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科望
摘 要:《綱要》指出:“教師要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并靈活地執行”。隨著江蘇省課程游戲化項目和我園穿創意戲劇課程的深入推進,我們以孩子需求與興趣為起點,引領幼兒在與自我、與社會、與自然的經驗對接中實現成長對話,有效開發利用繪本課程資源,在此過程中提升教師創生和實施課程的能力,真正讓課程成就每一個“人”的發展!
關鍵詞:繪本資源;生成;創意戲劇
創意戲劇是一種原動力強的過程,通過戲劇的互動方式,領導者引導組員去探索發展表達及溝通彼此的想法、概念和感覺。“兒童戲劇教育”就是引導孩子在玩中學、玩中樂、玩中理解、玩中提升、玩中掌握,隨著“課程游戲化”的深入開展,結合我園挖掘繪本資源生成創意戲劇課程來談談行與思。
一、功能挖掘,“讀”中明獨特價值,嘗試繪本創意戲劇課程游戲拓
幼兒園閱讀環境對培養幼兒養成自主閱讀的能力至關重要,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對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具有互動意義的閱讀環境。基于《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及省教科院張暉教授提供的班級環境評估量表的深入學習,我們梳理了園本化環境量表。從氛圍營造、圖書投放、活動方式等嘗試繪本創意戲劇課程游戲拓展。
其中關注“三個一”的落實:
每月一次沙龍研討:以工作室為單位,圍繞繪本資源的投放從班級讀寫區開始,每月一次主題沙龍式研討,研問題真突破。
基于《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的深入學習,我們認為豐富、有效的“閱讀和讀寫區”應該是兒童享受閱讀、講述和傾聽故事以及書寫的活動區域,需涵蓋“閱讀”、“書寫”以及“傾聽”幾大元素。
每周一次區域開放:對照評估量表,以捉蟲式方式開放區域,來關注繪本投放是否有質量?關注該區域是否能深度閱讀?我園每個班級對閱讀區進行重新審視,整體把握閱讀區格局,與相對喧鬧的表演區、建構區等隔開,同時按照具體的創設指標進行優化改造,
每天一次班本審議:以班級為單位來開展對話式的審議,以觀察孩子為抓手,看繪本投放的適宜性,以此思考后續支持的精準性。
二、童本關懷,“放”中顯課程彈性,建立班本化創意戲劇課程資源站
在班本花創意戲劇課程開展中,基于幼兒的興趣及需要有選擇地使用繪本,打開繪本資源選擇的融通方式,透視課程生長的關系,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而進行多維拓展與延伸;也可能是網狀勾連原則,建立班本化創意戲劇課程資源站。
我們基于指南也開展了“基于一個繪本開展創意戲劇微主題活動”也就是說充分挖掘一個繪本的多元教育價值,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需求建構多個系列活動。
以大戰蛀牙蟲為例:
重點推薦書目:用書架展示在閱讀區的醒目處,展示繪本的封面與推薦內容。
開放性提問:牙齒都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的牙齒有幾顆?大人的呢?牙齒的結構是怎樣的?蛀牙蟲是怎么破壞牙齒的?促進同伴互動和討論。
開放式戲劇創作:分類擺放各種寫作材料和工具、展示書寫作品的布告欄、兒童日志等。“制作故事書簽”,引導幼兒體會標識、文字符號的用途,在寫寫畫畫中體驗文字符號的功能,并建立畫面、文字符號與故事內容的聯系。在讀寫區中,孩子們了解了牙齒的組成、形狀、名稱、結構等知識,孩子們喜歡在寫作區畫一畫自己的發現——蛀牙從牙釉質發展到牙本質到牙髓;在美工區會用超輕粘土表現自己的新經驗——磨牙、尖牙、切牙的形狀;有的小朋友在閱讀區開始扮演起小牙醫和小病人,顯然,孩子們產生了表達表現的欲望。
多元式戲劇表達:投放“滾動電影”和“游戲話筒”,如下圖,兒童可以用滾動電影講述自己的故事,給兒童提供積極參與閱讀和講故事的機會,話筒能激發兒童充當故事大王的興趣,
例如:繪本《長了蟲牙怎么辦》和《科妮看牙醫》引發的戲劇表演“牙牙醫院”
孩子們的想法: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發展特點是教師組織微型社區活動的前提。基于孩子們想要扮演牙醫、病人,體驗拔牙、補牙的愿望和需求,教師努力提供開展“牙牙醫院”的必要條件。
孩子們的討論:牙牙醫院需要布置在哪里?醫院里需要哪些材料?牙牙醫院有哪些角色呢?在傾聽幼兒訴求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協商,或與幼兒共同商量,使“牙牙醫院”真正反映了幼兒的需要和興趣
孩子們的準備:獨立的游戲區域、掛科處、就診處和取藥處、牙醫的工具箱、服裝和工具等。就這樣,班級創設了“牙牙醫院”。
兒童所有的經驗都與環境的接觸有關,接觸的環境愈廣,所得知識愈多。我們要做的就是從用心關注孩子的活動和經驗出發,深挖價值,敏銳捕捉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將幼兒能力前推,創設適宜幼兒成長的課程土壤,給予成長的空間。
三、縱橫鏈接,“收”中理年段特點,形成園本化創意戲劇課程資源庫
對繪本資源進行整理,按年段、主題,圍繞創意戲劇課程從前、中、后的審議中跟進繪本資源庫的落實與更新,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雙向螺旋式提升中,建立一套適宜本園課程實施的繪本資源庫。
1.小口徑,深挖井,梳理創意戲劇實施路徑
教師需要提前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深入思考:1.選擇適宜的拓展繪本;2.進行科學的繪本價值探析;3.預設有趣有效的戲劇游戲活動;4.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及空間;5.建構合理的主題網絡。同時在實際操作中,大致經歷這樣的流程“選擇繪本——解讀繪本——設計活動——實際操作——反思調整——形成園本課程資源庫。”
2.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放權創意戲劇實施通道
繪本作為幼兒學習的一個載體,一種資源,有其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空間。我們要珍視繪本的獨特價值,不是從成人的視角去審視,去將繪本變成教科書、識字書。我們一定要看到兒童,讀懂兒童,用兒童的視角去體驗、去發現,在身體力行中學習。繪本的獨特價值在于它的想象化、游戲化、生活化、情景化、趣味化。
3.由行到思,梯度審議,回歸創意戲劇實施審議
如何為教師挖掘、運用繪本提供支持進行戲劇創作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一方面后期我們可以借助園本培訓內容加入課程元素,組織相關教研活動;另一方面,我們可成立課程審議小組,給定目標,讓老師與幼兒自主選擇主題內容,更多的放權給一線教師。
利用繪本資源來針對創意戲劇的開展是我園全新的嘗試與體驗。從繪本出發,回歸到游戲,我們努力用課程的視角,開鑿一條通往兒童心靈的秘密隧道。相信與繪本為伴的課程,會慢慢積聚于心,最終轉化為兒童心靈成長的力量,影響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