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穎萱

“飛花令”比賽,我一路過關斬將,終于進入決賽,對手是人稱“詩魔”的子涵。
臺下的觀眾送來熱烈的掌聲,個個眼睛瞪得溜圓,生怕錯過了精彩的場面。張老師示意同學們安靜,然后說:“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贊詠花的詩,陶淵明獨愛菊,周敦頤卻喜荷,無論哪位詩人見了花,都會贊美一番。花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的感召下,它們會歡暢活潑地綻開笑臉。決賽,我們要比的字,就是‘花’。”
聽完,我默默松了一口氣,腦袋開始飛速運轉:“花?桃花、梨花、杏花,還有荷花、稻花、麥花……對了,還有浪花!”寫花的詩我記得很多,這下我有把握了。
“預備——開始!”只聽老師一聲令下,子涵脫口而出:“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我不甘示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子涵把整首《虞美人》給背了,讓臺下的觀眾連聲叫好。
我豈能善罷甘休,馬上拿出唐寅的《桃花庵歌》回應:“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天啊!一口氣6 個‘花’!太厲害了!”臺下傳來陣陣驚嘆聲。
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又輪到我了,可我突然想不起來了,耳邊傳來同學們倒數讀秒的聲音,我急得抓耳撓腮,不知所措:“哎呀!都說過了!怎么辦呀?還有嗎?”終于,靈光一現,我說出《紅樓夢》中的一句:“花氣襲人知晝暖。”
輪到子涵了,她遲遲沒說出來。
“好,顧穎萱獲勝!”老師宣布。
我激動不已,興致一來,就效仿古人賦詩一首:“高手比拼靠積累,六班無處不飛花。若問學識哪里來,只應讀遍人間詩。”