”
成功背后,有谷愛凌超出常人的努力。她說:“一個動作可能要重復無數遍才能成功一次,但我樂在其中,這是每個人在為自己的愛好付出時都會有的感受。”她“打卡”了全球不同難度的雪場,不斷學習新的動作。她說:“即使一天滑100次,但如果不學新動作,不突破、不創新,就只能永遠停留在這個水準上。我不愿意這樣。”
談到自己是如何在學校和訓練場間無縫切換的,谷愛凌說:“從家到太浩湖的雪場有4小時車程,我學會了在車上寫作業,在車上睡覺,車上換衣服,車上吃飯。”
她的S A T考試是在訓練轉場間隙參加的。短暫的時間和瑞士陌生的交通,使她在進考場前,不得不先在雨中奔跑了一公里多。疫情期間,她一度無法和教練會合,“只能找朋友們的教練,一個人問一個問題。”沒有健身房,她就堅持在家做自重訓練,并堅持跑步……
谷愛凌始終表達著一個觀點——這些經歷讓她的人生變得有趣,對此她十分享受。
為了全力備戰冬奧會,谷愛凌提前完成高中學業,如今又準備推遲一年入學斯坦福大學。谷愛凌的目標非常明確:“我想要奪得北京冬奧會冠軍,那將是這項運動無可爭議的最高榮譽,也是對我在這項運動中付出所有努力的最好獎勵。”
滑雪是一項危險的運動,難免受傷。今年首次出戰世錦賽的谷愛凌放棄了在比賽中使用雪杖,就是因為她手部骨折,沒法按照以往的比賽習慣在比賽中使用雪杖。在女子U型場地項目中摘金后,谷愛凌頗為興奮:“之前預賽和訓練時,我其實表現得有些掙扎,尤其是預賽只排在第七,這讓我的信心有些動搖,但今天決賽我找到了感覺,這太神奇了,很興奮可以在這種情況下比賽,向全世界展示我的實力,即便受傷不能拿手杖,我也能滑得很好。”

她很少公開表露出傷病對她產生的影響,但其實她的傷并不輕。“醫院里的人都說,你必須要打石膏了。”后來谷愛凌打了一個月的石膏,在世錦賽開始前不久才拆除,戴著護具踏上了雪道。
在世錦賽奪金后,谷愛凌表達的更多是沒能做出更高難度的遺憾:“第二輪,我本來想挑戰更高難度,最后一輪,也想繼續挑戰,但是沒有辦法,風太大。”
“因為滑雪,我變得更有信心。現在再大的壓力也不怕,哪怕別人說不喜歡我,那也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在這位元氣少女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拼搏與自信的美。體育給了她人格全方位的成長,陽光、自信、永遠嘴角上揚,是谷愛凌給大家留下的印象。
年輕的她,有的是機會在余下的歲月中繼續追逐前輩們留下的紀錄,更注定會繼續創造屬于自己的新歷史。
資料來源:環球人物微信公眾號、新華社、中新體壇微信公眾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