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航



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的形成對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學校人才培養工作中,需要緊密結合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實際運作情況,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創新,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效果。在研究中,從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入手,結合新時期福建高校的實際情況,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進行了分析,旨在能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校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能適應新時代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發展要求。
在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全球貿易活動交流愈加頻繁的社會浪潮下,福建省在發展外貿經濟的過程中,全面加強對跨境電商的重視,并且建設了多個自由貿易區,有意識地推動省內外貿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將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發展動力,將電商作為主要的發展特色,探索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的形成,提高貿易活動的綜合發展效能。在此情況下,福建省高校人才培養工作中,需要結合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的形成,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創新,使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能與人才的需求實現有效的對接,為跨境電商貿易經濟發展服務,從而全面加快福建省跨境電商貿易的綜合發展進程。
一、福建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的發展
受到互聯網+時代經濟發展浪潮的影響,福建省在經濟建設中表現出對電子商務的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建設了自由貿易區,在貿易活動中能實現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有機融合,探索“互聯網+傳統制造業”的全新發展模式,極大帶動了傳統企業的轉型發展,有效推動了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在此情況下,電商經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以電子商務為主要特征的互聯網經濟加快全球化建設步伐,帶來了巨大的創業浪潮,也對跨境電商人才表現出較強的需求。從2018年開始,福建省廈門、福州、漳州、莆田、泉州、龍巖六個城市分別構建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福建省商務廳也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工作部署,按照省電子商務聯席會議機制,加強與各部門的聯系,共同推動跨境電商實現協調創新發展。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福建省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就達到了25.53億元,同比增長89.21%,2020年傳統外貿出口出現大幅度回落的情
況,但是跨境電商卻呈現出逆勢增長態勢,僅僅在1-5月份跨境電商1210保稅、9610零售進出口就已經超過了33.68億元,同比增長近4.9倍,全部實現凈增長,這為福建省發展外貿經濟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甚至可以說福建省跨境電商作為對外貿易的新業態,已經成為促進福建省外經貿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受此影響,隨著跨境電商呈現出快速爆發式發展,全國范圍內出現了極大的跨境電商人才缺口,人才缺口達到80%以上,如何培養高素質的跨境電商人才,成為引領行業發展和推動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建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二、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對跨境電商人才素質的要求
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的出現對福建省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在學校教育中能對人才素質要求進行明確,正確定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才能真正引領學校教育的創新發展,使學校整體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創新發展的目標,爭取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體結合CompetencyModel(能力素質模型)對福建省發展跨境電商過程中人才素質要求進行分析,發現福建省發展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的過程中對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如下:
(一)核心能力
跨境電商人才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與跨境電商貿易活動存在緊密的聯系,一般涉及到客戶導向能力、精誠合作能力、創新發展能力、積極進取能力等,也與人才的個人品質存在一定的關系,要求人才能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和正直誠信的價值理念,可以在跨境電商貿易崗位上實現個人價值,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通用能力
跨境電商貿易領域人才應該具備的通用能力具體指跨境電商相關崗位工作人才都應該具備的相關能力,基本上從口才能力、審美能力、創意思維、邏輯思維等角度得到體現。對福建省發展跨境電商貿易過程中對人才通用能力的要求進行分析,發現一般要求人才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通用能力:具備良好的口才,能按照不同的語言環境參與到溝通交際中,可以結合交際對象的需求使用網絡、電話等載體借助文字、圖片和語言等不同的方式與對方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人才應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意思維能力,能對跨境電商領域相關事物提出自己個性化的看法和意見,能結合跨境電商相關工作要素對信息進行提煉和篩選,從而有效開展各項工作,提高工作效果,應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能嚴謹、認真地完成各項工作,秉承愛崗敬業的價值觀主動對工作崗位服務工作進行創新,具備較強的創業精神和市場開拓能力,能高質量地完成跨境電商相關崗位工作具體任務。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通用能力中要求跨境電商人才具備政策敏感度,能結合福建省不同地區優勢產業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變化對工作進行調整,確保跨境電商貿易活動中能發揮不同區域的優勢,提高發展效能。
(三)專業能力
跨境電商貿易的發展對人才專業能力的培養也提出了新要求,認為跨境電商貿易從業者要想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任務,較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高個人外貿素質、電子商務技能、營銷能力、電商運營能力、物流處理能力和訂單處理能力。具體可以細化為以下方面的內容:
其一,跨境電商貿易專業知識。即要求人才能掌握國際電子商務環境分析能力,可以對各國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相關知識作出初步的判斷,能了解電子商務平臺的基本運作原理,可以對平臺的運作規則進行系統的判斷。能熟練應用電子商務相關的外語知識和專業知識,掌握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和推廣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在實際參與電子商務工作的過程中對跨境電商運營流程進行分析,整合數據資源,提出個性化的看法。
其二,跨境電商專業技能。即跨境電商貿易發展過程中,要求人才能熟練掌握各大電商平臺的操作要點和操作技巧,能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可以熟練掌握跨境電商英語溝通和交流能力,能基于不同跨境電商服務領域使用英語完成本職工作;同時要求人才掌握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策劃和推廣方面的工作能力,能結合電商貿易工作的具體需求做好營銷策劃和產品推廣工作。此外還要求人才具備跨境電商貿易活動中的清關和通關能力,熟練掌握國際物流操作技巧和訂單處理技巧,能簡單支持網站的運維等。
在發展跨境電商貿易活動的過程中,只有人才具備這些方面的專業能力和核心素養,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真正支持跨境電商的發展,促進中國特色跨境電商服務和管理體系的構建,確保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能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三、新時期福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措施
新時期福建省在全面推動跨境電商貿易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跨境電商人才供給效果,在福建省高校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就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革創新,構建新的人才培養工作體系,彰顯全新培養模式的價值,促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全面優化開展。下面就針對福建省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措施進行細化的探究:
(一)開發多種人才培養模式,突出人才培養針對性
福建省在全面促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優化創新發展的過程中,為了能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質量,促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能與福建省人才需求實現有效對接,在實際工作中就要結合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進行分析,在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支撐下,保障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實現優化創新開展的目標。一般來說,結合福建省跨境電商貿易活動的基本情況,新時期可以重點對以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建設和開發:
1.校企共建模式
按照福建省跨境電商貿易新業態發展背景下對跨境電商人才能力素質模型的要求,福建省高校在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引入校企深度合作的辦學模式,開發校企深度共建體系,引入校外師資力量和學校教育資源共同搭建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確保能對跨境電商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實施合理化的培養。同時,要緊密圍繞跨境電商崗位工作的現實需求,將學生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養作為基礎,發揮專業知識和技能本位的引領作用,重點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互聯網思維、創新創業精神等加以培養,使所培養的跨境電商貿易人才能適應福建省跨境電商貿易活動的需求,可以有效助力福建省跨境電商貿易活動實現蓬勃發展的目標。
2.專業群共建模式
目前福建省在推進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將專業群建設作為切入點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助力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創新,使所培養的人才能適應福建省跨境電商經濟建設的現實需求,能為新時代背景下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
例如福建省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在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就對專業群共建模式作出了相應的探索,其聯合國際商務、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國際經貿、物流管理、商務英語等相關專業,對專業進行統籌安排和相互融合,發揮不同專業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優勢,形成專業群人才培養優勢互補的效應,構建了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作的良性生態圈,在專業群構建的基礎上不斷對跨境電商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完善,有效促進產學研基地的全面開發,在校企創新合作的基礎上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學習平臺,有意識的對福建省學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進行全面創新,從而
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效果,確保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能為福建省跨境電商貿易發展助力,帶動跨境電商貿易的蓬勃發展,從而在新時代背景下基于跨境電商貿易的發展幫助福建省在開發電子商務貿易活動的過程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實踐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福建省在對人才培養工作進行全面創新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跨境電商經濟貿易活動的發展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在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的過程中,福建省高校要在企業的支持下,有意識地探索實踐實訓基地教育模式的建設和開發,對校內現有跨境電商貿易人才培養工作的資源進行系統的開發,有意識地構建跨境電商綜合實訓活動中心,確保能按照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需求,對實訓課程和實踐實訓活動的組織實施進行設計和規劃,確保可以對學生的理論、實踐融合能力實施相應的培養。與此同時,福建省高校可以將跨境電商的培養作為基本的導向,促進校外實踐基地的構建,在企業的支持和配合下為學生提供參與實習實訓的場所,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崗位工作經驗加以培養,從而提高學校育人效果,保障所培養的跨境電商人才畢業后能為跨境電商企業服務,促進跨境電商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升。
(二)創新學校教育體系,促進人才培養模式貫徹落實
福建省高校在推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優化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有意識地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開發和構建,并且為了保障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發展成效,還要注意從人才培養模式深入貫徹落實的角度對學校教育體系進行創新,借助多方面的改革為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貫徹落實創造良好的條件,切實提高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實現高質量、科學化發展的目標,能支持福建省跨境電商貿易活動的系統建設和發展。
1.多學科聯合辦學,多方向培養跨境電商人才
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中,學校應該充分認識到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是較為復雜的對外貿易過程,其中會涉及到不同的環節,如物流環節、營銷環節、電子支付環節、網絡技術環節和訂單處理環節等,需要不同類型的電子商務人才支撐各環節工作的開展。因此在福建省高校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的基礎上,為了能顯著增強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實現人才培養工作與社會需求的高效化對接,可以考慮分不同專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進行設置和規劃,確定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向,并有意識地引入聯合辦學機制,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全面提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效果。
如可以重點針對跨境電商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進行培養,促進跨境電商相關專業與市場營銷相關專業辦學工作的有機聯合,在多專業教學體系整合和創新的基礎上,對人才的跨境電商營銷能力進行培養,確保能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科學系統推進搭建良好的空間,循序漸進地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效果,確保能對新時代福建省跨境電商貿易活動的發展和經濟活動的組織規劃提供有效的支撐,加快人才培養工作改革發展的總體進程。
2.培養雙師型隊伍,形成高素質師資保障
在對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構建對各項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只有具備高素質的雙師型隊伍,能基于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現實需求開展各項管理工作,才能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指導。
例如福建省高校在推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與企業構建課程與項目開發的專業體系,促進學校教育資源與企業實踐資源的整合,一方面對學校教師實施企業跨境電商崗位實踐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教師對實踐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能力,確保他們可以高質量地開展各項教學工作,將跨境電商崗位實踐經驗與行業最新技術研究成果向學生分享,輔助學生對跨境電商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企業師傅兼職教師隊伍,邀請企業師傅對學生實施專業實踐教育,重點分享跨境電商實踐經驗和崗位工作技巧,輔助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在教師的指導和輔助下對跨境電商實踐知識進行系統的探究,從而提高人才培養效果,使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得到充分系統發揮。
結語
綜上所述,近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經濟活動的蓬勃發展以及我國對外交流的逐漸頻繁,跨境電商貿易面臨新的發展環境和發展前景,獲得了蓬勃發展,成為當前我國跨境貿易領域影響力較為明顯的新貿易業態。在此情況下,新時期為了促進我國跨境電商實現更好的發展,在發展實踐中創造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還應該結合福建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改革創新,從而提高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效果,使學校人才培養能滿足跨境電商貿易發展的現實訴求,有效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全面提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