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鐵嶺市針對基層黨組織開展組織生活不嚴肅、不認真、不經常、效果不佳等問題,以抓實主題黨日為突破口,對全市各領域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統一安排部署、科學統籌設計、豐富主題內容,有效解決了泛泛而談、走馬觀花、黨員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讓黨日活動飽含黨味、貼近生活、切合實際、靈活多樣,真正成為黨員教育的平臺、協商議事的平臺、服務群眾的平臺。
目前,全市7653個基層黨組織在每月第一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已經成為習慣、融入日常,用廣大黨員的話說:“每個月參加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被動”到“主動”?黨日活動“火”了起來
在昌圖縣后窯鎮雙山村,每個月的第一周周五,村里黨員在去往村部的路上都腰板挺直、腳下生風,每每遇到街坊打招呼時都會自豪地說:“到村里過黨日去!”“原來村里黨日活動基本上都是讀報紙、看新聞,時間一長大家就覺得單調乏味,參與率越來越低,自從我們按照上級要求,在主題黨日中加入了民主議事環節,讓黨員們都參與到村里的大事小情上來,不僅增強了決策的科學性、透明度,更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村黨支部書記黃春雨由衷地感慨。
2019年以來,鐵嶺市以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為目標,制定出臺了《關于以主題黨日活動為平臺規范黨內組織生活的意見》,按照“12345”工作思路,對全市主題黨日活動進行系統設計、全面規范,讓基層黨組織開展黨日活動既有標準,又有抓手,有效激發了黨員的參與熱情,切實提升了組織生活質量。“1”就是明確“一個目標”,即提高基層黨組織生活質量;“2”就是推動“兩個結合”,即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基層黨建重點任務相結合;“3”就是抓好“三個環節”,即會前部署、會中檢查、會后通報;“4”就是做好“四件事”,即集中學習、民主議事、過組織生活、志愿服務;“5”就是堅持“五定”原則,即定主題、定時間、定內容、定方式、定人員。
意見出臺后,全市各領域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新方法、新途徑,避免了一刀切、大鍋煮,內容方式也更加務實。“現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鎮里率先給我們示范打樣,包村領導提前送來所需材料,全程參與指導,手把手地教,讓我們村干部心里特別有底。”西豐縣釣魚鎮文星村黨支部書記方修海說。
在鐵嶺縣白旗寨鄉孤家子村,村黨支部結合上級制定的“講黨史、悟初心”主題,在主題黨日當天特邀烈士晉廣仁的弟弟、80歲的晉廣義向村里黨員講述哥哥的英雄事跡,讓在座者無不動容,更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看著泛黃的稿紙上那些工整的字跡,鐵嶺縣白旗寨鄉哈爾邊村59歲的老黨員陳新華回憶起40多年前撰寫入黨志愿書的一幕,淚水瞬間模糊了雙眼,“站好最后一班崗”是他在“政治生日”上對支部全體黨員的鄭重表態。在主題黨日活動中,鐵嶺市組織各領域基層黨組織為當月入黨的黨員過“政治生日”,重溫入黨志愿書,回顧入黨初心,講述入黨經過,進一步增強了黨性意識。
在一些機關和鄉村、社區,一些基層黨組織不僅組織黨員參與活動,還探索性地將群眾、社區工作人員以及退休職工也積極邀請進來,以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黨員和群眾打成一片,讓每月的黨日活動看得見、摸得著、接地氣,既有色彩,又有溫度。通過賦予主題黨日多種黨性元素,鐵嶺的主題黨日活動日益洋溢著豐富立體、生動形象的煙火氣息,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些過去參加組織生活需要黨組織‘要我去’的基層黨員,主動提出‘我要去’,廣大黨員對黨組織有了歸屬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顯著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銀州區委組織部王丹表示,過組織生活如今已經成為基層黨員的“新風尚”。
從“管理”到“服務”黨群關系“密”了起來
收集便民服務需求,認領群眾微心愿,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各地在主題黨日活動中,組織廣大黨員“走出去”,為群眾提供政策宣傳、技術培訓等服務,進一步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鐵嶺縣在全市各縣(市)區中率先推行了“主題黨日+紅色代辦”,內容涵蓋政策法律和技術信息咨詢、戶口轉遷、證件辦理等數十項政務服務,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難事不出鎮”。蓮花湖街道秦淮人家社區黨支部結合實際開展了“主題黨日+和諧幸福社區”活動,制定“秦淮五員一長”工作法,選出由社區居民擔任的“科普宣傳員”“鄰里調解員”“社會管理員”“保安巡邏員”“聯絡信息員”和“樓長”,并在每月主題黨日中進行評分評價,目前已為社區居民解決各類問題2000余個。
凡河鎮凡河站村村民張子政的兒子因腦出血一直在康復中心治療,老兩口已經80多歲了,行動不便,一直想為兒子辦理大病救助相關手續,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辦理。網格員楊玉春在主題黨日認領微心愿環節主動承接了此事,當她將大病救助材料送去時,兩位老人握著她的手激動地說:“真的太謝謝你了,幫了我們一個大忙。”
銀州區銀岡小區居民韓素云年近八旬,無兒無女,老伴去世后長期獨居,無人照顧,生活十分不便。原安監局第一黨支部書記胡良在聯合黨日“愛心結”活動中,與她結成了“黨員親戚”,每月主題黨日活動這天,支部全體黨員會一同來到老人家里,幫助打掃衛生、理發,陪老人聊天、外出活動。
西豐縣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動員全縣“兩新”組織黨組織將主題黨日與辦實事有效結合起來,設定“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這一主題,進一步發揮了兩新組織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組織黨員及專業醫務人員在每月主題黨日當天深入鎮村中,為村民開展義診及健康講座,目前已走遍全縣18個鄉鎮、174個村,累計開展健康講座20余期,受益群眾1000余人。奧德燃氣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企業負責人王鋒利用企業特長,帶領支部黨員以及優秀員工以“入戶”“進企”“到車”為重點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共排查居民用戶2000余戶、出租車300余臺、企業50余家,將燃氣安全送到百姓身邊。
從“參加”到“參與” 主責意識“強”了起來
“在主題黨日的時候,第一件事兒就是大伙先說說,最近老百姓都有啥想法,村里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比如垃圾清理、道路綠化等,然后我們一一梳理,能立即解決的會上就研究落實,不能立即解決的我們再細琢磨,真正把好事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兒里。”鐵嶺縣雙井子鎮高家店村黨總支書記劉海濤說。“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審批流程中各個環節需要報送的資料以及注意事項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方便企業辦理業務。”“還可以把企業經常忽視的小問題整理一下,做一個‘錯題集’,通過微信群發給企業,讓企業在申報前自查一遍,查缺補漏,提高審批效率。”夜幕降臨,市民審批服務中心的主題黨日活動現場氣氛仍然熱烈。
把主題黨日與民主議事結合起來,是鐵嶺市規范主題黨日的重要抓手。主題黨日議什么、怎么議,支部會聽取和吸納每個黨員的意見,讓黨員行使黨內民主權利,參與和了解支部的決策議事過程,讓參加黨日活動的黨員由過去的“旁觀者”變成了現在的“局中人”,激發了黨員的榮譽感、責任感和執行決議的自覺性,實現了從被動參加到主動參與的轉變。
在“百村美麗、千村整治”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中,銀州區龍山鄉東遼海村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在6月主題黨日活動中向參會村民代表立了責任狀,確定把全村最臟、最亂的街道打造成“黨員示范路”,黨員帶頭義務勞動,示范路凈了美了,黨心紅了亮了。
面對疫情“大考”,鐵嶺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科技研發黨支部將主題黨日搬到了生產車間,全院職工加班加點,為抗疫一線使用的設備提供高質量的核心橡膠部件。在“戰疫一線黨旗飄”專項行動中,全市近2萬名在職黨員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防控資源和力量下沉”“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指示精神,主動支援社區一線、農村一線和企業一線,成為防疫一線的“螺絲釘”,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提出“規定動作”,增加“特色動作”,確定“自選動作”,鐵嶺市擦亮了主題黨日活動這個“黨建品牌”,切實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戰斗力、吸引力、組織力和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