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是國家戰略的關鍵資源之一,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使用和數據預測,優化信息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的課程結構,促進教學方法改革。現今,大數據下的信息和計算機科學專業在培養人才方面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計算機;教學;分析
大數據因信息技術革命成為商界關注的焦點。用大量的數據和信息手動管理和分析,在有限的時間內人們可以使用的信息可以收集多種數據,包括視頻、圖像、語音、文本和數據。因此需要掌握信息技術領域的知識,特別是要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學生,數據處理不僅要掌握計算機信息的基礎知識,還要掌握專業的信息處理和科學數據處理知識,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一、大數據概念
大數據指的是大量的數據和信息,不能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或分析或管理的大量數據。其數據量大且具有多種數據類型,不僅包括一般文本,還包括圖像、影像、聲音和混合數據的快速有效處理。大數據的到來不僅給了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機會,還給了學生提供新的機遇和平臺,對高等教育體制的創新和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調整了一些數學學科的數量和名稱,目前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專業主要由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課程、控制論等學科進行有效整合管理而成的。由于在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科學等課程中的應用,數學基礎理論的教學比其他學科要弱,所以需要加強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教學的投入,使其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
二、創新創業型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新目標
關于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主要通過數學、數值計算,算法設計和數據處理,表現其科學性強和對學生的創意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使學生的作品有專業的數學素養,使用信息處理、數據處理廣泛,結合專業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發展,包括數據設計、數據分析、數據處理、軟件開發等。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知識素養,科學的數學思考和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通過對創新創業精神的初步培養,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值計算、分析和處理、大型數據、算法設計、軟件開發和應用,培養科學技術、教育、經濟等創新型人才。
三、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訓模式
目前我國培養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人才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主要表現在課程結構、課程設置等方面。在目前的案例教學中,實踐性的學習和專業學習沒有互動關系,教育需從社會對人才素養的要求出發,加強高中生的實踐教育,信息素養是學生運用數字、算法等相關專業知識,養成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利用這種教育培訓模式,需要提高實踐教學的價值。
四、信息與計算科學課程的課程優化
課程系統是由具有相似特性或結構的過程構成的體系,其結構健全,在促進教學內容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體系。系統類型、學習時間、課堂內容和課堂教學時間有效地解決了課程教學、信息科學和數據處理存在的問題。在廣泛的數據處理和分析過程中加強數據分析和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梢酝ㄟ^增加信息與計算科學課程的教育,增加選修課和實踐課。例如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大規模數據網絡、數據可視化、數據挖掘、數據檢索等應用過程應合理信息與計算科學課程優化,增加知識實踐教學,提高數據處理領域的就業能力。再者,調整開放課程,提高每個學期的教學難度。以在知識結構上提高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為例,認為高等代數、分析幾何學、概率論、在數理統計等基礎課程中,可以減少教學,從五周的學習減少到三周的學習,適當重視課程內容的選擇,減少對復雜理論知識的過度講解。
五、教學方式的改革
在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課上,需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加強實踐與創新能力,創新的教學方法首先注重學生的安危,數據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數學教學理論的深度解析,加強對特定課程的實踐教學。在大數據背景下,實踐教學要大于理論教學,實踐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建設現代化遠程教育?,F階段,同行業和高校對實習投資較少,應加強基礎實驗室的課程設置,加強專業實驗室的培訓。例如西安鼎立科技有限公司以現有數學模型實驗室為基礎,以其他教育共同協議下建立了穩定的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關系。學校的學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將繼續在今后的實踐中學習本課程。通過對這一過程的教育,解決理論問題,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在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評價方面,改革課程評價體系,以期末考試為基礎,強化實踐教學方法,建立學生評價能力,運用學生評價方法,對學生和教師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掌握評價法的能力在知識水平不要只注重如何獲得知識,需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我評價、要想提高評價的價值,從評價標準到實驗訓練,對訓練過程進行徹底的評價,從課程理論、學習需求、教育實踐準備等方面。通過評價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
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是國家重要的資源戰略,包括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使用、數據預測和大數據,并改革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方式,給學生一個新的學習機會。
參考文獻:
[1]王祝君,聶存云,趙釷焱,雷芳芳.大數據時代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20(11):152-153.
[2]劉建國,申進.大數據時代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懷化學院學報,2020,39(05):133-135.
[3]劉淳安.大數據時代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課程體系優化改革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6(21):70-71+74.
作者簡介:
蘇行(1998.4.11)男,云南曲靖市沾益縣,漢族;海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