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朝杰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化建設事業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也得到了大力支持,我國正向著共同富裕、共同發展的道路前進。對于新農村環境建設來說,人們不僅要立足于農村的實際發展情況,同時還應該開發農村的寶貴人文價值,在鄉土整體性設計理念的引導下融入可持續發展原則,吸引更多的農村主體參與新農村環境建設工作,共創美好家園。本文將從農村環境藝術設計現狀以及新農村環境藝術設計方案兩個方面進行相關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農村;環境建設;藝術設計;鄉土整體性
引言
新農村建設工作應當落實到農村建設工作的方方面面中,除了刺激引導農村經濟的發展、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之外,人們還應該關注新農村的環境建設工作。農村自身具備豐富的自然資源,設計人員應當依托于農村的自然環境與風土人情,秉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保持鄉土整體性,吸引更多的農村主體參與到農村環境設計工作中去,建設真正屬于農民的新農村環境,使得農村與環境之間形成相互補充與促進的關系,推動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
一、農村環境藝術設計現狀
從當前農村的環境建設情況來看,農村環境一直以來都依賴于自然環境,并未形成統一的設計模式。當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考慮的時候總是試圖將城市環境建設的內容照搬到農村去。但是城市與農村環境本身就存在較大的差異,農村具有獨特的自然風光、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如果只是一味照搬其他地方的設計方案,就會影響鄉土設計的整體性,顯得格格不入,還有可能因環境建設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嚴重影響農村的環境建設。另外,當前很多建設人員并未區分新農村建設與新農宅建設的概念,將自己的建設重點放在了農村建筑的設計與建設工作中,忽略了農村經濟、文化以及社會方面的建設,也就很難創建藝術性的農村環境。
二、基于鄉土整體性的可持續環境藝術設計
我國本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比較大,對于現代社會來說,農村同樣是我國建設發展的關鍵,因此,人們應該秉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開展新農村環境建設工作。農村現有的環境都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的,看似隨意,實則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情懷,是當地文化發展的結果。還有的農村已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土風格,受到了旅游市場的歡迎,體現出極高的文化傳承價值。因此,設計人員應該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特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為農村保留珍貴的文化遺產,選擇最合適的設計方案進行新農村環境建設。要想探究農村的建筑設計與傳統文化,設計人員就應該從農村的歷史背景入手,了解其歷史故事,分析其文化內涵。另外,技術人員還應該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先進的設計理念結合,實現創新設計,體現出傳統藝術文化的魅力,賦予農村人文歷史全新的生命力,在新與舊之間實現平衡與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出農村的精神面貌,保留鄉土整體性。針對新農村環境建設,設計人員應當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可以設計生態節能型農宅,增加旅游輔助性設施,推動當地的內需,促進新農村建設發展[1]。
三、基于農民主體的整體鄉土環境藝術設計
經過上文的分析能夠知道,新農村建設工作應當建立在農村實際發展情況下,不能夠一味照搬其他規劃與設計方案。也只有保留鄉土文化內涵,實現鄉土文化的傳承才能夠體現出農村環境的藝術性與整體性,也才能夠滿足當地農民對農村環境建設的需求,激發農民參與新農村環境建設工作的熱情。首先,要想發揮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價值,減小城鄉經濟差距,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那么建設人員就應該關注農民的生活質量與居住條件,通過優化環境設計的方法改善其生活環境,在農村自身的資源環境特色基礎上進行藝術景觀的規劃與設計。農民作為農村的主體,其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價值有待人們開發。因此,人們應該鼓勵農民群眾參與新農村環境建設工作,發揮農民的想象力協助設計人員規劃與設計。對此,建設人員應該明確農民在建設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并堅持以人為本的環境設計理念,鼓勵農村的參與,積極解決環境建設問題,促進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除了農村環境建設工作之外,其他任何農村建設工作都應當承認并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農民的潛能,促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2]。
具體來說,農村環境設計人員應當充分考慮當地農民群眾的需求,融合自己的專業技能以及藝術手法設計植物環境景觀,并在其中增加農村本土特色的植物。針對農村現存的歷史文物,人們應該對其進行編號記錄,之后采取一定的方法進行修復與重建,保留文物的原貌,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積極開發農村當地的歷史文化景觀,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環境規劃與設計。另外,人們還應該保留農村特色歷史文化內容,比如自然景觀與藝術文化等,尊重大自然??偨Y來講,人們在新農村建設中應當秉持繼承與延續的基本理念,充分開發和保留當地的特色文化,保持尊重的建設心態,在保留原有文化的基礎上開展環境設計工作,利用全新的環境設計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發揮農民主體的價值,提升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效果[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新農村環境藝術設計問題,設計人員應該尊重當地的特色文化,保持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積極開發農民主體的促進作用,體現出鄉土設計方案的整體性特征,通過環境設計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推動新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儲軍鋒.鄉土審美語境中的農村環境藝術設計研究[J].藝術品鑒, 2019(18).
[2]李梅.當代鄉土審美語境中的農村環境藝術設計仿真分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 2019, v.27(08):31-33.
[3]解俊.新時期農村住宅環境藝術設計策略[J].居業, 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